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專業(yè)結構輔導: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裂縫成因分析與控制

字號:

混凝土是一種非勻質材料,脆性較大,具有較高的彈性模量、較低的抗拉強度,加之外部因素的影響,使現(xiàn)澆混凝土裂縫產(chǎn)生的原因較為復雜。總結許多工程實際,多數(shù)裂縫發(fā)生在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到終凝這段時間內,其表面癥狀也不一。不同結構構件的裂縫成因也就不一樣。
    一、混凝土裂縫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有:
    1、溫度變化大,在混凝土內部產(chǎn)生拉應力,產(chǎn)生溫度脹縮裂縫。
    2、濕度不勻引起表面干燥收縮,開成裂縫。
    3、混凝土中摻加外加劑的堿骨料反應,產(chǎn)生內部應力膨脹開裂。
    4、混凝土表面塑性收縮引起裂縫。
    5、澆筑過程中,振搗不足或過度振搗使混凝土產(chǎn)生離析和泌水,在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較多的水泥漿層,水分蒸
    發(fā),易形成收縮裂縫。
    6、混凝土配合比不良,膠—骨料過大和砂率過大,混凝土本身缺少抵抗溫度,干縮變形的骨架作用,容易開裂。
    7、養(yǎng)護不當是造成現(xiàn)澆混凝土裂縫的主要原因,過早養(yǎng)護會影響混凝土的膠結能力,過遲養(yǎng)護,混凝土表面游
    離水蒸發(fā)過快,水泥缺少必要的水化水,而產(chǎn)生急劇的體積收縮,產(chǎn)生裂縫。
    8、在施工中混凝土未達到規(guī)定強度過早拆模;在混凝土未達到終凝時間就上荷載,施工中不注意鋼筋的保護,
    鋼筋移位,后澆帶未按設計規(guī)范要求施工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的裂縫。
    二、裂縫預防控制措施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因素都會導致混凝土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裂縫,因此必須采取多種措施加以控制。
    (一)混凝土的制作
    1、材料的選用;
    (1)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應采用水化熱低的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2)摻加適宜的外加劑,如添加堿水防裂劑,改善水泥漿的稠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3)精細骨料的選擇,采用適宜的砂率。
    2、攪拌技術措施:
    (1)各種材料稱量準確。
    (2)嚴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應充分攪拌。
    3、混凝土的運輸:
    (1)采取的混凝土運輸方式,應當嚴格掌握混凝土從攪拌機卸出后到澆筑完畢的延續(xù)時間,不得超出規(guī)范的要
    求和試配的初凝時間。
    (2)對商品混凝土應就近選擇攪拌站,并向攪拌站提出具體的技術要求,包括施工部位、強度等級、坍落度及
    允許偏差,有無早強及緩凝要求、初凝時間、澆筑速度等。
    4、混凝土澆筑
    對不同的混凝土構件,應有針對性的采用相應的澆筑工藝,澆筑大體積混凝土首先應制定詳細的澆筑施工方案
    。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
    (1)合理的分縫分塊,安排合理的澆筑順序。
    (2)熱天澆筑混凝土時分層澆筑,減小澆筑厚度,利用澆筑層面散熱。
    (3)在混凝土中埋設降溫水管,通入冷水降溫。
    (4)合理安排澆筑順序,避免過大的高差和側面長期暴露。
    (5)注意控制鋼筋位置,防止鋼筋位移造成混凝土保護層過大而開裂。
    澆筑薄形構件時,控制措施尤為重要:
    (1)嚴禁在澆筑時在混凝土中任意加水。
    (2)盡量避免中高溫天氣施工。
    (3)澆筑時及時移動混凝土布料管,以防止出料口處混凝土過于集中。
    (4)使用合適的振搗設備,在澆筑前,應將基層和模板充分濕潤,振搗時避免過度或不足。
    (5)混凝土振搗完后,先用木刮刮平,在初凝時,用木抹子做第一次抹壓,要求加力較大,使面層充分達到密
    實。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二次抹壓,抹壓力應比第一次抹壓力較大,使混凝土面層再次充分達到密實。
    5、混凝土的養(yǎng)護措施
    (1)及時養(yǎng)護,應在澆筑完后12小時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保濕養(yǎng)護。根據(jù)采用水泥品種不同,確定養(yǎng)護時間,
    灑水養(yǎng)水應以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tài)為宜。
    (2)薄膜布養(yǎng)護應在振搗二次抹壓后立即塑料薄膜嚴密覆蓋,保證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況下得到充足的養(yǎng)護,
    同時輔以灑水養(yǎng)護。
    (3)蓄水養(yǎng)護,對大面積樓板可采用此方法。
    (4)冬期澆筑混凝土后,應采用適宜可行的養(yǎng)護方法,但總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