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司法考試每日一題 ( 2009-02-23 )

字號:

某媒體未征得艾滋病孤兒小蘭的同意,發(fā)表了一篇關于小蘭的報道,將其真實姓名、照片和患病經歷公之于眾。報道發(fā)表后,隱去真實身份開始正常生活的小蘭再次受到歧視和排斥。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該媒體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B.該媒體侵犯了小蘭的健康權
    C.該媒體侵犯了小蘭的姓名權 D.該媒體侵犯了小蘭的隱私權
      [答案]D
      [考點]侵犯隱私權
      [解析]
      (1)健康權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保持其自身及其器官以致身體整體的功能安全為內容的人格權。本題中,小蘭受到歧視和排斥,并非是其健康權受損的表現(xiàn),故選項B錯誤。
      (2)姓名權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媒體公布小蘭的真實姓名,但并沒有對其姓名進行非法侵害(如干涉;盜用、冒用),故選項C錯誤。
      (3)隱私權是指公民不愿公開或讓他人知曉個人秘密的權利。我國法律雖未明文規(guī)定隱私權,但《民通意見》第140條第1款規(guī)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度嗣穹ㄔ宏P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則進一步將隱私權從名譽權中分離出來作為一項獨立的人格權予以保護。本題中小蘭不愿公開其疾病和真實身份,而媒體卻公開報道,造成小蘭受歧視和排斥,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故選項D正確,A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