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企業(yè)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fā)生的、應計入產品成本但不專設成本項目的各項費用,其核算的會計科目是( ) [答案/提問]
A、“制造費用”
B、“待攤費用”
C、“營業(yè)費用”
D、“生產成本”
× 正確答案:A
解析:見教材241頁制造費用的核算內容。
7、以修改債務條件實現債務重組,如果重組應付債務的賬面價值等于或小于未來應付金額,或重組應收債權的賬面余額等于或小于未來應收金額,其債務人的會計處理為( ) [答案/提問]
A、計入資本公積
B、計入營業(yè)外支出
C、沖減債務賬面價值
D、不做賬務處理
× 正確答案:D
解析:見教材317頁第一段。
8、企業(yè)出售應收債權,如果風險和報酬沒有轉移,則應按質押借款進行處理,這種處理方法運用的是( ) [答案/提問]
A、謹慎原則
B、配比原則
C、重要性原則
D、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 正確答案:D
解析:企業(yè)將其按照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銷售合同所產生的應收債權出售給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應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充分考慮交易的經濟實質。對于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有關交易事項滿足銷售確認條件,如與應收債權有關的風險、報酬實質上已經發(fā)生轉移等,應按照出售應收債權處理,并確認相關損益。否則,應作為以應收債權為質押取得的借款進行會計處理。
9、甲公司以每件200元的價格銷售商品,若客戶購買100件(含100件)以上可得到每件10元的商業(yè)折扣。某客戶2005年1月10日購買該產品100件,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增值稅率為17%。甲公司于1月25日收到款項,則應給予客戶的現金折扣為( )元(假定計算現金折扣時不考慮增值稅) [答案/提問]
A、190
B、210
C、200
D、180
× 正確答案:A
解析:現金折扣=100×(200—10)×1%=190(元)
10、甲上市公司2004年2月10日將其正在使用的設備出售給其擁有65%股份的被投資企業(yè),該設備賬面原值500萬元,已提折舊100萬元,未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出售價格為450萬元,甲公司2004年利潤表中反映的利潤是( )萬元 [答案/提問]
A、50
B、10
C、0
D、—50
× 正確答案:C
解析:甲公司為上市公司,將固定資產轉讓給其子公司,應按關聯方交易進行處理。上市公司對關聯方出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和其他資產以及出售凈資產,實際交易價格超過相關資產、凈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關聯交易差價),不確認利潤。
11、甲公司按移動平均法對發(fā)出存貨計價。4月初庫存A材料400公斤,實際成本為12500元。4月份公司分別于5日和15日兩次購入A材料,入庫數量分別為800公斤和300公斤,實際入庫材料成本分別為25 900元和7 800元;當月7日和23日生產車間分別領用A材料600公斤。則23日領料時應轉出的實際材料成本額為( )元 [答案/提問]
A、18 000
B、19 200
C、21 600
D、22 000
× 正確答案:A
解析:5日平均單價=(12 500+25 900)/(400+800)=32(元/公斤)
15日平均單價=[(400+800—600)×32+7 800]/[(400+800—600)+300]=30(元/公斤)
23日應轉出材料實際成本=30×600=18 000(元)
12、甲公司于2004年1月1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20%的股份,并對乙公司能夠實施重大影響,甲公司于2004年9月1日又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30%的股份,乙公司2004年全年實現凈利潤100萬元(假定利潤均衡發(fā)生)。則甲公司采用權益法核算2004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 [答案/提問]
A、30萬元
B、20萬元
C、50萬元
D、100萬元
× 正確答案:A
解析:甲公司2004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00×20%+100×30%×4/12=30萬元
13、企業(yè)為建造某項固定資產于2005年1月1日專門借入了200萬元,3月1日又專門借入了600萬元,資產的建造工作從1月1日開始,假定企業(yè)按季計算資本化金額。則2005年第一季度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為( )萬元。 [答案/提問]
