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結構師輔導:分析并討論抗震措施與抗震構造措施

字號:

抗震措施與抗震構造措施的分析與討論
    1.對定義的理解“抗震措施”與“抗震構造措施”是有聯系又有區(qū)別的概念。從規(guī)范中對“抗震措施”與“抗震構造措施”的定義來看,“抗震措施”定義中的“包括抗震構造措施”,表面上似乎可以直接理解為,它們均應對應相同的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抗震措施”中的“抗震構造措施”所對應的設防烈度與“抗震措施”中的其他部分所對應的設防烈度可以不同。
    我理解,丙類建筑ⅱ類場地,是規(guī)范規(guī)定的基本狀態(tài)。此時,“抗震措施”與“抗震構造措施”均對應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
    需要說明的是,規(guī)范的條文中,對于丙類建筑ⅱ類場地,并沒有明確指出“抗震構造措施”應符合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但從條文的前后關聯及條文說明的一些解釋來看,作出上面的理解是合理的,否則會導致更多的謬誤。
    2.丙類建筑的抗震構造措施在上述理解的基礎上,丙類建筑的抗震構造措施就比較容易得到本文2.1中的結果。其概念是,抗震構造措施,可以用丙類建筑抗震措施所對應的抗震設防烈度為基準:ⅱ類場地不變;ⅰ類場地降一度(6度不降);ⅲ、ⅳ類場地中的7.5度和8.5度升至8度和9度,其余不變。
    3.甲、乙類建筑的抗震構造措施
    1)抗震措施的設防烈度基準,規(guī)范規(guī)定的甲、乙類建筑(較小的乙類建筑除外),其抗震措施按提高一度采取措施,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
    2)不同場地類別的抗震構造措施所對應的設防烈度ⅱ類場地時的抗震構造措施,與抗震措施所對應的抗震設防烈度相同。
    ⅰ類場地時的抗震構造措施,以ⅱ類場地時的抗震構造措施為基準降低一度。
    ⅲ、ⅳ類場地時的抗震構造措施,以ⅱ類場地時的抗震構造措施為基準,在7.5度和8.5度時,理應加強。但規(guī)范的規(guī)定是,“宜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時各類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因為ⅱ類場地時的抗震構造措施已經滿足了此要求,似乎可以不再加強。但從概念設計上看,ⅲ、ⅳ類場地與ⅱ類場地取用的標準比較,在7.5度和8.5度處似乎也應略高一點。為此,在2.2中用8+和9+來表示,以示有點區(qū)別。
    3)8+和9+等的處理8+及9+表示其“抗震措施”或“抗震構造措施”應符合比8度及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但規(guī)范并沒有給出更高要求的規(guī)定,處理起來會有很多爭議。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遇到乙類建筑的機會較少,當為7.5度ⅲ類場地時,如采用8+不好處理時,可用9度來代替。至于9+,代表的是8.5度以上ⅲ、ⅳ類場地上的甲、乙類建筑,更難遇到,這里可以不必認真考慮,遇到之后再做專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