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3

字號:

第八條 申請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shù)模`法行使職權的行為應當先經依法確認。
    申請確認的,應當先向侵權的人民法院提出。
    人民法院應自受理確認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依照相應程序作出裁決或相關的決定。
    申請人對確認裁定或者決定不服或者侵權的人民法院逾期不予確認的,申請人可以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
    第九條 未經依法確認直接向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的,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不予受理。
    第十條 經依法確認有本解釋第二條至第五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賠償請求人可依法向侵權的人民法院提出賠償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第十一條 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shù)馁r償方式主要為支付賠償金。包括:支付侵犯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財產損壞的,賠償修復所需費用;財產滅失的,按侵權行為發(fā)生時當?shù)厥袌鰞r格予以賠償;財產已拍賣的,給付拍賣所得的價款;財產已變賣的,按合法評估機構的估價賠償;造成其他損害的,賠償直接損失。
    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包括:解除查封、扣押、凍結;返還財產、恢復原狀;退還罰款、罰沒財物。
    第十二條 國家賠償法第二十八條第(七)項規(guī)定的直接損失包括下列情形:
    (一)保全、執(zhí)行過程中造成財物滅失、毀損、霉變、腐爛等損壞的;
    (二)違法使用保全、執(zhí)行的財物造成損壞的;
    (三)保全的財產系國家批準的金融機構貸款的,當事人應支付的該貸款借貸狀態(tài)下的貸款利息。執(zhí)行上述款項的,貸款本金及當事人應支付的該貸款借貸狀態(tài)下的貸款利息;
    (四)保全、執(zhí)行造成停產停業(yè)的,停產停業(yè)期間的職工工資、稅金、水電費等必要的經常性費用;
    (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直接損失。
    第十三條 違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的,按國家賠償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予以賠償。
    造成受害人名譽權、榮譽權損害的,按照國家賠償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在審理偵查、檢察、監(jiān)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財產權造成損害的賠償案件時,可參照本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