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司法考試每日一題 ( 2008-02-20 )

字號:

下列哪些情形構成意思表示?
    A.甲對乙說:我兒子如果考上重點大學,我一定請你喝酒
    B.潘某在尋物啟示中稱,愿向送還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孫某臨終前在日記中寫道:若離人世,愿將個人藏書贈與好友汪某
    D.何某向一臺自動售貨機投幣購買飲料
      [答案]BCD
      [考點]意思表示
      [解析]
      (1)意思表示中的“意思”并非尋常的意思,而是發(fā)生一定民法上效果的意思(效果意思),亦即關于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消滅的意思。邀請他人吃飯時,邀請人并不希望發(fā)生民法上的效果,使被邀請者因此取得民法上的請求權,當事人之間僅僅成立一種“好意施惠關系”或“情誼關系”。因此A項中甲的行為不構成意思表示,A項錯誤。
      A項中“我兒子如果考上重點大學”這種表述貌似一個條件,其實是用來干擾考生的。
      (2)潘某在尋物啟事中稱,愿向送還失物者付酬金500元,這其實是一個懸賞廣告。所謂懸賞廣告是指通過廣告形式聲明對完成廣告中規(guī)定的特定行為的任何人給付廣告中表明的報酬的行為。依民法原理,懸賞廣告是針對不特定人的一種意思表示。因此 B項正確。
      (3)《繼承法意見》第40條規(guī)定:“公民在遺書中涉及死后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簽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孫某的日記就其內容來看其實是一份遺囑,而遺囑屬于一種意思表示,因此C項正確。
      須注意的是,遺囑是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不以告知他人為成立要件。一些考生認為日記不公開不可能是意思表示,其實是不太熟悉遺囑屬于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這一特點。
      (4)民法理論一般認為,自動售貨機的設置屬于要約,他人投幣行為屬于承諾,而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因此D項正確。
      須注意的是,意思表示的形式既可以是明示(書面、口頭),也可以是默示(作為推定、沉默),D項中何某正是通過行為表明自己的意思。綜上,本題的答案為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