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級會計職稱中級財管模擬練習一(4)

字號:

四、計算題
    1.某企業(yè)上年銷售收入為4000萬元,總成本為3000萬元,其中固定成本為600萬元。本年該企業(yè)有兩種信用政策可供選用:
    甲方案給予客戶60天信用期限(n/60),預計銷售收入為5000萬元,貨款將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為140萬元;
    乙方案的信用條件為(2/10,1/20,n/90),預計銷售收入為5400萬元,將有30%的貨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貨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貨款于第90天收到(前兩部分貨款不會產(chǎn)生壞賬,后一部分貨款的壞賬損失率為該部分貨款的4%),收賬費用為50萬元。
    該企業(yè)銷售收入的相關范圍為3000~6000萬元,企業(yè)的資金成本率為8%(為簡化計算,不考慮增值稅因素)。
    要求:
    (1)計算該企業(yè)上年的下列指標:(0.5分)
    ①變動成本總額;
    ②以銷售收入為基礎計算的變動成本率。
    (2)計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標:(3分)
    ① 應收賬款平均收賬天數(shù);
    ②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全年按360天計算);
    ③ 維持應收賬款所需資金;
    ④ 應收賬款機會成本;
    ⑤ 壞賬損失;
    ⑥ 信用成本前收益和信用成本。
    (3)計算甲、乙兩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1分)
    (4)為該企業(yè)作出采取何種信用政策的決策,并說明理由。(0.5分)
    2.某公司當年年底的所有者權益總額為3000萬元,普通股100萬股。目前的資本結(jié)構為長期負債占55%,所有者權益占45%,年度利息費用為102萬元。該公司的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繼續(xù)增加長期債務時利率為8%。董事會在討論明年資金安排時提出:
    (1)計劃年度分配現(xiàn)金股利1.2元/股;
    (2)擬為新的投資項目籌集400萬元的資金;
    (3)計劃年度維持目前的資本結(jié)構,并且不增發(fā)新股。
    要求:
    (1)計算分配股利需要的稅后利潤;(1分)
    (2)計算新項目需要的稅后利潤;(1分)
    (3)計算計劃年度的稅前利潤;(1分)
    (4)計算計劃年度的利息費用;(1分)
    (5)計算計劃年度的息稅前利潤。(1分)
    3.ABC公司年銷售額為9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全部固定成本和費用為18萬元,總資產(chǎn)為45萬元,資產(chǎn)負債率為30%,負債的平均利息率為8%,假設所得稅稅率為30%。
    該公司擬改變經(jīng)營計劃,追加投資35萬元,每年固定成本增加4萬元,可以使銷售額增加20%,并使變動成本率下降至50%。
    目前的權益凈利率為40%,總杠桿系數(shù)為2。該公司以提高權益凈利率同時降低總杠桿系數(shù)作為改進經(jīng)營計劃的標準。
    要求:
    (1)所需資金以追加實收資本取得,計算權益凈利率、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財務杠桿系數(shù)和總杠桿系數(shù),判斷應否改變經(jīng)營計劃;(2.5分)
    (2)所需資金以10%的利率借入,計算權益凈利率、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財務杠桿系數(shù)和總杠桿系數(shù),判斷應否改變經(jīng)營計劃。(2.5分)
    4.ABC公司2007年銷售收入為5000萬元,銷售凈利率為10%,股利支付率為70%,2007年12月31日的資產(chǎn)負債表(簡表)如下:
    2007年12月31日          單位:萬元   
    資產(chǎn)期末數(shù)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期末數(shù)
    貨幣資金
    應收賬款
    存  貨
    固定資產(chǎn)凈值
    無形資產(chǎn)800
    700
    1500
    2000
    1000應付賬款
    應付票據(jù)
    長期借款
    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留存收益800
    600
    1200
    1000
    1800
    600
    資產(chǎn)總計6000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總計6000
    公司現(xiàn)有生產(chǎn)能力已經(jīng)達到飽和, 2008年計劃銷售收入達到6000萬元,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公司需新增設備一臺,需要200萬元資金。據(jù)歷年財務數(shù)據(jù)分析,公司流動資產(chǎn)與流動負債隨銷售額同比率增減。假定2008年銷售凈利率和股利支付率與上年一致,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40%。2007年末的資本結(jié)構為長期負債1200萬元,權益資金3400萬元,長期負債的資金成本為4%,權益資金成本為15%。
    要求:
    (1)計算2008年需增加的營運資金;(0.5分)
    (2)計算2008年需增加的資金數(shù)額;(0.5分)
    (3)計算2008年需要對外籌集的資金量;(0.5分)
