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是獨立于民事訴訟的重要的民商事糾紛解決方式。依照仲裁法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負有依法支持和監(jiān)督仲裁活動,促進仲裁事業(yè)發(fā)展的職能。人民法院一貫注重發(fā)揮訴訟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特別是仲裁的作用,堅決維護仲裁的獨立性,盡可能減少仲裁協議無效的情形。但是,維護仲裁的獨立性,堅持仲裁協議在訴訟中的有效解釋原則,并不排斥少數仲裁協議依法應當確認無效的可能性。
人民法院1998年10月21日在《關于確認仲裁協議效力幾個問題的批復》(法釋[1998]27號)中認為:當事人達成的仲裁協議只約定了仲裁地點,未約定仲裁機構,雙方當事人在補充協議中選定了在該地點的仲裁機構的,仲裁協議有效;雙方當事人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實踐中,雙方當事人在協議中選定的在該地點的仲裁機構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兩個。仲裁協議約定由該地點的仲裁機構仲裁且該地僅有一個仲裁機構的,該仲裁機構視為約定的仲裁機構;該地點有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的,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其中的一個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不能就仲裁機構選擇達成一致的,仲裁協議無效。
人民法院受理有關案件、確認仲裁協議無效是有法律依據的。我國仲裁法第5條規(guī)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蓖ǖ?7條規(guī)定了3種無效情形:(一)約定的仲裁事項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范圍的;(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仲裁協議;(三)一方采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仲裁協議的。
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不符合法定有效條件,應當允許當事人補充,補充協議達不成的,依照仲裁法第18條的規(guī)定,仲裁協議無效。人民法院在處理中國農業(yè)銀行杭州市延安路支行申請執(zhí)行杭州市經濟合同仲裁委員會裁字(1996)第80號裁決書一案時認為:仲裁協議無效的法律后果是不排除人民法院的管轄權,當事人可以選擇由人民法院管轄而排除仲裁管轄,當事人未向人民法院起訴而選擇仲裁應訴的,應視為當事人對仲裁庭管轄權的認可。
當事人沒有請求仲裁意思表示的,仲裁協議當然無效。仲裁制度的基石是以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核心的仲裁協議,仲裁庭之所以對有關爭議享有管轄權,源于雙方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的授權。仲裁法第4條規(guī)定:“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比嗣穹ㄔ涸诖_定仲裁協議的效力時,應當堅持意思自治的原則。人民法院在處理浙江省諸暨市對外經濟貿易公司申請確認仲裁協議效力問題時認為:該公司印制的銷售確認書雖然含有明確的仲裁條款,但本案雙方當事人實際上僅就阿拉伯頭巾的數量、尺寸、裝箱、單價、總值達成了一致,但并無達成以仲裁方式解決其糾紛的意思表示。香港鎧威貿易公司據此向仲裁庭申請仲裁的銷售確認書是事后補簽且是他人代簽的,作為賣方公司并未在該銷售確認書上簽字或者蓋章,而代簽者事先未獲授權,事后亦未獲追認。根據仲裁法第4條和第20條的規(guī)定,該份銷售確認書中的仲裁條款應當認定為無效條款。
既選擇仲裁機構又選擇人民法院管轄的仲裁協議,違反了仲裁管轄權與法院管轄權相排斥的原則,應當認定為無效。當事人雖然在爭議的解決方式條款中約定:仲裁或者訴訟,但是事后直至一方提起訴訟雙方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這樣的仲裁條款應當認定為無效。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議無效。但一方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第20條第二款規(guī)定期間內提出異議的除外。
仲裁協議約定由某地的仲裁機構仲裁且該地有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當事人不能就仲裁機構選擇達成一致的,仲裁協議無效。人民法院2000年12月5日在《關于中化國際石油(巴哈馬)有限公司訴海南昌盛石油開發(fā)有限公司購銷合同糾紛案中仲裁協議效力問題的復函》指出:根據國務院1996年6月8日《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需要明確的幾個問題的通知》的規(guī)定,仲裁機構重新組建以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不是中國惟一的國際貿易仲裁機構,新組建的仲裁委員會也可以受理涉外仲裁案件。因此,合同中“中國相關的國際貿易仲裁機構”不能推定為就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鑒于本案當事人對仲裁機構的約定不明確,而一方當事人已起訴至有關人民法院,表明雙方當事人已不可能就仲裁機構達成補充協議,依照仲裁法第18條的規(guī)定,應認定本案仲裁條款無效。
仲裁協議是仲裁機關取得仲裁管轄權的依據,也是整個仲裁制度得以存在的基礎。仲裁協議的有效還是無效,是關系到能否啟動仲裁程序,以及仲裁是否具有合法基礎的關鍵問題,也是實踐中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目前審判工作中涉及仲裁協議的糾紛案件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仲裁協議的效力判斷標準,即如何判斷仲裁協議是有效還是無效,這決定著仲裁程序能否進行以及仲裁裁決是否會被撤銷或者不予執(zhí)行;二是仲裁協議效力爭議解決程序。這些問題都需要根據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guī)定進一步作出司法解釋。(全文完)
