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資料:經濟學重點內容四

字號:

生產成本和市場結構
    1,生產成本
    經濟學中涉及到的成本理論的術語包括:機會成本、顯成本與隱成本、經濟利潤。機會成本是指當一種生產要素被用于生產單位某產品時所放棄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得到的收入。經濟利潤是指超額利潤,不是日常生活中理解的正常利潤。
    成本函數(shù)是表示企業(yè)總成本與產量之間關系的公式。按生產要素中是否有不變要素,即生產成本是否有固定成本,可以將生產函數(shù)分為短期成本函數(shù)和長期成本函數(shù) 。
    注意幾個常用字母。TC即total cost,總成本;TFC即total fixed cost,總固定成本;TVC即total variable cost,總變動成本;ATC即average total cost,平均成本;AFC,average fixed cost,平均固定成本;AVC,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變動成本。MC,marginal cost,邊際成成本。MC,邊際成本表示最后一單位產品(邊際產品)所耗費的成本。
    根據(jù)成本函數(shù)能夠劃出成本曲線。
    TC=TFC+TVC,總成本曲線等于總變動成本向上平移相當于總固定成本的距離。
    對于邊際成本、平均變動成本、平均成本曲線,有以下幾條知識可以幫助理解:
    第一, 邊際成本、平均變動成本、平均成本曲線都呈現(xiàn)U字形。
    第二, 三條線速度不一樣。邊際成本速度最快,最先到達低點;平均變動成本次之,第二位到達低點;平均成本速度最慢。
    第三, 邊際成本曲線穿過平均變動成本、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即當邊際成本=平均變動成本時,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小值;當邊際成本=平均成本時,平均成本達到最小值。
    2,市場結構的類型及其劃分標準
    市場結構,是指一個行業(yè)內部買方和賣方的數(shù)量及其規(guī)模分布、產品差別的程度和新企業(yè)進入該行業(yè)的難易程度的綜合狀態(tài)。市場結構就是指某種產品或服務的競爭狀況和競爭程度。
    劃分市場結構,主要依據(jù)有以下三條:行業(yè)內的生產者數(shù)目或企業(yè)數(shù)目;產品的差別程度;進入障礙的大小。
    主要市場結構有四種類型: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競爭程度由高到低。
    完全競爭市場分析:完全競爭市場中單個企業(y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水平線;完全競爭市場中單個企業(yè)的平均收益、邊際收益和需求曲線都是同一條線。企業(yè)的產量遵循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的原則,即MR=MC的原則。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yè)邊際成本曲線就是其供給曲線。
    完全壟斷市場分析:在完全壟斷市場上,企業(yè)的需求曲線就是市場需求曲線。完全壟斷企業(yè)的需求曲線與其平均收益曲線重合,邊際收益小于平均收益,邊際收益曲線位于平均收益曲線的下方。完全壟斷企業(yè)的最有產量同樣遵循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的原則,即MR=MC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