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解析]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責任行政原則、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責任行政原則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必須對自己所實施的行政活動承擔責任,整個行政活動應處于一種負責任的狀態(tài),不允許行政機關只實施行政活動,而可以對自己的行為不承擔責任。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指行政機關的活動必須遵守法律。其主要內容包括:行政活動只能在法定范圍內,依照法律規(guī)定進行;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必須證據充分,不能超越法定權限,必須符合法定程序。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行政行為內容要客觀、適度、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其內容主要包括: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的目的;必須具有合理的動機;必須考慮相關的因素;必須符合公正法則。本題中張某執(zhí)行職務時發(fā)現(xiàn)了李某的違法行為,并出于職權對其在法定的處罰幅度內對其進行了處罰,其行為并未違反行政合法性原則。但是張某在執(zhí)行法律的同時公報私仇,對李某處以過重的處罰,違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則關于合理動機和公正法則的要求,因此本題應選C項。
43.[參考答案] A
[測試點] 合伙企業(yè)原告資格的確定。
[解析]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14條第1款規(guī)定:“合伙企業(y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以核準登記的字號為原告,由執(zhí)行合伙企業(yè)事務的合伙人作訴訟代表人;其他合伙組織提起訴訟的,合伙人為共同原告。”本題中的潔凈洗衣店是一家在工商局注冊登記的合伙企業(yè),應當以其字號為原告,以合伙人為訴訟代表人,因此A正確。
44.[參考答案] A
[測試點] 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解析] 依據《行政訴訟法》第11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guī)定的經營自主權的;……(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的;……。本題中A屬于第1款規(guī)定的情形;B中,陳某的行為并不代表檢察院的意志,是徇私枉法的個人行為,屬于刑法的調整范圍;C中,由于消協(xié)不是行政機關,所以雖然李某的經營自主權被侵犯,卻不能通過行政訴訟的途徑予以解決;D中,國有企業(yè)不是行政機關,雖然撫恤金的截留違反法律規(guī)定,但卻只能由勞動法來規(guī)范,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45.[參考答案] D
[測試點] 第三人的舉證期限。
[解析] 《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第7條規(guī)定:原告或者第三人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換證據之日提供證據。因正當事由申請延期提供證據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在法庭調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原告或者第三人在第一審程序中無正當事由未提供而在第二審程序中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接納。
本題中丙應當不屬于有正當事由,因而人民法院對于其在二審程序中提供的證據不予接納。
46.[參考答案] A
[測試點] 行政訴訟中的證據。
[解析] 書證是指以其記載的內容和反映的思想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書面材料或其他物質材料。A項中的各種書面材料正是以其記載的內容來證明房屋買賣行為,因此屬于書證, A項是正確。
《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第7條對原告的舉證期限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原告或者第三人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換證據之日提供證據。因正當事由申請延期提供證據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在法庭調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盉項認為李某可以在一審庭審結束前向法院提交房屋買賣合同的說法是錯誤的。
《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guī)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guī)范性文件。”因此在行政訴訟中舉證責任是由被告承擔,同時根據《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第4條的規(guī)定,相對人只對其是否符合起訴條件,以及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對曾經提出過申請負有舉證責任,因此C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第20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出具收據,注明證據的名稱、份數、頁數、件數、種類等以及收到的時間,由經辦人員簽名或者蓋章?!币虼嗽谑論蠠o需加蓋法院印章,所以D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47.[參考答案] C
[測試點] 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
[解析] 《行政訴訟法》第27條規(guī)定:“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北景钢?,行政機關對于蔣某和朱某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爭議作出裁決,裁決決定與雙方當事人均有利害關系,根據上述規(guī)定可知,朱某應為本案的第三人。
48.[參考答案] D
[測試點] 行政應急。
[解析]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第26條規(guī)定,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對突發(fā)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初步判斷突發(fā)事件的類型,提出是否啟動突發(fā)應急預案的建議。根據第27條規(guī)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啟動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并向國務院報告。所以,只有D項的說法正確。
49.[參考答案] D
[測試點] 政府采購原則。
[解析] 《政府采購法》第3條規(guī)定,政府采購應當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第5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阻撓和限制供應商自由進入本地區(qū)和本行業(yè)的政府采購市場。第12條規(guī)定,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必須回避。第28條規(guī)定,采購人不得將應當以公開招標方式采購的貨物或者服務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guī)避公開招標采購。根據第30條規(guī)定,招標
