專家談申論命題與閱卷中存在的問題分析1

字號:

在2008年1月召開的全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會議上,中組部副部長、人事部部長尹尉民同志表示:要“解決各地試題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要“努力提高地方公務員考試試題的開發(fā)、命制水平”。其實指明了我國申論命題中存在著問題這一事實。
    由于申論試題不公開、答案不公開、評分標準不公開,命題、閱卷教師不能參與培訓等紀律要求,以致研究申論命題與閱卷中存在的問題有相當難度。筆者能有機會對此問題發(fā)表看法,應歸功于郭五林申論網廣大網友、與本人合作的相關培訓機構及參培考生等提供資料和信息。
    根據筆者對一些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和答案及評分標準的分析,認為《申論》在命題與閱卷方面存在以下突出問題。由于無法全面占有資料,為避以偏概全之弊,本文僅就事說事。涉及具體省、區(qū)、市名稱,經再三思考,決定以字母代之,閱讀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一、《申論》試卷上的大綱不合理
    中央、國家機關招錄公務員,每年都要發(fā)布考試大綱,以此作為引導考生復習備考的指南。一些省、區(qū)、市參照國考考試大綱,制定了本省考試大綱,這是值得鼓勵的。但各省考試大綱的制定,應本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的原則,如果考試大綱傾向于某些專業(yè)的學生,那就有?!捌降取钡脑瓌t了。
    一般說來,申論試卷上的“注意事項”的第一項可以認為是考試大綱(節(jié)選)。但是,由于申論試卷上的“注意事項”在進入考場之前,考生是無法獲知的。如果一旦這個注意事項超出考試大綱范圍,相當部分考生將感到無所適從。
    如A省在沒有本省公務員考試大綱的情況下,《申論》試題的注意事項的第一項中為“本次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常用公文的寫作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測試”。比照國考大綱,其申論部分表述為“申論主要通過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笨梢钥闯?,A省申論試卷的“注意事項”中提出的“常用公文的寫作能力”是一項新的能力要求。
    這項新的能力要求有無必要?是否公平?比較“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常用公文的寫作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這幾個詞組,筆者認為,“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是同一個層次的能力,而“常用公文的寫作能力”是一個隸屬于“文字表達能力”的次一個層次的能力。因此,這項要求是冗贅的,多余的。
    “常用公文的寫作能力”,對于中專生、??粕?、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學歷層次的學生來說,對中專生明顯不公平 ?!俺S霉牡膶懽髂芰Α痹谥袑<耙韵陆滩闹校v解甚少。對中文、數學、物理、地理等專業(yè)學生,對非中文專業(yè)學生來說明顯不公平。非中文專業(yè)是基本不開設《公文寫作》或《應用寫作》課程的。
    而在A省的2008年選調生試卷上,又出現(xiàn)了“邏輯思維能力、對信息的篩選和駕馭能力”,“同時還考查其政策理論水平”等字樣。
    大綱有悖于公平原則,從指導思想就出了問題,在實踐中問題就更多,特別表現(xiàn)在申論要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