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自考中國稅制總復習

字號:

《中國稅制》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會計專業(yè)??坪凸ど坦芾韺I(yè)??票乜颊n。該課程的全國統(tǒng)編教材由中央財經大學郝如玉編寫。教材共分為十章??荚嚨闹攸c為第一章《稅制概述》、第二章《稅收要素與稅收分類》、第三章《稅制原則》、第五章《流轉稅制》、第六章《所得稅制》。書后所附的考試大綱列出了考試的基本題型,但實際考試題型與書后考試大綱不完全一致,應以實際考試為準,具體內容請閱讀后面由教育部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頒布的考試說明。試卷中需要死記硬背的題型所占的分值約為40分。另外,從這幾年考試全真試卷來看,經常會出現一些超出教材和考試大綱內容的試題,希望學員在聽課時一定注意教師所做出的必要補充。第九章《行為稅制》中的第二節(jié)《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第六節(jié)《筵席稅》和改革中一些未達成共識的內容(比如教材中關于某個稅種改革的設想)不列入考試范圍??荚嚸}教師并非一定來自中央財經大學或者中國人民大學,而是由全國自學考試辦公室組織全國統(tǒng)一命題。雖然作者曾經長期在北京地區(qū)的多家自學考試輔導學校(如祥云教育培訓中心、北京京海研修學院、向導學校、文匯學校)從事課程輔導工作,但畢竟水平有限再加之時間倉促,《中國稅制總復習》難免有錯誤疏漏之處,如果學員發(fā)現其中的錯誤,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200219740610@sina.com與作者王學軍老師聯(lián)系。根據北京市的有關統(tǒng)計資料,2002年4月該課程在北京市的統(tǒng)一考試及格率屬于10%到20%之間這個檔次,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同學們好在學完《基礎會計學》以后再學習該門課程??荚嚹芊裢ㄟ^關鍵靠學員們平時的努力,希望同學們一定認真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仔細閱讀指定教材并及時完成《中國稅制總復習》中的習題。自學考試課程考試的特點是側重廣度,而不側重深度,所以全面復習是第一位的工作。自學考試的學習方法請參考閱讀《中國稅制總復習》的作者王學軍老師2001年10月21日發(fā)表在《現代教育報??荚囌猩鷮?飞系摹蹲钥紝W習方法雜談》一文。如果你聽王學軍老師的自學考試輔導課程,請適當作好筆記,并及時進行整理。學習是需要大家做出加倍的努力的。本總復習專為2003年四月份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稅制》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而設計。本總復習的電子版將隨時根據有關信息進行更新。印刷版將在2003年3月8日出版。
    以下是教育部全國自考辦發(fā)布的考試說明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稅制》課程考試說明
    1.本課程命題的基本依據和考核目標
    本課程命題以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制訂的《中國稅制考試大綱》和該委員會指定教材《中國稅制》為依據,旨在考核應試者是否掌握有關稅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是否掌握基本的稅制理論,是否理解并熟悉我國現行主要稅制的基本內容,學會重要稅種的稅額計算方法。
    2.本課程的能力層次要求分布
    本課程考核應試者認知領域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分數比例大致為:識記占15%,領會占30%,簡單應用占35%,綜合應用占20%。
    3.本課程試題的難度結構
    本課程試題的難易程度適中。試題難度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個等級。每份試題中,四個等級的分數比例為:易占20%,較易占30%,較難占30%,難占20%。
    4.考核內容補充說明
    (1)考核重點:第一章《稅制概述》,第二章《稅收要素》,第三章《稅制原則》,第五章《流轉稅制》,第六章《所得稅制》。
    (2)不考核的內容:凡學術界沒有定論的理論觀點,凡已不執(zhí)行的稅制或只限于少數省份實行的稅制(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和筵席稅),以及稅制改革方面尚未形成一致意見的內容,屬于不考核的內容。
    5.本課程的題型及題量分布
    本課程試題包括選擇題(占30%左右)和非選擇題(占70%左右)兩大類。
    (1)選擇題包括:單項選擇題(占20%左右,每小題1分)多項選擇題(占10%左右,每小題1分)
    (2)非選擇題包括:名詞解釋題(占10%左右,每小題2分)判斷說明題(占10%,每小題2分)簡答題(占20%左右,每小題4分)計算題(占20%左右,每小題5分)論述題(占10%左右,每小題10分)
    6.由于本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課程,應試者要特別注意熟悉教材,在對概念、理論和稅法規(guī)定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將所學知識轉為實際應用,切忌搞“題海戰(zhàn)術”。
    [教材中部分錯誤或者過時的內容修正說明,這些內容一般情況下會在考試時回避,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閱讀以下我國有關稅收法規(guī)的原文。適當地閱讀一些課外材料,如全國會計專業(yè)資格考試的教材,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對于我們更加扎實地掌握教材內容是有好處的。筆者認為,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取得自考文憑,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是更重要的。]