[解析]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責任行政原則、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責任行政原則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必須對自己所實施的行政活動承擔責任,整個行政活動應處于一種負責任的狀態(tài),不允許行政機關只實施行政活動,而可以對自己的行為不承擔責任。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指行政機關的活動必須遵守法律。其主要內容包括:行政活動只能在法定范圍內,依照法律規(guī)定進行;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必須證據充分,不能超越法定權限,必須符合法定程序。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行政行為內容要客觀、適度、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其內容主要包括: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的目的;必須具有合理的動機;必須考慮相關的因素;必須符合公正法則。本題中張某執(zhí)行職務時發(fā)現(xiàn)了李某的違法行為,并出于職權對其在法定的處罰幅度內對其進行了處罰,其行為并未違反行政合法性原則。但是張某在執(zhí)行法律的同時公報私仇,對李某處以過重的處罰,違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則關于合理動機和公正法則的要求,因此本題應選C項。
43.[參考答案] A
[測試點] 合伙企業(yè)原告資格的確定。
[解析]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14條第1款規(guī)定:“合伙企業(y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以核準登記的字號為原告,由執(zhí)行合伙企業(yè)事務的合伙人作訴訟代表人;其他合伙組織提起訴訟的,合伙人為共同原告。”本題中的潔凈洗衣店是一家在工商局注冊登記的合伙企業(yè),應當以其字號為原告,以合伙人為訴訟代表人,因此A正確。
44.[參考答案] A
[測試點] 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解析] 依據《行政訴訟法》第11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guī)定的經營自主權的;……(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的;……。本題中A屬于第1款規(guī)定的情形;B中,陳某的行為并不代表檢察院的意志,是徇私枉法的個人行為,屬于刑法的調整范圍;C中,由于消協(xié)不是行政機關,所以雖然李某的經營自主權被侵犯,卻不能通過行政訴訟的途徑予以解決;D中,國有企業(yè)不是行政機關,雖然撫恤金的截留違反法律規(guī)定,但卻只能由勞動法來規(guī)范,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45.[參考答案] D
[測試點] 第三人的舉證期限。
[解析] 《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第7條規(guī)定:原告或者第三人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換證據之日提供證據。因正當事由申請延期提供證據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在法庭調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原告或者第三人在第一審程序中無正當事由未提供而在第二審程序中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接納。
本題中丙應當不屬于有正當事由,因而人民法院對于其在二審程序中提供的證據不予接納。
46.[參考答案] A
[測試點] 行政訴訟中的證據。
[解析] 書證是指以其記載的內容和反映的思想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書面材料或其他物質材料。A項中的各種書面材料正是以其記載的內容來證明房屋買賣行為,因此屬于書證, A項是正確。
《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第7條對原告的舉證期限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原告或者第三人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換證據之日提供證據。因正當事由申請延期提供證據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在法庭調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盉項認為李某可以在一審庭審結束前向法院提交房屋買賣合同的說法是錯誤的。
《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guī)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guī)范性文件。”因此在行政訴訟中舉證責任是由被告承擔,同時根據《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第4條的規(guī)定,相對人只對其是否符合起訴條件,以及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對曾經提出過申請負有舉證責任,因此C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第20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出具收據,注明證據的名稱、份數、頁數、件數、種類等以及收到的時間,由經辦人員簽名或者蓋章?!币虼嗽谑論蠠o需加蓋法院印章,所以D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47.[參考答案] C
[測試點] 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
[解析] 《行政訴訟法》第27條規(guī)定:“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北景钢?,行政機關對于蔣某和朱某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爭議作出裁決,裁決決定與雙方當事人均有利害關系,根據上述規(guī)定可知,朱某應為本案的第三人。
48.[參考答案] D
[測試點] 行政應急。
[解析]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第26條規(guī)定,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對突發(fā)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初步判斷突發(fā)事件的類型,提出是否啟動突發(fā)應急預案的建議。根據第27條規(guī)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啟動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并向國務院報告。所以,只有D項的說法正確。
49.[參考答案] D
[測試點] 政府采購原則。
[解析] 《政府采購法》第3條規(guī)定,政府采購應當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第5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阻撓和限制供應商自由進入本地區(qū)和本行業(yè)的政府采購市場。第12條規(guī)定,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必須回避。第28條規(guī)定,采購人不得將應當以公開招標方式采購的貨物或者服務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guī)避公開招標采購。根據第30條規(guī)定,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