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捷徑之數(shù)學1

字號:

課本+復習指導書+習題集+模擬題+真題= KO
    數(shù)學是與專業(yè)并列的重要的科目,用時長。一般總分高的學生數(shù)學分數(shù)都高,即數(shù)學是的一門科目。只憑數(shù)學一門課,拉十到二十分是比較容易的,而十到二十分對于考研是相當大的差距。學習數(shù)學的要點是: a. 注重基本概念、定理(就像練武時的扎馬步,一定要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 b. 多動手做題(不能只看不動筆, 1 + 1 = 2 這樣簡單的東西也要寫出來)。
    1. 我的考研之路
    我數(shù)學復習是從大三下學期開始的,大致分六輪:
    1) 3 月初開學—— 6 月 15 日 :看一章課本,做課后題和陳文登《復習指南》對應章節(jié)(平均四天一章)。這一遍仔細,也耗時多。弄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種題型的解法和考研大綱的要求。這一輪完成后基本上數(shù)學考高分就有了信心,因為很多人連《復習指南》的書還沒看過呢。
    2) 6 月 15 日 —— 8 月 11 日 :這段時間我把《復習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時把從上一屆學姐那里買的《數(shù)學大綱解析》做了一遍。這一輪完成后,雖然不能全部融會貫通,但基本建立了數(shù)學的框架體系,考研數(shù)學的信心更足了。因為很多人《復習指南》第一遍還沒完呢。
    3) 8 月 11 日 —— 10 月 1 日 :數(shù)學弄了兩遍,基本題型已經(jīng)能夠解決了(《復習指南》太熟了,看著就要吐)。這時感覺做的題不多,急切希望作些題練練手,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于是從圖書館借了本陳文登的《題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 1 、 2 天一章)。因為這段時間準備并參加了一個比賽,有些分神,所以進度較慢。
    4) 10 月 1 日 —— 11 月 11 日 :把《復習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時間內(nèi),完全建立數(shù)學框架體系,達到融會貫通。因為有了前三輪的基礎(chǔ),所以這一輪完成的比較順利。但由于去外地參加那個比賽的答辯以及準備期末考試,進度依然不快。
    5)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基本沒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備考。這段時間主要是做模擬題和真題。把買來的李永樂《 400 題》連續(xù)做了兩遍,又把十年真題做了一遍(留著去年真題到考前一周做)。這時已經(jīng)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考試:才發(fā)現(xiàn)時間有些緊了。迅速把《復習指南》掃了一遍,卡著時間做了一下去年真題(不管好壞,千萬別忘心里去),剩下一、兩天把以前總結(jié)在本子上的公式、解題方法看了一遍,感覺效果不錯。
    2. 參考捷徑
    本人是數(shù)學專業(yè)學生(今年考數(shù)一),對數(shù)學要求較高。比如我第一輪的復習
    其實速度是比較快的,一般人難以做到(當然,數(shù)二、數(shù)三、數(shù)四內(nèi)容少,努力學完全有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的一些研友共同探討出來的一條路,按照這條路走完,正常的話,數(shù)學應該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 3 月初開學——暑假前:課本、課后題、復習指導書(李永樂、陳文登、其他人的也行。如果用陳的指南,現(xiàn)代部分做李的《現(xiàn)代輔導講義》)做一遍??梢韵劝颜n本做完再做復習指導書,也可以像我一樣一章一章做過去,關(guān)鍵是做完就行(數(shù)一可以遲一些,但不能超過放假后兩周)。當然,此時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就是剛剛做完一章,回頭再看已經(jīng)忘了。不用擔心,這是剛開始做題少的緣故,隨著數(shù)學復習的深入,自然會有質(zhì)的提高(想看到整個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樹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識點和大綱基本要求。
    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開學:復習指導書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體系,更深入的掌握各知識點。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本習題集做一遍。有時間再把復習指導書做一遍,時間短的話看一遍課本也行。目的:提高計算能力,融會貫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模擬題、真題(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時間把課本再掃一遍。目的:和考研掛鉤,探尋歷年出題規(guī)律,提高考研分數(shù)。
    5) 考前一周——考試:看總結(jié)的東西,做一套真題。目的:查漏補缺,保持良好狀態(tài),迎接考試。
    在每一遍之后都要有一個深刻的思考過程 ,看看這一遍下來與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發(fā)現(xiàn)了趕緊記下來,若沒有什么變化,這一遍相當于白看。
    3. 書評
    1) 陳文登《復習指南》★★★:強烈推薦。此書將不少東西模式化,優(yōu)點是條理清楚,解題步驟明了,尤其是高數(shù),相當經(jīng)典。缺點是一些活的、新的題型沒有跟上變化、及時修訂,尤其是線代,故認為線代復習不要看《復習指南》??傮w來說此書相當不錯。
    2) 李永樂《復習全書》★★:一直有人把《復習指南》和李的《復習全書》做比較。普遍看法是李的簡單、陳的難。個人認為不能用簡單、復雜來評判。李的書知識點劃分的更為精細,應用的方法更為基礎(chǔ),或者說是讓人更容易想到,這一點在 400 題中體現(xiàn)的更為明顯。同時,由于太細,也就導致稍嫌繁瑣??傮w來說此書不錯。
    3) 李永樂《線性代數(shù)輔導講義》★★★:強烈推薦。此書我沒做過,但做過的人都說不錯,且剛好彌補陳《復習指南》的不足。優(yōu)點是題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較經(jīng)典,歸納的也不錯。缺點是難度不夠,而且過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