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遠程教育網(wǎng)《財務管理基礎班》模擬題24

字號:

49、甲投資者有10萬元,擬投資A、B兩種股票,通過分析A、B的歷史資料,得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表:
    要求:
    (1)計算A、B兩種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標準差及A與B股票的相關(guān)系數(shù)。
    (2)A、B兩種股票各投資5萬元,求該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和標準差。
    (3)A、B兩種股票的投資比例為3:1時,求該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和標準差。
    【答案及解析】
    (2)Rp=∑wiRi=0.5×20%+0.5×13%=16.5%
    σp=[WA2σA2+WB2σB2+2WAWBσAB]1/2
    =[0.52×24.33%2+0.52×24.76%2+2×0.5×0.5×(-0.0598)]1/2
    =(0.00022516)1/2
    =1.50%
    (3)Rp=∑wiRi=0.75×20%+0.25×13%=18.25%
    σp=[WA2σA2+WB2σB2+2WAWBσAB]1/2
    =[0.752×24.33%2+0.252×24.76%2+2×0.75×0.25×(-0.0598)]1÷2
    =(0.0147037)1/2
    50、高盛公司2003年、2004年度實現(xiàn)利潤總額、資產(chǎn)占用情況和股東資料如下:
    項目2003年2004年
    銷售收入(萬元)78009000
    利息支出凈額(萬元)3025
    利潤總額(萬元)10831357
    年初資產(chǎn)總額(萬元)44305890
    年末資產(chǎn)總額(萬元)58906200
    年初股東權(quán)益總額(萬元)39824076
    年末股東權(quán)益總額(萬元)40765100
    普通股股數(shù)(萬股)5000055000
    普通股股利總額(萬元)500650
    優(yōu)先股股利總額(萬元)50100
    該公司的所得稅稅率為33%,普通股股票2004年末每股市價為125元。
    要求:(1)計算該公司2003年度和2004年度的權(quán)益乘數(shù)、利息保障倍數(shù)、總資產(chǎn)報酬率、銷售凈利率、凈資產(chǎn)收益率、普通股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以及2004年末的市盈率。
    (2)假如你是高盛公司的財務經(jīng)理請對公司2003年度和2004年度的財務狀況和經(jīng)營成果進行比較并分析說明?!敬鸢讣敖馕觥?BR>    (1)2003年度和2004年度的主要財務指標:
    項目2003年2004年
    權(quán)益乘數(shù)5890/4076=1.456200/500=1.22
    利息保障倍數(shù)(1083+30)/30=37.1(1357+25)/25=55.28
    總資產(chǎn)報酬率(1083+30)/[(4430+5890)/2]=21.57%(1357+25)/[(6200+5890)/2]=22.84%
    銷售凈利率1083×(1-33%)/7800=9.3%1357×(1-33%)/9000=10.1%
    凈資產(chǎn)收益率1083×(1-33%)/[(3982+4076)/2]=18%1357×(1-33%)/[(4076+5100)/2]=19.8%
    普通股每股收益[1083×(1-33%)-50]/50000=0.013[1357×(1-33%)-100]/55000=0.015
    普通股每股股利500/50000=0.01650/55000=0.012
    市盈率 125/0.015=8333
    (2)分析:
    ①權(quán)益乘數(shù)下降,企業(yè)的財務風險減小;
    ②利息保障倍數(shù)的上升也表明了企業(yè)長期償債能力上升,企業(yè)對償還債務的保障程度增強;
    ③總資產(chǎn)報酬率,銷售凈利率,股東權(quán)益報酬率及普通股每股收益上漲,表明該企業(yè)的經(jīng)營情況及成果還是相當好的,2004年資本和經(jīng)營規(guī)格都有所擴大,企業(yè)的獲利能力也增強了,總的情況是企業(yè)的融資結(jié)構(gòu)變動更保守,同時在經(jīng)營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進步。但2004年的市盈率為8333倍,過于高,所以投資者應謹慎對待。
    51、某公司目前的資本來源包括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800萬股和平均利率為10%的3000萬元債務。該公司現(xiàn)在擬投產(chǎn)一個新產(chǎn)品,該項目需要投資4000萬元,預期投產(chǎn)后每年可增加營業(yè)利潤(息稅前利潤)400萬元。
    該項目備選的籌資方案有三個:
    (1)按11%的利率發(fā)行債券;
    (2)按面值發(fā)行股利率為12%的優(yōu)先股;
    (3)按20元/股的價格增發(fā)普通股。
    該公司目前的息稅前利潤為1600萬元;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率為40%;證券發(fā)行費可忽略不計。
    【要求】
    (1)計算按不同方案籌資后的普通股每股利潤(填列“普通股每股利潤計算表”)。
    (2)計算增發(fā)普通股和債券籌資的每股(指普通股,下同)收益無差別點(用營業(yè)利潤表示,下同),以及增發(fā)普通股和優(yōu)先股籌資的每股利潤無差別點。
    (3)計算籌資前的財務杠桿和按三個方案籌資后的財務杠桿。
    (4)根據(jù)以上計算結(jié)果分析,該公司應當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理由是什么?
    (5)如果新產(chǎn)品可提供1000萬元或4000萬元的新增營業(yè)利潤,在不考慮財務風險的情況下,公司應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答案及解析】
    (1)計算普通股每股利潤
    籌資方案發(fā)行債券發(fā)行優(yōu)先股增發(fā)普通股
    營業(yè)利潤(萬元)200020002000
    現(xiàn)有債務利息300300300
    新增債務利息4400
    稅前利潤126017001700
    所得稅504680680
    稅后利潤126010201020
    優(yōu)先股紅利 480
    普通股收益7565401020
    股數(shù)(萬股)8008001000
    每股利潤0.950.681.02
    (2)每股利潤無差別點的計算:
    債券籌資與普通股籌資的每股利潤無差別點:
    (EBIT-300-4000×11%)×(1-40%)/800
    =(EBIT-300)×(1-40%)/1000
    EBIT=2500(萬元)
    優(yōu)先股籌資與普通股籌資的每股利潤無差別點:
    (EBIT-300)×(1-40%)-4000×12%/800
    =(EBIT-300)×(1-40%)/1000
    EBIT=4300(萬元)
    (3)財務杠桿的計算
    籌資前的財務杠桿=1600/(1600-300)=1.23
    發(fā)行債券籌資的財務杠桿=2000/(2000-300-4000×11%)=1.59
    發(fā)行優(yōu)先股籌資的財務杠桿=2000/(2000-300-4000×12%/0.6)=2.22
    發(fā)行普通股籌資的財務杠桿=2000/(2000-300)=1.18
    (4)由(2)、(3)可知,該公司應當采用增發(fā)普通股籌資。該方式在新增營業(yè)利潤400萬元時,預計息稅前利潤可達2000萬元(低于每股利潤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每股利潤較高、風險(財務杠桿)較低,最符合財務目標。
    (5)當項目新增營業(yè)利潤為1000萬元時,即預計息稅前利潤可達2600萬元,高于債券籌資與普通股籌資的每股利潤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2500萬元,所以,應選擇債券籌資方案。
    當項目新增營業(yè)利潤為4000萬元時,即預計息稅前利潤可達5600萬元,高于優(yōu)先股籌資與普通股籌資的每股利潤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4300萬元,所以,應選擇債券籌資方案(優(yōu)先股籌資與債券籌資沒有無差別點,它倆永遠有差別,即在它倆之間選擇時,應選擇債券籌資,這樣放棄普通股籌資的前提下,當然應選擇債券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