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況下機動車油門的正確使用

字號:

如何根據(jù)不同的工況,正確使用發(fā)動機油門,是駕駛員的一項基本功,它有利于保證機動車的正常運轉和降低油料消耗因此掌握以下要領非常必要:
    啟動時 要用中小油門。當氣溫在15℃以下時,應先搖轉曲軸數(shù)圈,再用中油門啟動。不要一開始就使用油門啟動,以免進入氣缸的燃油過多、混合氣過濃而被“淹死”,從而造成啟動困難。如果用大油門數(shù)次啟動不著,應立即關閉油門再啟動,待排氣管不冒黑煙時,再改用中小油門啟動。
    升溫時 應采用中小油門預熱,使發(fā)動機的溫度逐漸升高,潤滑油逐步進入摩擦表面,待水溫達到40℃以上才起步,水溫達到60℃以上再投入負荷運轉。切忌啟動后馬上投入負荷作業(yè),因為機溫尚低時往往形成不完全燃燒,同時增加機件的磨損。
    起步時 應加大油門,防止發(fā)動機熄火。但是也不要用油門起步,以免油門與離合器配合不當而引起車輛抖動和機件斷裂。
    加擋時 宜緩加速。據(jù)試驗,汽車從起步加速到中等車速(30km/h),采用急加速(25s)的耗油量大約等于緩加速(40s—45s)耗油量的兩倍。車輛每天起步無數(shù)次,節(jié)油效果相當可觀。
    行車中 要采取經濟車速(貨車為40km/h左右),這樣既省油又安全。若車速過高或過低,發(fā)動機的充氣效率都較低,而進氣損失、摩擦損失和漏氣損失增大,因此耗油率提高。另外,在機動車運行中,禁止驟變油門,以免造成機件損壞和發(fā)動機積碳。據(jù)資料介紹,每亂抖一次油門,將白白浪費10—14ml汽油。
    減擋時 分離離合器后、減擋前應踩一下油門(即加空油),采用“兩腳離合器”的操作方法換擋。加空油的目的是使所換兩擋的齒輪轉速接近,減少接合時齒輪的沖撞。
    重車沖坡時 應將油門適當縮小,使氣缸的供油量與因曲軸轉速下降引起的進氣量減少相匹配,以免發(fā)動機因供油量過大而燃燒不完全,而且這樣做車輛反而更有勁沖頂。
    保養(yǎng)搖車時 應關閉油門,否則噴油器不停地向氣缸內噴油。過多的燃油進入氣缸,不但浪費油料,而且造成下次啟動困難,同時部分燃油順著氣缸壁流入油底殼,造成機油變質,進而加速機件的磨損。
    停車時 一般來說,超過10min的停車應當熄火,因為長時間怠速運轉對發(fā)動機十分有害。長時間怠速,機溫較低,發(fā)動機往往燃燒不完全,容易形成積碳,而且會產生電化學腐蝕,縮短發(fā)動機的使用壽命。
    收車時 發(fā)動機長時間大負荷運轉后和冬季熄火前,必須讓發(fā)動機用小油門繼續(xù)運轉5min左右,待機溫逐漸冷卻后再熄火,防止機體因驟然降溫而引起開裂現(xiàn)象;炎熱季節(jié)發(fā)動機陡然熄火還容易引起“粘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