A、400
B、200
C、800
D、600
× 正確答案:A
A、“制造費用”
B、“待攤費用”
C、“營業(yè)費用”
D、“生產成本”
× 正確答案:A
解析:見教材241頁制造費用的核算內容。
7、以修改債務條件實現債務重組,如果重組應付債務的賬面價值等于或小于未來應付金額,或重組應收債權的賬面余額等于或小于未來應收金額,其債務人的會計處理為( ) [答案/提問]
A、計入資本公積
B、計入營業(yè)外支出
C、沖減債務賬面價值
D、不做賬務處理
× 正確答案:D
解析:見教材317頁第一段。
8、企業(yè)出售應收債權,如果風險和報酬沒有轉移,則應按質押借款進行處理,這種處理方法運用的是( ) [答案/提問]
A、謹慎原則
B、配比原則
C、重要性原則
D、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 正確答案:D
解析:企業(yè)將其按照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銷售合同所產生的應收債權出售給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應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充分考慮交易的經濟實質。對于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有關交易事項滿足銷售確認條件,如與應收債權有關的風險、報酬實質上已經發(fā)生轉移等,應按照出售應收債權處理,并確認相關損益。否則,應作為以應收債權為質押取得的借款進行會計處理。
9、甲公司以每件200元的價格銷售商品,若客戶購買100件(含100件)以上可得到每件10元的商業(yè)折扣。某客戶2005年1月10日購買該產品100件,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增值稅率為17%。甲公司于1月25日收到款項,則應給予客戶的現金折扣為( )元(假定計算現金折扣時不考慮增值稅) [答案/提問]
A、190
B、210
C、200
D、180
× 正確答案:A
解析:現金折扣=100×(200—10)×1%=190(元)
10、甲上市公司2004年2月10日將其正在使用的設備出售給其擁有65%股份的被投資企業(yè),該設備賬面原值500萬元,已提折舊100萬元,未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出售價格為450萬元,甲公司2004年利潤表中反映的利潤是( )萬元 [答案/提問]
A、50
B、10
C、0
D、—50
× 正確答案:C
解析:甲公司為上市公司,將固定資產轉讓給其子公司,應按關聯方交易進行處理。上市公司對關聯方出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和其他資產以及出售凈資產,實際交易價格超過相關資產、凈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關聯交易差價),不確認利潤。
11、甲公司按移動平均法對發(fā)出存貨計價。4月初庫存A材料400公斤,實際成本為12500元。4月份公司分別于5日和15日兩次購入A材料,入庫數量分別為800公斤和300公斤,實際入庫材料成本分別為25 900元和7 800元;當月7日和23日生產車間分別領用A材料600公斤。則23日領料時應轉出的實際材料成本額為( )元 [答案/提問]
A、18 000
B、19 200
C、21 600
D、22 000
× 正確答案:A
解析:5日平均單價=(12 500+25 900)/(400+800)=32(元/公斤)
15日平均單價=[(400+800—600)×32+7 800]/[(400+800—600)+300]=30(元/公斤)
23日應轉出材料實際成本=30×600=18 000(元)
12、甲公司于2004年1月1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20%的股份,并對乙公司能夠實施重大影響,甲公司于2004年9月1日又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30%的股份,乙公司2004年全年實現凈利潤100萬元(假定利潤均衡發(fā)生)。則甲公司采用權益法核算2004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 [答案/提問]
A、30萬元
B、20萬元
C、50萬元
D、100萬元
× 正確答案:A
解析:甲公司2004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00×20%+100×30%×4/12=30萬元
13、企業(yè)為建造某項固定資產于2005年1月1日專門借入了200萬元,3月1日又專門借入了600萬元,資產的建造工作從1月1日開始,假定企業(yè)按季計算資本化金額。則2005年第一季度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為( )萬元。 [答案/提問]
A、400
B、200
C、800
D、600
× 正確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