    (4)如果發(fā)行普通股籌集所需資金,發(fā)行費率為發(fā)行價格的15%,計算普通股的籌資總額;(0.5分)
    (5)假設普通股發(fā)行價格為8元/股,計算發(fā)行的普通股股數(shù);(0.5分)
    (6)假設2008年對外籌集的資金是通過按溢價20%發(fā)行期限為5年、年利率為10%、每年年末付息的公司債券解決,發(fā)行費率為5%,請計算發(fā)行債券的資金成本;(0.5分)
    (7)如果發(fā)行債券會使得權益資金成本提高5個百分點,而增發(fā)的普通資金成本仍然為15%,根據(jù)籌資后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確定應該采用哪種籌資方式。(2分)
    1
    [答案] (1)①變動成本總額=3000-600=2400(萬元)
    ②變動成本率=2400/4000×100% =60%
    (2)①應收賬款平均收賬天數(shù)=10×30%+20×20%+90×50%=52(天)
    ②應收賬款平均余額=(5400/360)×52=780(萬元)
    ③維持應收賬款所需資金=780×60%=468(萬元)
    ④應收賬款機會成本=468×8%=37.44(萬元)
    ⑤壞賬損失=5400×50%×4%=108(萬元)
    ⑥信用成本前收益=5400×(1-60%)=2160(萬元)
    現(xiàn)金折扣=5400×30%×2%+5400×20%×1%=43.2(萬元)
    信用成本=43.2+37.44+108+50=238.64(萬元)
    (3)甲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5000×(1-60%)-140=1860(萬元)
    乙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2160-238.64=1921.36(萬元)
    (4)因為乙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大于甲方案,所以企業(yè)應選用乙方案。
    2
    [答案] (1)由于不增發(fā)新股,因此股數(shù)仍然是100萬股
    分配股利需要的稅后利潤=100×1.2=120(萬元)
    (2)由于維持目前的資本結(jié)構
    所以新項目需要的權益資金=400×45%=180(萬元)
    由于不增發(fā)新股
    因此新項目需要的稅后利潤=180(萬元)
    (3)計劃年度的稅后利潤=180+120=300(萬元)
    計劃年度的稅前利潤=300/(1-25%)=400(萬元)
    (4)增加的負債利息=400×55%×8%=17.6(萬元)
    總的利息費用=102+17.6=119.6(萬元)
    (5)計劃年度的息稅前利潤=400+119.6=519.6(萬元)
    3
    [答案] (1)權益凈利率
    =[90×120%×(1-50%)-(18+4)]×(1-30%)/[45×(1-30%)+35]=33.68%
    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
    =[90×120%×(1-50%)]/[90×120%×(1-50%)-(18+4-45×30%×8%)]=1.63
    財務杠桿系數(shù)
    =[90×120%×(1-50%)-(18+4-45×30%×8%)]/[90×120%×(1-50%)-(18+4)]=1.03
    總杠桿系數(shù)=1.63×1.03=1.68
    由于增資方案權益凈利率下降了,所以不應采納該方案。
    (2)權益凈利率
    =[90×120%×(1-50%)-(18+4+35×10%)]×(1-30%)/[45×(1-30%)]=63.33%
    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
    =[90×120%×(1-50%)]/[90×120%×(1-50%)-(18+4-45×30%×8%)]=1.63
    財務杠桿系數(shù)
    =[90×120%×(1-50%)-(18+4-45×30%×8%)]/[90×120%×(1-50%)-(18+4)-35×10%]
    =1.16
    總杠桿系數(shù)=1.63×1.16=1.89
    由于借入資金方案可以提高權益凈利率,同時降低總杠桿系數(shù),所以,應當采納借入資金的經(jīng)營計劃。
    4
    [答案] (1)2008年的流動資產(chǎn)增長率=流動負債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
    =[(6000-5000)/5000]×100%=20%
    2008年增加的營運資金=增加的流動資產(chǎn)-增加的流動負債
    =(800+700+1500)×20%-(800+600)×20%
    =320(萬元)
    (2)2008年需增加的資金數(shù)額=320+200=520(萬元)
    (3)2008年需要對外籌集的資金=520-6000×10%×(1-70%)=340(萬元)
    (4)籌資總額=340/(1-15%)=400(萬元)
    (5)發(fā)行普通股股數(shù)=400/8=50(萬股)
    (6)債券資金成本=[10%×(1-40%)]/[(1+20%)×(1-5%)]=5.26%
    (7)籌資后的資金總額=1200+3400+340=4940(萬元)
    增發(fā)普通股籌資后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1200/4940×4%+3740/4940×15%=12.33%
    發(fā)行債券籌資后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1200/4940×4%+340/4940×5.26%+3400/4940×(15%+5%)
    =1200/4940×4%+340/4940×5.26%+3400/4940×20%
    =15.10%
    結(jié)論:應該采用增發(fā)普通股的籌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