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種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
A.甲到乙的餐館吃飯,在食物中發(fā)現(xiàn)一只蒼蠅,遂以向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為由進行威脅,索要精神損失費3000元。乙迫于無奈付給甲3000元
B.甲到乙的餐館吃飯,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準備好的蒼蠅,然后以砸爛桌椅進行威脅,索要精神損失費3000元。乙迫于無奈付給甲3000元
C.甲撿到乙的手機及身份證等財物后,給乙打電話,索要3000元,并稱若不付錢就不還手機及身份證等物。乙迫于無奈付給甲3000元現(xiàn)金贖回手機及身份證等財物
D.甲妻與乙通*,甲獲知后十分生氣,將乙暴打一頓,乙主動寫下一張賠償精神損失費2萬元的欠條。事后,甲持乙的欠條向其索要2萬元,并稱若乙不從,就向法院起訴乙
【參考答案】 B
【考點提示】 敲詐勒索罪
【試題解析】 本題考查敲詐勒索罪的認定,是爭議比較大的一道題目。敲詐勒索罪是指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對他人實行威脅,索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敲詐勒索罪的基本結構是: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的目的對他人實行威脅——對方產生恐懼心理——對方基于恐懼心理做出處分財產的決定——行為人取得財產。大家可以看到,其結構和詐騙罪是很相似的。二者的區(qū)別就在于在敲詐勒索罪中,行為人是因為恐懼而被迫交付財產;在詐騙罪中,行為人是由于陷入了錯誤認識而自愿交付財產(如誤以為把錢交給對方可以賺更多的錢)。敲詐勒索罪要求行為人的行為目的或者行為方式至少有一項是不正當?shù)摹?BR> 選項A中,甲是確實發(fā)現(xiàn)了蒼蠅,因此索要精神損害賠償,其目的并無不當。其采取的方式——向消費者協(xié)會舉報也是正當?shù)?,在這種情況下,乙是因為擔心遭到正當?shù)呐e報而給甲精神損失費的,所以甲不構成犯罪。
選項B中,甲預先準備好一只蒼蠅去敲詐老板,說明其具有不法所有的目的。其采取的行為方式——砸爛桌椅也是不正當?shù)?,因此構成敲詐勒索罪。有很多考生認為本題應定搶劫罪,其理由是甲以砸爛桌椅相威脅。首先,這種威脅并不能達到遏制乙的反抗的程度,它不是針對人身的;其次,甲是事先預謀進行敲詐的,并準備了蒼蠅,乙也以為飯里確實有蒼蠅。這種行為不能認定為搶劫,搶劫是直接劫取財物,不需要找“借口”。
選項C中,甲的行為應認定為侵占罪。他在撿拾到他人財物后,要求對方付酬金才返還的行為就是拒不返還遺忘物的行為;乙給他錢也不是自愿的,是迫于無奈,因此甲構成侵占罪。
選項D中,甲只是毆打乙泄憤,并無向乙要錢的意思。乙是主動給甲寫的欠條,因此該欠條并不是甲敲詐所得。甲后來要求乙付款,也只是說如果乙不從,就向法院起訴乙,并沒有采用不正當手段,因此不構成犯罪。
A.甲到乙的餐館吃飯,在食物中發(fā)現(xiàn)一只蒼蠅,遂以向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為由進行威脅,索要精神損失費3000元。乙迫于無奈付給甲3000元
B.甲到乙的餐館吃飯,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準備好的蒼蠅,然后以砸爛桌椅進行威脅,索要精神損失費3000元。乙迫于無奈付給甲3000元
C.甲撿到乙的手機及身份證等財物后,給乙打電話,索要3000元,并稱若不付錢就不還手機及身份證等物。乙迫于無奈付給甲3000元現(xiàn)金贖回手機及身份證等財物
D.甲妻與乙通*,甲獲知后十分生氣,將乙暴打一頓,乙主動寫下一張賠償精神損失費2萬元的欠條。事后,甲持乙的欠條向其索要2萬元,并稱若乙不從,就向法院起訴乙
【參考答案】 B
【考點提示】 敲詐勒索罪
【試題解析】 本題考查敲詐勒索罪的認定,是爭議比較大的一道題目。敲詐勒索罪是指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對他人實行威脅,索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敲詐勒索罪的基本結構是: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的目的對他人實行威脅——對方產生恐懼心理——對方基于恐懼心理做出處分財產的決定——行為人取得財產。大家可以看到,其結構和詐騙罪是很相似的。二者的區(qū)別就在于在敲詐勒索罪中,行為人是因為恐懼而被迫交付財產;在詐騙罪中,行為人是由于陷入了錯誤認識而自愿交付財產(如誤以為把錢交給對方可以賺更多的錢)。敲詐勒索罪要求行為人的行為目的或者行為方式至少有一項是不正當?shù)摹?BR> 選項A中,甲是確實發(fā)現(xiàn)了蒼蠅,因此索要精神損害賠償,其目的并無不當。其采取的方式——向消費者協(xié)會舉報也是正當?shù)?,在這種情況下,乙是因為擔心遭到正當?shù)呐e報而給甲精神損失費的,所以甲不構成犯罪。
選項B中,甲預先準備好一只蒼蠅去敲詐老板,說明其具有不法所有的目的。其采取的行為方式——砸爛桌椅也是不正當?shù)?,因此構成敲詐勒索罪。有很多考生認為本題應定搶劫罪,其理由是甲以砸爛桌椅相威脅。首先,這種威脅并不能達到遏制乙的反抗的程度,它不是針對人身的;其次,甲是事先預謀進行敲詐的,并準備了蒼蠅,乙也以為飯里確實有蒼蠅。這種行為不能認定為搶劫,搶劫是直接劫取財物,不需要找“借口”。
選項C中,甲的行為應認定為侵占罪。他在撿拾到他人財物后,要求對方付酬金才返還的行為就是拒不返還遺忘物的行為;乙給他錢也不是自愿的,是迫于無奈,因此甲構成侵占罪。
選項D中,甲只是毆打乙泄憤,并無向乙要錢的意思。乙是主動給甲寫的欠條,因此該欠條并不是甲敲詐所得。甲后來要求乙付款,也只是說如果乙不從,就向法院起訴乙,并沒有采用不正當手段,因此不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