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心理學復習筆記第八章

字號:

第八章群體動力
    第一節(jié)群體的規(guī)范與壓力
    一、群體的規(guī)范
    (一)群體規(guī)范的涵義和作用
    1.群體規(guī)范的涵義
    規(guī)范:指群體成員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約定俗成的行為準則
    管理心理學所講的“群體規(guī)范”既包括群體中的規(guī)章制度,還包括人們心理活動的一切參照原則。
    2.群體規(guī)范的作用
    1、維持和鞏固群體的作用2、樹立評價標準的作用3、群體動力的作用4、行為導向的作用
    (二)群體規(guī)范形成的原因
    群體規(guī)范的形成,除了一部分是群體本身由于特殊需要而正式規(guī)定的之外,大部分來源于模仿、暗示、順從等心理的一致性。
    皮爾尼克的“規(guī)范分析法”的內容:1、明確規(guī)范內容2、制定規(guī)范剖面圖將規(guī)范進行分類3、進行改革
    二、群體的壓力與順從
    (一)從眾與順從
    (1)從眾:個體在群體壓力下,不僅在行為上與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信仰上也改變原來的觀點,放棄原有的意見之現(xiàn)象
    (2)順從:個體在群體的壓力下,只在表面上表現(xiàn)出與群體其他人保持一致的行為,但內心卻仍然堅持個人意見的現(xiàn)象
    (二)從眾行為產生的原因
    1.出于知覺的歪曲;2.出于判斷的歪曲;3.出于行為的歪曲。
    (三)影響從眾行為的因素
    1、群體因素:a.群體的性質b.群體的成員以c.群體的氣氛d.群體的凝聚力e.群體的一致性
    2、個體特征:a.智力水平的高低b.情緒的穩(wěn)定性c.“自我映像”d.個性特征c.態(tài)度與價值觀e.生活閱歷
    3、問題的性質
    個體在面臨復雜、沒有把握的問題時,容易從眾。
    (四)群體壓力的產生
    群體壓力:當一個人在群體中與多數(shù)人的意見或行為不一致時,所感受到的心理壓力
    群體壓力的心理基礎,一般是當事人群體歸屬、社會交往以及安全、尊重等需要。人們一般都害怕受到所在群體的冷落、孤立、排斥和唾棄。
    (五)群體壓力、從眾行為與管理對策
    1.從眾與不從眾
    群體壓力的結果,一般是個體的從眾。當個體對群體的壓力不予接受時,叫做不從眾。
    2.群體壓力與管理對策
    ①群體壓力有積極的和消極的區(qū)分(在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利用沿著正確方向發(fā)展的群體壓力)
    ②要善于分析“不從眾”者的情況(對出于“集體主義自決”的不從眾者,不但不能對其施加壓力,而且要給予支持。而對那種故意和群體鬧對立的、情緒性的執(zhí)拗行為,要給予幫助和教育)
    ③應該盡量避免用壓制的方式對待群眾中的不同意見(特別是要注意保護和支持群眾的獨創(chuàng)精神)
    3.從眾行為與管理對策
    (1)要充分利用從眾行為的積極作用。
    (2)要警惕和防止從眾心理、從眾行為的消極作用。
    (3)在作決策時,要防止在“表面一致”的情況下,匆忙地作出決策。
    (4)重視并善于傾聽不同的及反面的意見。
    第二節(jié)群體凝聚力
    一、群體凝聚力的概念
    群體凝聚力:或稱群體內聚力,指群體對其成員的吸引力,以及群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兩個方面
    二、影響群體凝聚力的因素P188
    1、群體的目標結構2、群體規(guī)范的性質3、群體的領導方式4、成員的個性特征5、群體與外部的關系
    6、群體的地位7、群體規(guī)模的大小8、信息溝通狀況9、獎勵方式10、成員的身心健康
    三、群體凝聚力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關系P190
    無論凝聚力強弱如何,積極誘導都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凝聚力強的組,生產效率更高;而消極誘導則明顯降低了生效率,并且凝聚力強的組,生產效率更低。凝聚力強的群體比凝聚力弱的群體更r易受誘導因素的影響。群體凝聚力越強,其成員則越遵循群體的規(guī)范和目標。群體的凝聚力強并不一定有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只有在群體目標與組織目標相一致的前提下,,增強凝聚力才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當群體的態(tài)度不支持組織目標時,凝聚力強反而會使生產效率下降。
    四、群體凝聚力的測定
    成員之間相互選擇的數(shù)目
    群體凝聚力
    群體中可能相互選擇的總數(shù)目
    第三節(jié)群體的沖突
    一、群體沖突的概念與性質
    (一)沖突的一般概念
    所謂沖突:就是兩種目標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激化的表現(xiàn)。
    (二)群體沖突的性質企業(yè)內部的沖突,從性質上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
    1、建設沖突:凡是雙方目標一致,只是手段(或途徑)不同所產生的沖突,大都屬于建設性沖突
    2、對抗性沖突:凡是雙方目標不一致,而造成的沖突,往往屬于對抗性沖突
    二、群體沖突的過程
    (一)沖突的過程
    群體沖突的過程可分為5個階段:1、潛在的對立或不一致2、認知和個性化3、行為意向4、行為5、結果
    沖突源有3類:溝通、結構和個人因素
    (二)激發(fā)功能正常的沖突激發(fā)了功能正常的沖突,能夠提高群體的工作績效
    三、處理群體沖突的策略
    (一)處理群體沖突的策略
    在組織內部可能發(fā)生的沖突有如下幾種:
    ①職工、權力、大小都相同的群體之間的沖突;②權力、地位不同的群體之間的沖突;③附屬群體對抗大群體的沖突。
    由于沖突的種類不同,其解決的方法亦不盡相同。較常見的解決方法有如下幾種:
    (1)交涉與談判;(2)第三者仲裁;(3)吸收合并;(4)運用權威或武力。
    (二)預防群體間沖突的方法
    緩和沖突的基本原則是:
    第一,必須找出兩個群體(或兩個以上的群體)都能同意的目標;第二,應該建立群體與群體間的溝通聯(lián)系。
    以下介紹的是幾種具體的方法:
    (1)設立共同的競爭對象;(2)訂立超級目標;(3)盡量提供各群體互相往來的機會;
    (4)盡量避免形成爭勝負的局面;(5)強調整體效率;(6)加強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