人民法院1998年10月21日在《關于確認仲裁協議效力幾個問題的批復》(法釋[1998]27號)中認為:當事人達成的仲裁協議只約定了仲裁地點,未約定仲裁機構,雙方當事人在補充協議中選定了在該地點的仲裁機構的,仲裁協議有效;雙方當事人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實踐中,雙方當事人在協議中選定的在該地點的仲裁機構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兩個。仲裁協議約定由該地點的仲裁機構仲裁且該地僅有一個仲裁機構的,該仲裁機構視為約定的仲裁機構;該地點有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的,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其中的一個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不能就仲裁機構選擇達成一致的,仲裁協議無效。
人民法院受理有關案件、確認仲裁協議無效是有法律依據的。我國仲裁法第5條規(guī)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蓖ǖ?7條規(guī)定了3種無效情形:(一)約定的仲裁事項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范圍的;(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仲裁協議;(三)一方采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仲裁協議的。
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不符合法定有效條件,應當允許當事人補充,補充協議達不成的,依照仲裁法第18條的規(guī)定,仲裁協議無效。人民法院在處理中國農業(yè)銀行杭州市延安路支行申請執(zhí)行杭州市經濟合同仲裁委員會裁字(1996)第80號裁決書一案時認為:仲裁協議無效的法律后果是不排除人民法院的管轄權,當事人可以選擇由人民法院管轄而排除仲裁管轄,當事人未向人民法院起訴而選擇仲裁應訴的,應視為當事人對仲裁庭管轄權的認可。
當事人沒有請求仲裁意思表示的,仲裁協議當然無效。仲裁制度的基石是以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核心的仲裁協議,仲裁庭之所以對有關爭議享有管轄權,源于雙方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的授權。仲裁法第4條規(guī)定:“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比嗣穹ㄔ涸诖_定仲裁協議的效力時,應當堅持意思自治的原則。人民法院在處理浙江省諸暨市對外經濟貿易公司申請確認仲裁協議效力問題時認為:該公司印制的銷售確認書雖然含有明確的仲裁條款,但本案雙方當事人實際上僅就阿拉伯頭巾的數量、尺寸、裝箱、單價、總值達成了一致,但并無達成以仲裁方式解決其糾紛的意思表示。香港鎧威貿易公司據此向仲裁庭申請仲裁的銷售確認書是事后補簽且是他人代簽的,作為賣方公司并未在該銷售確認書上簽字或者蓋章,而代簽者事先未獲授權,事后亦未獲追認。根據仲裁法第4條和第20條的規(guī)定,該份銷售確認書中的仲裁條款應當認定為無效條款。
既選擇仲裁機構又選擇人民法院管轄的仲裁協議,違反了仲裁管轄權與法院管轄權相排斥的原則,應當認定為無效。當事人雖然在爭議的解決方式條款中約定:仲裁或者訴訟,但是事后直至一方提起訴訟雙方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這樣的仲裁條款應當認定為無效。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議無效。但一方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第20條第二款規(guī)定期間內提出異議的除外。
仲裁協議約定由某地的仲裁機構仲裁且該地有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當事人不能就仲裁機構選擇達成一致的,仲裁協議無效。人民法院2000年12月5日在《關于中化國際石油(巴哈馬)有限公司訴海南昌盛石油開發(fā)有限公司購銷合同糾紛案中仲裁協議效力問題的復函》指出:根據國務院1996年6月8日《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需要明確的幾個問題的通知》的規(guī)定,仲裁機構重新組建以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不是中國惟一的國際貿易仲裁機構,新組建的仲裁委員會也可以受理涉外仲裁案件。因此,合同中“中國相關的國際貿易仲裁機構”不能推定為就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鑒于本案當事人對仲裁機構的約定不明確,而一方當事人已起訴至有關人民法院,表明雙方當事人已不可能就仲裁機構達成補充協議,依照仲裁法第18條的規(guī)定,應認定本案仲裁條款無效。
仲裁協議是仲裁機關取得仲裁管轄權的依據,也是整個仲裁制度得以存在的基礎。仲裁協議的有效還是無效,是關系到能否啟動仲裁程序,以及仲裁是否具有合法基礎的關鍵問題,也是實踐中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目前審判工作中涉及仲裁協議的糾紛案件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仲裁協議的效力判斷標準,即如何判斷仲裁協議是有效還是無效,這決定著仲裁程序能否進行以及仲裁裁決是否會被撤銷或者不予執(zhí)行;二是仲裁協議效力爭議解決程序。這些問題都需要根據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guī)定進一步作出司法解釋。(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