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幾年之后,你是否已經體會到了在北京生活的滋味?沒錯兒,人道“居長安大不易”,住在當代中國的都城,始知古人所言非虛,個中酸甜苦辣,或許只有與我一樣的外地人才有最深切的體會。下面我就從一個小公務員的角度,談談在北京的感受。
大學畢業(yè)那年,進京為第一目標,所以最終放棄了做記者或教師的夢想,選擇了進國務院部委當公務員。我的大學同學有的進了公司,有的去留學,有的至今還漂泊不定,我并不太清楚自己所選道路的優(yōu)劣,但是并不后悔,因為每份經歷都是一筆財富。當然,我也不認為自己進機關算得上多明智,比方現在,除了一紙北京戶口,在其它方面幾乎一無所有。
首先沒有票子,這是最直觀的感受了。
同所大學畢業(yè)且能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比起在公司里工作的同學,我的工資僅僅是他們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有個小師妹剛進殼牌就拿六千多,這還不算獎金和她的業(yè)務提成。在國有公司的同學工資比外企少,但其它福利和獎金仍要比機關里多很多。還有一些人在網站、報社、電視臺做編輯,每個月至少也能收入四、五千。而我的基本工資為六百六十大元,就算上單位所發(fā)別的名義的收入,也趕不上其他同學平均數的一半。
據說在部委里,財政部、審計署、海關總署等待遇要好得多,但沒聽那的人親自說過。部委里待遇算得上中上等的外交部、商務部等,年輕公務員將來能有出國常駐的機會,在國外每月其實也不過區(qū)區(qū)600美金,而且在大使館的小院子里憋兩年或四年的滋味也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好受。據說有的女外交官想孩子都想瘋了。
不要跟我說國務院總理、各部部長才拿四、五千元,他們出去擠公共汽車么,他們差旅費自己掏錢么,他們需要自己買房子么?可是居然就有人像生活在真空里,有位部長大人這樣教育年輕同志,現在錢已經不少了,當年每月才拿幾十塊錢,現在每月我連一千塊錢工資都花不了。您可別說,全國多少下崗工人一個月才拿幾百塊,不也活得挺好——我們可是將近20年寒窗,這得付出多少心血、汗水和金錢,怎么著也算個腦力勞動者了吧,我只要滿足起碼體面的生活水平沒錯吧。
更何況很多出身貧寒的家庭實際上是拿這點工資養(yǎng)兩個家,老家的人還以為能掙一兩千塊錢就是大富翁了呢,就像他們以為你進了北京就是當大官,就能給鄉(xiāng)親們辦大事了。但他們不知道,這是北京。所以有人提出,應該只招家庭條件殷實的畢業(yè)生當公務員,否則太窮了,不足以安心干工作,也難免導致日后貪污腐敗
大學畢業(yè)那年,進京為第一目標,所以最終放棄了做記者或教師的夢想,選擇了進國務院部委當公務員。我的大學同學有的進了公司,有的去留學,有的至今還漂泊不定,我并不太清楚自己所選道路的優(yōu)劣,但是并不后悔,因為每份經歷都是一筆財富。當然,我也不認為自己進機關算得上多明智,比方現在,除了一紙北京戶口,在其它方面幾乎一無所有。
首先沒有票子,這是最直觀的感受了。
同所大學畢業(yè)且能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比起在公司里工作的同學,我的工資僅僅是他們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有個小師妹剛進殼牌就拿六千多,這還不算獎金和她的業(yè)務提成。在國有公司的同學工資比外企少,但其它福利和獎金仍要比機關里多很多。還有一些人在網站、報社、電視臺做編輯,每個月至少也能收入四、五千。而我的基本工資為六百六十大元,就算上單位所發(fā)別的名義的收入,也趕不上其他同學平均數的一半。
據說在部委里,財政部、審計署、海關總署等待遇要好得多,但沒聽那的人親自說過。部委里待遇算得上中上等的外交部、商務部等,年輕公務員將來能有出國常駐的機會,在國外每月其實也不過區(qū)區(qū)600美金,而且在大使館的小院子里憋兩年或四年的滋味也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好受。據說有的女外交官想孩子都想瘋了。
不要跟我說國務院總理、各部部長才拿四、五千元,他們出去擠公共汽車么,他們差旅費自己掏錢么,他們需要自己買房子么?可是居然就有人像生活在真空里,有位部長大人這樣教育年輕同志,現在錢已經不少了,當年每月才拿幾十塊錢,現在每月我連一千塊錢工資都花不了。您可別說,全國多少下崗工人一個月才拿幾百塊,不也活得挺好——我們可是將近20年寒窗,這得付出多少心血、汗水和金錢,怎么著也算個腦力勞動者了吧,我只要滿足起碼體面的生活水平沒錯吧。
更何況很多出身貧寒的家庭實際上是拿這點工資養(yǎng)兩個家,老家的人還以為能掙一兩千塊錢就是大富翁了呢,就像他們以為你進了北京就是當大官,就能給鄉(xiāng)親們辦大事了。但他們不知道,這是北京。所以有人提出,應該只招家庭條件殷實的畢業(yè)生當公務員,否則太窮了,不足以安心干工作,也難免導致日后貪污腐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