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模擬試題之《財務管理》(11)1

字號:

第十一章 財務成本控制
    一、單項選擇題
    1. 內部環(huán)境是影響、制約企業(y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執(zhí)行的各種內部因素的總稱,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內部環(huán)境不包括()。
    A. 經濟環(huán)境
    B. 組織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
    C. 人力資源政策
    D. 反舞弊機制
    [答案]: A
    [解析]: 內部環(huán)境主要包括治理結構、組織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企業(yè)文化、人力資源政策、內部審計機制、反舞弊機制等內容。
    2. 財務控制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A. 認同性原則
    B. 穩(wěn)定性原則
    C. 經濟性原則
    D. 協調性原則
    [答案]: B
    [解析]: 財務控制的基本原則包括:(1)目的性原則;(2)充分性原則;(3)及時性原則;(4)認同性原則;(5)經濟性原則;(6)客觀性原則;(7)靈活性原則;(8)適應性原則;(9)協調性原則;(10)簡明性原則。
    3. 責任中心的特征不包括()。
    A. 是一個責權利結合的實體
    B. 具有承擔經濟責任的條件
    C. 責任和權利皆不可控
    D. 有一定的經營業(yè)務和財務收支活動
    [答案]: C
    [解析]: 責任中心是指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并享有一定權利和利益的企業(yè)內部單位。其特征包括:(1)是一個責權利結合的實體;(2)具有承擔經濟責任的條件;(3)責任和權利皆可控;(4)具有相對獨立的經營業(yè)務和財務收支活動;(5)便于進行責任會計核算或單獨核算。
    4. 對成本中心而言,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該類中心特點的是()。
    A. 只考評成本費用
    B. 只對本中心的可控成本負責
    C. 不考評收益
    D. 只對直接成本進行控制
    [答案]: D
    [解析]: 成本中心的特點是:只考評成本費用不考評收益,只對可控成本承擔責任。直接成本并不一定全是可控成本,因此只有D選項不是成本中心的特點。
    5. 某企業(yè)內部一車間為成本中心,生產A產品,預算產量1000件,單位成本100元;實際產量980件,單位成本102元。在計算考核指標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成本降低
    B. 成本增加
    C. 預算責任成本為98000
    D. 成本變動率為2%
    [答案]: A
    [解析]: 成本變動額=實際責任成本–預算責任成本,成本變動率=成本變動額/預算責任成本×100%。
    在進行成本中心考核時,如果預算產量與實際產量不一致,應注意按彈性預算的方法先行調整預算指標,然后,再按上述公式計算。所以,預算責任成本=980×100=98000(元),成本變動額=980×102-98000=1960(元),即成本增加1960元。成本變動率=1960/98000×100%=2%。
    6. “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利潤總額”的計算公式是()。
    A. 該利潤中心銷售收入總額-該利潤中心變動成本總額
    B. 該利潤中心銷售收入總額-該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成本
    C. 該利潤中心銷售收入總額-該利潤中心變動成本總額-該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成本
    D. 該利潤中心銷售收入總額-該利潤中心已銷商品變動成本-該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成本
    [答案]: C
    [解析]: 利潤中心邊際貢獻總額=該利潤中心銷售收入總額-該利潤中心變動成本總額,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利潤總額=該利潤中心邊際貢獻總額-該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成本。
    7. 在投資中心的主要考核指標中,能使個別投資中心的利益與整個企業(yè)的利益統一起來的是()。
    A. 投資收益率
    B. 可控成本
    C. 利潤總額
    D. 剩余收益
    [答案]: D
    [解析]: 投資收益率會使投資中心只顧自身利益而放棄對整個企業(yè)有利的項目,使其近期目標與企業(yè)長遠目標背離,產生本位主義;剩余收益可以克服投資利潤率指標的這個缺點,能使個別投資中心的利益與整個企業(yè)的利益統一起來,避免本位主義。
    8. 內部轉移價格是指企業(yè)內部各責任中心之間進行內部結算和責任結轉時所采用的價格標準。制定內部轉移價格時,必須考慮一些原則,下列各項中不在考慮范圍之內的是()。
    A. 全局性原則
    B. 穩(wěn)定性原則
    C. 自主性原則
    D. 重要性原則
    [答案]: B
    [解析]: 制定內部轉移價格時,必須考慮全局性原則、公平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重要性原則。參見教材339頁。
    9. 下列關于成本控制以及標準成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狹義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對生產階段產品成本的控制
    B. 廣義的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日常控制、成本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
    C. 按照成本費用的構成,成本控制分為生產成本控制和非生產成本控制
    D. 標準成本控制以實際成本為基礎,把實際發(fā)生的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對比,揭示成本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責任,采取相應措施,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
    [答案]: D
    [解析]: 根據教材342-343頁內容可知,ABC的說法正確,D的說法不正確。標準成本控制以標準成本為基礎,并不是以實際成本為基礎。
    10. 下列各項中,在制定工時消耗定額時需要考慮的內容是()。
    A. 由于設備意外故障產生的停工工時
    B. 機器設備的停工清理時間
    C. 由于生產作業(yè)計劃安排不當產生的停工工時
    D. 由于外部供電系統故障產生的停工工時
    [答案]: B
    [解析]: 參見教材344頁。
    11. 關于標準成本控制,下列表達式不正確的是()。
    A.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用量-實際產量下標準用量)×標準價格
    B.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標準產量下實際人工工時
    C.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變動制造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
    D.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答案]: B
    [解析]: 參見教材348-351頁。
    12. 作業(yè)成本法是以作業(yè)為基礎計算和控制產品成本的方法。關于其基本理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產品消耗作業(yè)
    B. 作業(yè)消耗資源
    C. 生產導致作業(yè)發(fā)生
    D. 作業(yè)導致直接成本的發(fā)生
    [答案]: D
    [解析]: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選項D的正確說法應該是“作業(yè)導致間接成本的發(fā)生”。(參見教材354頁)
    13.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yè)為保持或提高產品質量所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因產品質量未達到規(guī)定水平所產生的一切損失。下列不屬于質量成本的是()。
    A. 機會成本
    B. 預防成本
    C. 檢驗成本
    D. 損失成本
    [答案]: A
    [解析]: 質量成本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預防和檢驗成本;(2)損失成本。其中:預防和檢驗成本由兩部分成本構成,預防成本和檢驗成本。(參見教材355頁)
    14. 使用壽命周期成本中的原始成本不包括()。
    A. 保養(yǎng)成本
    B. 設計成本
    C. 開發(fā)成本
    D. 生產成本
    [答案]: A
    [解析]: 參見教材357頁。
    15. 企業(yè)資源計劃系統(簡稱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應用基礎上,結合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yè)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手段的管理平臺。下列相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利用ERP控制采購成本,就是要把整個采購過程公開化、透明化、制度化
    B. 目前大多數ERP提供商所提供的軟件主要是控制物料的耗費
    C. 利用ERP可以解決從原材料庫存、半成品庫存到產成品庫存整個庫存環(huán)節(jié)的成本控制問題
    D. 利用ERP進行銷售成本控制也遵循了計劃和控制的原則
    [答案]: B
    [解析]: 目前大多數ERP提供商所提供的軟件主要是控制廢品率、次品率和物料的耗費。提示:這是大綱的原文,與教材的說法不太一致,考試時以大綱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