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不妨一試

字號:

2010年,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將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在北京、江蘇、湖北等13個省市自治區(qū)招收綜合素質優(yōu)秀或學科特長突出的高中畢業(yè)生。
    消息一出,立刻招來一片質疑聲。人們表達憂慮的理由只有一個,自主招生容易導致腐敗,容易制造教育不公,使不該推薦的人被推薦上了,這就傷害了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近年來,發(fā)生了許多圍繞著高考加分或者鉆空子上大學的荒唐事:湖南考生王佳俊突破了嚴密的戶籍管理制度,冒同學羅彩霞之名完成了大學學業(yè);重慶今年一下子發(fā)現(xiàn)了30多名修改民族成分騙取加分的考生,甚至包括當?shù)馗呖嘉目茽钤徽憬摹叭H姟庇柧氷犜谝恍┑胤揭蜒葑兂筛毁F家庭子女的“加分俱樂部”。有這些打通層層關節(jié)投機取巧的鐵證在,公眾的擔心,也是自然的事。
    可話說回來,“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改變了過去一考定終身的局面,也是一件好事。但一個好的制度還需要好的配套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將“校長實名推薦”深入下去。
    因此,作為北京大學,應該大膽將自主招生走下去,多傾聽人言、傾聽民意,采取公開、公正、公平的措施打消公眾疑慮。
    而對“中學校長實名推薦”,應該在制度設計上增加民主決策成分來解決問題。比如推薦名單的確定不能是校長的一言堂,而應該有教師和家長的參與,校長在推薦名單上每寫下一個名字,都要給出充分的理由。
    當然了,任何一項改革,都是伴隨著議論推進的,這也很正常。但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我覺得,“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