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中)

字號:

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歡迎你們參加胡同游。我叫xx,您也可以叫我Grace.我從小就生長在胡同。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這里,如果您有問題,我將盡力給您滿意的回答,使您的胡同之行愉快而難忘。
    首先,我將從“胡同”一詞說起。專家認為,“胡同”這個詞來源于蒙古語,意思是“井”。古時候人們生活和聚集在井的周圍,所以“胡同”一詞的本意應(yīng)是“人們生活聚集的地方”。另外一個解釋是,在元朝時(公元13世紀),居民區(qū)被分割成幾個區(qū)域,區(qū)域間設(shè)過道以便于居民來往。這些過道的另一個作用就是隔離防火。在蒙古語中,這種過道稱作胡同。不管它確切意思如何,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胡同在北京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元朝。
    在13世紀初,北方的一個蒙古部落日益強大。在部落首領(lǐng)成吉思汗的率領(lǐng)下,他們占領(lǐng)了金朝國都-北京。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1272年立北京為國都。不幸的是在戰(zhàn)爭中城市被徹底毀壞了,因此不得不重新修建。古時候,建筑和道路需要建成對稱型,因此他們必須找一個中心,根據(jù)中心修建城市,整個城市的設(shè)計如同一個棋盤。大約要建50多個住宅區(qū),住宅區(qū)之間由道路和胡同連接。在當時,大道、街道、胡同都有明確的概念。37米寬為大道,街道寬為18米,胡同為9米寬。
    今天我們看到的大多數(shù)胡同是明清兩代產(chǎn)物,沒有人能夠確切的說出北京有多少胡同。但有一點很清楚,如果將各個胡同連接起來,總長度超過的萬里長城。說的更清楚些,相當于從西雅圖修一條高速路直達波士頓,這可是橫穿美國大陸??!今天您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形狀、長度和方向的胡同。最短的胡同只有10米長,最窄的胡同僅40厘米寬,也就是說象我這樣的身材需要側(cè)身走才能穿過胡同,還有些胡同有20多個彎。
    隨著人口的增長,一些老胡同被拔地而起的高樓取代。今天,我很高興帶大家去保護完好的胡同參觀,相信這會使您對典型的中國居民生活有更深的了解。好吧,出發(fā)!
    當我們進入胡同時,您也許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墻和磚都是灰色的。其實,在這些墻的后面就是居民的家,我們稱其為“四合院”。也就是一個長方形的圍墻圍著四間屋子,每間屋子的門朝著院子中間。過去,一個四合院只屬于一個家庭,而現(xiàn)在隨著人口的增長,大多數(shù)四合院住四至十戶人家。
    在胡同中我們只能看見四合院的大門。古時候的中國人不希望有陌生人來打擾,因此從大門的樣子就可以看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例如這個門,又高又大,門檐有磚雕裝飾。仔細看它的圖案,李子花和竹子,這意味著這里的主人曾是侍奉皇帝左右的王公大臣??磁赃叺拈T,有獅子的圖案,這說明這里曾住著武官。有趣吧?
    讓我們看看門口中,幾乎每個門口都有一條橫木,您們還記得我們在故宮和頤和園也看到同樣的橫木嗎?它的作用是驅(qū)邪避難。民間傳說小鬼很矮,他們無法跳過高的臺階,所以設(shè)此橫木。
    這兩塊靠著橫木的石頭叫門枕,它對大門起到加固的作用。同樣,它也有裝飾的作用。這兩個象鼓一樣的石頭叫抱鼓石,在它的頂部有一只獅子,在前面刻有左右兩只嘴含銅錢的蝙蝠。在中國,人們非常喜歡蝙蝠,因為它的發(fā)音與福氣的福相同,用它來作裝飾可以給你帶來好運。一些門枕是長方形的,它們是在抱鼓石之后出現(xiàn)的。它們是近100年的產(chǎn)物,一般出現(xiàn)在中小型四合院門口,一般以花和神裝飾。
    過去,交通不象現(xiàn)在這樣發(fā)達,街頭小販在胡同中起到重要作用,他們往來于胡同間,販賣各種貨品或提供各種服務(wù)。人們可以從不同的叫賣聲中辨別他們要賣什么或提供什么樣的服務(wù)。他們賣的食品主要是煎餅、小米粥、油炸果、油條和一些蔬菜。理發(fā)師則不需要吆喝,他只需要拿著理發(fā)工具做好本職工作即可。但是在現(xiàn)在,這里已是現(xiàn)代化生活氛圍,已經(jīng)很難聽到老北京那清脆的叫賣聲了。
    那邊坐著一群人,你們知道他們正在做什么呢?他們在修新長城呢!他們使用的是最新的磚——麻將牌。它是非常流行的消遣方式,特別在退休的老年人中倍受青睞。
    您也許想問,為什么一些老年人系著紅箍?他們居委會志愿者,他們認為這是他們的義務(wù)。如果您認為他們年紀太大而不能勝任治安員工作,那您就錯了。因為有了這些可愛的老人,這一地區(qū)才會有和平而安全的環(huán)境。
    胡同生活的魅力在于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孩子們在一起長大,如同一家人一樣。因此,我國政府打算保護這一地區(qū),沒有政府批準,不得在這一地區(qū)拆蓋高樓,為我們的子孫后代保留這份寶貴遺產(chǎn)。
    時間真快!我們就要結(jié)束今天的旅行了。您一定了解到許多我們傳統(tǒng)生活方式和房屋情況,我希望您不僅大飽眼福,而且更了解胡同文化和這里的人們。如果有一天您再次來訪,我將邀請您來我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