    1、教材19頁第三自然段第二行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批準,可以延期納稅”應該根據新200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正為“省級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2、教材29頁第五自然段第二行“營業(yè)稅娛樂業(yè)采用5%~15%的幅度稅率”應該為“5%~20%的幅度稅率”,如果根據國家新的稅收政策的話,其實娛樂業(yè)營業(yè)稅的稅率已經改為20%的比例稅率。
    3、教材36頁表2.7中的級距2、4中的1000應該為10000,這屬于印刷錯誤。
    4、教材42頁第三自然段第8行的牲畜交易稅和集市交易稅已經取消;第10行的“現行獎金稅”應該改為“原獎金稅”。
    5、教材111頁有關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補充下列內容:“一般納稅人外購貨物(固定資產除外)所支付的運輸費用以及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根據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fā)票)所列運費金額依7%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準予扣除,但隨同運費支付的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費不得計算扣除進項稅額。”這些內容教材雖未涉及,但是會計專業(yè)的同學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時已經接觸。有不少自學考試參考資料都將運輸費用的進項稅額扣除率當做10%,這實際上不符合國家現行稅收法規(guī)的規(guī)定,國家在1998年7月1日起就已經將扣除率調整為7%。這一內容在教材中雖未講述,但畢竟屬于基本規(guī)定。希望同學們作為常識加以了解。有的時候,可能命題教師不一定仔細閱讀了教材,所以有時會出現命題超綱的情況。
    6、教材120頁可以倒數第二自然段可以補充下列內容:“納稅人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的不納稅”這一內容已經在2002年度的試卷中出現。
    7、教材131頁第19行所在自然段應該補充下列內容:“旅游企業(yè)組織旅游團在中國境內旅游的,以收取的旅游費減去替旅游者支付給其他單位的房費、餐費、交通門票和其他代付費用后的余額為營業(yè)額”這一內容已經在2001年度的試卷中出現。
    8、教材137頁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教材出版時,我國還沒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9、教材161頁后一個自然段中的私營企業(yè)應該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這兩類企業(yè)應該征收個人所得稅。
    10、教材165頁第四自然段的利息收入應該不包括企業(yè)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這部分利息收入應該免稅。請同學們注意教材中涉及的三種所得稅都存在這一問題。教材僅僅在講述個人所得稅時,涉及了國債利息收入免稅的問題。但是在2002年4月份的考試中考到了計算企業(yè)所得稅時國債利息收入免稅的問題。
    11、教材165頁第五自然段的租賃收入與其冒號后面的解釋不一致,可能是排版發(fā)生的錯誤,后面解釋的內容其實指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可以看作應稅收入總額構成種類中單獨的一個大類。
    12、教材164頁倒數第二段的公式和我們的習慣理解方式不一致,其實不符合稅法的有關精神。
    13、教材168頁第三自然段的有關合理的交際應酬費指的是業(yè)務招待費,其標準已經被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所修正,修正以后的內容和教材中有關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法的有關內容保持一致,同學們可以參考。納稅人發(fā)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yè)務招待費,在下列比例規(guī)定范圍內,可據實扣除。超過標準的部分,不得稅前扣除。
    -全年銷售(營業(yè))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超過銷售(營業(yè))收入凈額的5‰;
    -全年銷售(營業(yè))收入凈額超過1500萬元的部分,不超過該部分銷售(營業(yè))收入凈額的3‰;
    可以把以上的規(guī)定理解為超額累退的方法。要仿照超額累進稅率的定義法進行計算。
    14、教材304頁有關印花稅的比例稅率與現行國家稅收法規(guī)的規(guī)定不一致,可能是在教材修訂時,沒有及時加以修改所造成。一般情況下,考試時不要求同學們將這些稅率大小背下來??荚嚂r稅率的大小往往作為已知條件。在個別場合的題目中沒有給出計算所必須的稅率,這是出題不嚴謹的體現??紤]到近兩年自學考試的計算題出題總是出現不規(guī)范的情況,希望同學們把教材中有關印花稅的稅率背下來。
    15、教材306頁有關印花稅的違章處罰與現行國家稅收法規(guī)的規(guī)定不一致,原因同上。同學們在背誦時仍然以教材為準。
    16、教材203頁倒數第5行有關外商投資企業(yè)的虧損彌補方法和年限的規(guī)定實際上與內資企業(yè)的有關規(guī)定一致。雖然教材在講述有關內資企業(yè)所得稅時沒有涉及虧損彌補問題,但是希望同學們知道,2002年度的考試已經涉及到這個方面的計算。
    17、教材302頁有關印花稅的征收制度應該補充下列內容:應稅合同只要訂立就應該納稅,而不是以履行合同為前提。這一點在2001年度試卷中已經出現。
