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國家司法考試模擬題4(試卷二)2

字號:

10. 甲欠乙1800元人民幣,經(jīng)乙多次催討,甲提議用其購得的(無法查證)假人民幣8000元償還,乙表示同意并收下。甲、乙的行為構成何罪?
     A.甲、乙的行為均構成持有、使用假幣罪
     B.甲的行為構成使用假幣罪,乙的行為構成持有假幣罪
     C.甲的行為構成出售假幣罪,乙的行為構成購買假幣罪
     D.甲的行為構成非法經(jīng)營罪,乙的行為構成窩藏贓物罪
     11. 香港居民甲攜帶毒品過境時海關人員乙檢查其行李,發(fā)現(xiàn)行李中藏有毒品,甲迅速將一枚鉆戒塞入乙的衣袋,乙心領神會,便將其放行。事后,甲每次都在乙當班的時候從口岸過境,乙每次都不予檢查立即放行,甲每次事后都給乙巨額好處。對乙應以何罪論處?
     A.放縱走私罪
     B.受賄罪
     C.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D.走私毒品罪
     12. 劉某一日晚十時許,從樓外的漏水鐵管爬到某單位宿舍四樓,劉某推開窗戶借著月光看見宿舍內只有一名女工在床上睡覺,便起**之意,當其潛入室內悄悄地摸向床邊時,不慎將床前的臉盆踢響,然后劉某便破門逃跑,劉某的行為是:
     A.犯罪未遂
     B.犯罪預備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3. 下列哪種情形是沒收財產刑?
     A.甲某販賣毒品100克被當場查獲,對其100克毒品予以沒收
     B.甲某使用自己的汽車進行盜竊犯罪活動被法院予以沒收
     C.甲某犯走私毒品罪獲得非法利益500萬元,法院予以沒收
     D.甲某犯貪污罪,法院沒收屬于其個人所有的全部財產
     14. 張某(39歲)被鄰居李某無理毆打后,伺機報復。次日,見李某的女兒(15歲)獨自在地里干活,張某便讓自己的小兒子(13歲)替父報仇。小兒子聽說之后就拿起鐵鍬砍死了李某的女兒。本案中:
     A.張某父子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
     B.張某的小兒子單獨構成故意殺人罪,張某無罪
     C.張某構成故意殺人罪的間接正犯,其小兒子不構成犯罪
     D.張某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
     15. 下列關于數(shù)罪并罰的做法與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A.甲犯A、B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和7年,法院決定合并執(zhí)行18年。甲執(zhí)行8年后,又犯C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對此,法院應在14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圍內決定合并執(zhí)行的刑期,然后,減去已經(jīng)執(zhí)行的8年刑期
     B.乙犯A、B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和11年,法院決定合并執(zhí)行20年;在執(zhí)行2年后,法院發(fā)現(xiàn)乙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沒有判決的C罪,并就C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這樣,乙實際執(zhí)行的有期徒刑必然超過20年
     C.丙犯A、B罪,分別被法院判處14年和11年,法院決定合并執(zhí)行20年;在執(zhí)行2年后,丙又犯C罪,法院就C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由于數(shù)罪并罰時有期徒刑不得超過20年,故丙實際上不可能執(zhí)行C罪的刑罰
     D.丁在判決宣告以前犯有A、B、C、D四罪,但法院只判決A罪8年有期徒刑、B罪12年有期徒刑,決定合并執(zhí)行18年有期徒刑。執(zhí)行5年后發(fā)現(xiàn)C罪與D罪,法院判處C罪5年有期徒刑、D罪7年有期徒刑。此次并罰的“數(shù)刑中的刑期”應是18年,而不是12年
     16. 下列哪種情形應當受到追訴期限的限制?
     A.在人民法院受理了齊某自訴湯某傷害案件以后,湯某離家沓無音信
     B.叢某因出國而未在法定期限內對鐘某侮辱案提出控告
     C.薛某向公安機關報案,聲稱自己被搶劫,因薛某說話顛三倒四,按案人員對其報案有懷疑而未立案
     D.秦某得知與其共同詐騙的李某被公安機關抓獲逃離居住地藏匿
     17. 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甲借到M國探親的機會滯留不歸。1年后甲受雇于M國的一個專門收集有關中國軍事情報的間諜組織,隨后受該組織的指派潛回中國,找到其在某軍區(qū)參謀部工作的戰(zhàn)友乙,以1萬美元的價格從乙手購買了幾份軍事機密材料。對甲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A.以叛逃罪論處
     B.以叛逃罪和間諜罪論處
     C.以間諜罪論處
     D.以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罪論處
     18. 某甲(十四周歲)因綁架致人死亡,請問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A.某甲不構成犯罪
     B.某甲構成故意殺人罪
     C.某甲構成綁架罪
     D.某甲將被判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