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評價的基本方法及其特點(三)

字號:

4.評價方法的選用
    選用評價時應根據對象的特點、具體條件和需要,以及評價方法的特點選用幾種方法對同一對象進行評價,互相補充、分析綜合、相互驗證,以提高評價結果的準確性。選擇評價方法應考慮下列問題。
    (1)評價對象(系統(tǒng))的特點
    根據評價對象的規(guī)模、組成部分、復雜程度、工藝類型(行業(yè)類別)、工藝過程、原材料和產品、作業(yè)條件等情況,選擇評價方法。
    (2)根據系統(tǒng)的規(guī)模、復雜程度選擇
    隨著規(guī)模、復雜程度的增大,有些評價方法的工作量、工作時間和費用相應地增大,甚至超過容許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應先用簡捷的方法進行篩選,然后確定需要評價的詳細程度,再選擇適當的評價方法。對規(guī)模小或復雜程度低的對象,如機械工廠的清洗間、噴漆室、小型油庫雖屬火災爆炸危險場所,可采用日本勞動省勞動基準局定量評價法(日本六階段法的一部分)、單元危險性快速排序法等較簡捷的評價方法。
    (3)根據評價對象的工藝類型和工藝特征選擇
    評價方法大多適用于某些工藝過程和評價對象,如道化學、蒙德的評價方法等適用于化工類工藝過程的安全評價,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法適用于機械、電氣系統(tǒng)的安全評價。
    (4)評價對象的危險性
    據過去的統(tǒng)計資料,對危險性較高的對象往往采用系統(tǒng)的、較嚴格的評價方法(如事件樹、事故樹、火災爆炸指數法等);反之,傾向采用經驗的、不太詳盡的評價方法(如直觀經驗分析、檢查表法等)。
    評價對象若同時存在幾類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往往需要用幾種評價方法分別對評價對象進行評價。規(guī)模大、復雜、危險性高的評價對象往往先用簡單、定性的評價方法(如檢查表法、預先危險性分析法、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等)進行評價,然后再對重點部位(單元)用較嚴格的定量法(如事件樹、事故樹、火災爆炸指數法等)進行評價。
    (5)評價目標
    雖然對系統(tǒng)評價的最終目的是評價出系統(tǒng)的危險性(危害性)但在具體評價中可根據需要(或用戶提出要求)對系統(tǒng)提出不同的評價目標,例如,危險(危害)等級、事故(故障)概率、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危險區(qū)域(半徑)等;故需要根據評價目標選擇適用的評價方法。
    (6)資料占有情況
    如果評價對象技術資料、數據齊全,則可進行定性及定量評價并選擇相應的定性、定量評價方法;若對象屬于新開發(fā)性質,資料、數據不充分,又缺乏可類比的技術資料和數據,則只能采有預先危險性分析等方法進行概略性評價。
    一些評價方法,特別是定量評價方法,應用時需要有必要的統(tǒng)計數據(如各因素、事件、故障發(fā)生概率、班次價標準目標值等)作依據;若缺少這些數據,就限制了定量評價方法的應用。
    (7)其他因素
    包括評價人員的知識和經驗、完成評價工人的時限、經費支持狀況、評價單位設施(軟、硬件)配備和評價人員及管理人員的習慣、愛好等。
    就道化法和蒙德法比較而言,①評價單元的主要物質是有毒物質,且對毒物危害要求有具體的評價指標時,應考慮選用蒙德法;②如評價要求對火災、爆炸后的影響范圍、可能財產損失、可能工作日損失和停產損失等有具體的反應時,可考慮選用道化法;③如要求對單元的火災、爆炸、毒性危險因素指標有更全面的反應時,宜采用蒙德法;④在進行項目預評價時,由于整個項目還處于初步設計階段,很多參數處于待定狀態(tài),此時采用道化法會更合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