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公務員面試題型及測評要素三

字號:

6. 連串性問題
    連串性問題一般也是為了考查應考者的壓力承受性,包括在有壓力的情境中的思維邏輯性和條理性等,但也可以用于考查被試者的注意力、瞬時記憶力、情緒穩(wěn)定性、分析判斷力、綜合概括能力等。
    問題樣例:
    (1)你的外語和專業(yè)知識水平都很高,為何不去外企?公務員現(xiàn)在工資并不高,而且已取消了實物分房,你能忍受公務員的清苦生活嗎?如果工作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用不能正常發(fā)揮怎么辦?
    (2)我想問三個問題,第一,你為什么想到我們單位來?第二,到我們單位后有何打算?第三,你報到工作幾天后,發(fā)現(xiàn)實際情況與你原來想像的不一致時你怎么辦?
    (3)你來××市有多久了?熟悉這里的環(huán)境嗎?你知道××部門在哪里嗎?因為我們可能經(jīng)常要與他們打交道,你可能因此而要去登門拜訪?如果不知道,你多長時間能熟悉周邊環(huán)境?打算用什么方法進行呢?
    對于此類問題,應考者應該有思想準備,特別是對自己的選擇究竟是怎么考慮的,要如實反映,不要說大話、空話,要從自己的價值觀和志向方面對自己進行剖析。
    7. 引導型問題
    這類提問主要用于征詢應試者的某些意向、需求或獲得一些較為肯定的回答。如涉及薪資、福利、待遇、工作安排等問題,宜采取此種提問方式。
    問題樣例:
    (1)到單位兩年后才能定職,你覺得怎么樣?
    (2)如果我們單位有時周末只能休息一天,你能接受嗎?
    (3)你上班后的前兩個月可能要到外地出差,你可以做到嗎?
    8. 迂回型問題
    當主試者覺察應試者不太愿意回答某個問題而又想有所了解時,可以采取聲東擊西的策略。
    例如,對于“政治問題”許多人不愿真正表白自己的觀點,此時可以迂回地提問:“你的伙伴們對這個問題或這件事是怎么看的?”應試者因此會認為說的不是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不會暴露自己的觀點,因而心情放松地說了一大通,其實其中許多都是他自己的觀點。
    9. 行為型問題
    行為型問題是用于考查應試者行為技巧和能力的試題形式,如考查人際交往的意義和技巧,組織協(xié)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特別是解決平級組織間矛盾問題的能力,以及著重考查其人際溝通以及與同事建立信任關系等行為技巧和能力。
    問題樣例:
    (1)在你的工作經(jīng)歷中可能出現(xiàn)過這樣的情況,你所在的組織(如單位、科室、班級、工作組等)與另一兄弟組織之間產(chǎn)生了矛盾或沖突,要由你來參與解決,如果有,請你舉例談談整個情況。
    追問①:請談談當時遇到什么問題?
    追問②:你的任務是什么?
    追問③:你采取了哪些措施?
    追問④:最終的效果如何?
    (2)生活、工作中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人交往,請你回憶一下,你遇到的最難打交道的一個人或幾個人;為了把事情辦成,你做了哪些努力?結果如何?從中你得到了什么經(jīng)驗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