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國家司法考試模擬題3(試卷二)4

字號:

35.下列關于簡易程序的說法哪些是不正確的?
     A.應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B.人民檢察院可以不派員出庭,辯護人也可以不出庭
     C.在必要時得變更為普通程序
     D.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后20日內審結
     36.對于下列犯罪嫌疑人,哪些提請逮捕的時間不可延長至30日?
     A.流竄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 B.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
     C.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 D.重大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37.某地發(fā)生一起侵占案,受害人陳某向公安機關控告李某侵占自己的財物拒不歸還,請求公安機立案偵查。公安機關認為本案不屬于自己管轄,不予受理,告知陳某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陳某便向當地人民法院控告李某侵占自己財物,人民法院接受后,經查證認為李某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其刑事責任,便做出了不予立案的決定。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哪一項?
     A.公安機關應當受理陳某的報案,其不予接受的行為于法無據
     B.公安機關應當受理陳某的報案,但應告知其應該向有管轄權的主管機關報案或者控告或者舉報
     C.人民法院應當將不立案的理由通知控告人陳某
     D.控告人陳某對人民法院不立案的決定即有權自己申請復議,也有權要求人民檢察院進行立案監(jiān)督
     38.在大成公司偷稅一案中,大成公司委派經理黃某作為公司的訴訟代表人參加訴訟,在庭審中,法院認為黃某在大成公司偷稅案中負有直接責任,應當追究他的刑事責任,對此,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A.可以裁定黃某作為大成公司的訴訟代表人繼續(xù)進行訴訟
     B.應當要求大成公司另行委派訴訟代表人參加訴訟
     C.可以直接為大成公司指定訴訟代表人出庭
     D.應當要求人民檢察院另行確定大成公司的訴訟代表人出庭
     39.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7條規(guī)定,在出版物中刊載民族歧視內容的,處十日以上十五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根據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第26條和第56條,出版含有民族歧視內容的出版物的,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出版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停業(yè)整頓,沒收出版物、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由原發(fā)證機關吊銷許可證。某報社出版的報紙中含有民族歧視內容,但尚未構成犯罪,據此下列哪些說法正確?
     A.由于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guī),故應當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僅對報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罰
     B.由于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guī),故應當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對報社以及報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罰
     C.按照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規(guī)則,故應當按照出版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對報社處罰
     D.對報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對報社按照出版管理條例處罰
     40.根據信訪條例,下列哪些說法正確?
     A.對市公交總公司、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居民委員會以及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職務行為,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B.設區(qū)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鄉(xiāng)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行政機關負責人信訪接待日制度
     C.信訪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向依法有權處理的上一級機關提出
     D.多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訪事項的,應當推選代表,代表數不得超過10人
     41.根據公務員法,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質特殊,需要變通執(zhí)行任職回避的,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規(guī)定
     B.市司法局局長經批準可在市法學會兼任副會長,并可領取兼職報酬
     C.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退休后,在離職二年內不得到商業(yè)銀行任職
     D.中國證監(jiān)會主任辭去職務后可到上海證交所任職
     42.甲市A、B相鄰兩村就兩村之間的土地所有權發(fā)生爭執(zhí),申請市人民政府解決。市人民政府做出了爭議土地所有權歸A村的決定,B村不服向省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省人民政府(位于乙市)根據省政府做出的有關行政區(qū)劃勘定的決定,改變了市人民政府的裁決,將爭議的土地所有權裁決給B村。A村不服該復議決定,有權尋求下列哪些救濟?
     A.申請國務院做出最終處理決定
     B.向乙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C.向甲市政府所在地基層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D.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訴
     43.甲市工商局接到舉報,稱某私營奶粉廠生產的“嬰樂”牌奶粉導致數名嬰兒中毒,隨即于2001年8月3日責令該廠停產,但并未告知訴權和起訴期限。公安機關也隨即前往調查有關責任人員,該廠老板馬某聞訊逃匿到外地朋友家中不敢歸家。直到2003年另一制售劣質奶粉的地下窩點被查處,才得知有毒奶粉是該窩點生產的假冒“嬰樂”牌奶粉,馬某遂于2003年6月5日回到甲市,得知其工廠于2002年10月23日因道路拓寬需要而被城建局拆除。若有關機關一直未告知其訴權和起訴期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于奶粉廠被責令停產,馬某可于2003年9月5日之前起訴
     B.對于奶粉廠被責令停產,馬某可于2003年8月3日之前起訴
     C.對于工廠被強制拆除,馬某可于2003年9月5日之前起訴
     D.對于工廠被強制拆除,馬某可于2022年10月23日之前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