    18、教材221頁的“三、個人所得稅的完善”屬于考試說明中所說的“在稅制改革方面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的內容”,應該不在考試之列。
    19、教材235頁的“六、農業(yè)稅改革”屬于考試說明中所說的“在稅制改革方面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的內容”,應該不在考試之列。
    20、教材258頁的“三、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的改革”屬于考試說明中所說的“在稅制改革方面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的內容”,應該不在考試之列。
    21、教材274頁的“(三)、我國遺產稅的設想”屬于考試說明中所說的“在稅制改革方面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的內容”,應該不在考試之列。
    22、教材277頁的“三、房產稅的改革”屬于考試說明中所說的“在稅制改革方面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的內容”,應該不在考試之列。
    23、教材285頁的“三、車船使用稅的改革”屬于考試說明中所說的“在稅制改革方面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的內容”,應該不在考試之列。
    24、教材311頁的“三、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改革”屬于考試說明中所說的“在稅制改革方面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的內容”,應該不在考試之列。
    25、教材309頁倒數第二自然段應該補充如下內容:城市維護建設稅的計稅依據不包括與“三稅”相關的罰款、滯納金。
    26、教材19頁關于納稅主體的義務的第一條(1)“依法辦理納稅登記、變更登記或重新登記?!边@一表述中的納稅登記一般是指稅務登記,包括設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和重新登記。教材內容表述不規(guī)范。
    27、教材172頁下方和184頁標題(二)底下的第一段倒數第二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法(草案)》”中的“(草案)”兩字應該去掉。
    28、教材190頁有關利潤的計算公式和會計制度有關規(guī)定不一致,這主要是由于稅法中這些方面的內容是參照原來的會計制度設計的,同學們只要能夠理解其含義就可以了,不需要逐個背誦。
    29、教材167頁倒數第三段“稅務機關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計稅工資辦理”的含義在教材中沒有解釋清楚。應該理解為:納稅人實際發(fā)生的工資性支出低于計稅工資的,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該據實扣除;納稅人實際發(fā)生的工資性支出高于計稅工資的,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該按照計稅工資扣除。
    30、教材167頁倒數第二段關于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的理解思路與倒數第三段關于計稅工資的理解思路一樣。這三項費用的計算比例也應該背誦。
    31、教材40頁表2.8之下的第四行“從理計征”屬于印刷錯誤,改為“從量計征”。
    32、教材109頁倒數第五行“納稅人兼營非應稅勞務的,應分別核算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應該改為“納稅人兼營非應稅勞務的,應分別核算貨物或應稅勞務與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
    33、教材111頁第二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文字后面以下列了(1)、(2)、(3)、(4)四條,顯然前后矛盾??梢园眩?)(2)(3)理解為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4)理解為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叭齻€方面”主要指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
    34、教材111頁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部分的內容應該補充以下內容: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稅項目(不包括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而無法準確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的,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的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應稅項目營業(yè)額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yè)額)
    以上內容已經在2002年4月份的試卷計算題中出現。
    35、教材111頁第四自然段補充解釋如下:購買免稅農產品的買價,僅限于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使用的的收購憑證上注明的價款。購買農業(yè)產品的單位在收購價格之外按規(guī)定繳納的農業(yè)特產稅,準予并入農業(yè)產品的買價計算進項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