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簡稱蘇,省會南京,位于長江下游,東瀕黃海,面積10萬多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為主,占總面積的69%,河流湖泊密布,水面積占總面積16.9%。江蘇的氣候以淮河為界,蘇南為亞熱帶氣候,蘇北為暖溫帶氣候,因為是季風氣候,所以江蘇的降水量很豐富;江蘇四季分明,冬溫夏熱。江蘇的歷史悠久,經(jīng)濟、文化發(fā)達,江蘇是山水園林、名勝古跡和旅游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區(qū),無論是蘇北的名勝古跡還是江南的山水園林,都有著深切的文化滲入。
無錫旅游景點介紹
太湖風景區(qū):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周近400公里,湖中有大小島嶼48個,連同沿湖半島山峰,共有72峰。無錫太湖風景區(qū),其勝處在黿頭渚,黿頭渚是觀賞太湖風光的地方。黿頭渚公園是一個以天然山水為主,人工修飾為輔的園林。無錫太湖名勝還有三山公園、梅園、錫惠公園、天下第二泉、 寄暢園等。
梅園:位于無錫西郊滸山南坡,距市區(qū)7公里。因園內(nèi)植梅數(shù)千株,取名“梅園”。園內(nèi)有天心臺,香雪海、清芬軒、念劬塔、招鶴亭、小羅浮、豁然洞等勝景。其中以念劬塔為,念劬塔為紅墻綠頂,六角形三層磚塔,高18米。來源:www.examda.com
南京旅游景點介紹
鐘山:位于南京東北部,就是鐘山,是南京的風景區(qū),東西約7公里,南北約3公里,面積約20多平方公里。以鐘山和玄武湖為中心,包括中山陵、明孝陵、孫權(quán)幕、靈谷寺等景點。中山陵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座落在南京市東郊鐘山東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整個園林面積達3000多公頃。明孝陵位于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
玄武湖:玄武湖位于南京市東北城墻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占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nèi)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
瞻園:最初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王府西花園,后來又為清朝藩臺衙門的花園。太平天國時為東王楊秀清的王府。園子的規(guī)模不大,但布局典雅、曲折幽深,稱得上是江南園林中的玲瓏佳品,其主要特色是三座各具風姿的假山。
夫子廟:即是孔廟,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墻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
白鷺洲:原是明代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的東花園,是一個以橋為特色的園林,園內(nèi)宛如襟帶的小橋有15座之多,其中有典雅玲瓏的獨孔橋、三孔橋、七孔橋,還有四角重檐的亭橋等。
中華門城堡:南京城墻上的一座城門,也是我國的一座城堡。其甕城由三道甕城和四道城門組成,南北長128米,東西寬118.5米,總面積達15168平方米,城墻高21.45米。
莫愁湖:位于南京市水西門外1.5公里處,莫愁湖占地54公頃,其中水面占三分之二,足夠駕舟邀游一番。湖中心還有小島一座,常有水鳥棲息,乘船可達。
清涼山:位于南京市廣州路西端,山高100多米,方圓約4公里,現(xiàn)已建成清涼山公園。主要古跡有清涼寺、崇正書院、掃葉樓、駐馬坡、翠薇園等。
雨花臺:位于南京市中華門城堡南約800米,是一座松柏環(huán)抱的秀麗山崗,高約100米、長約3.5公里,頂部呈平臺狀,由3個山崗組成。雨花臺的“特產(chǎn)”雨花石可稱為一絕。
燕子磯:是長江沿岸三大名磯之一,位于南京郊外的直瀆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臨空,遠望 若燕子展翅欲飛而得名。直瀆山高40余米,南連江岸,另三面均被 江水圍繞,地勢十分險要,燕子磯是觀賞江景的去處。 揚州旅游景點介紹
瘦西湖:位于揚州西北郊,原來是一段自然河道,經(jīng)逐步發(fā)展而成的園林,面積僅50多公頃,全長4.3公里,游覽面積30多公頃,有長堤、徐園、小金山、 吹臺、月觀、五亭橋、鳧莊、白塔等名勝。瘦西湖的妙處和獨到之處在于蜿蜒曲折,湖面時寬時窄,兩岸林木扶疏,園 林建筑古樸多姿,行船其間,景色不斷變換,引人入勝。
個園:位于揚州市的東北部,建于清代,是一座面積約30畝的以竹石為主體的園林,因竹葉的形狀似“個”字,故得個園之名,為江南四大名園之一。
蘇州旅游景點介紹
拙政園:位于蘇州市城內(nèi)東北街,為蘇州的名園,它不僅是蘇州四大古典名園 (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之一,而且還是全國四大古典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之一,實為蘇州園林之冠。該園始建于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園名“拙政”系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拙政園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各式亭軒樓閣臨水而筑,形成樸素開朗、平淡天真的自然風格。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主要景點有蘭雪堂、綴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館等。
留園:位于蘇州市城西閶門外留園路,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為太仆寺卿徐泰時的私家花園,時稱東園。留園是以中國的古代建筑藝術(shù)與山水花木融為一體的代表作,全園曲廊長達700多米,隨形而變,順勢而曲;留園全園分四部分,中部以山水為主,東部以建筑見長,北部系田園景色,西部是山林風光。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里外的楓橋鎮(zhèn),始建于六朝時梁朝,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朝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而使寒山寺聞名中外,寒山寺最的是那口鐘。
獅子林:位于蘇州市城東北園林路,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因園中有根多石峰都似獅子形,故名“獅子林”。獅子林以假山著稱,全園結(jié)構(gòu)緊湊,東南多山,西北多水,長廊四面貫通,上下曲折,若隱若現(xiàn),在蘇州園林中獨具一格。獅子林全園廊壁上嵌有“聽雨樓帖”等書條石67塊,展示了宋代蘇、黃、米、蔡等名家書法藝術(shù)。
虎丘:位于蘇州城西北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的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真娘墓、千人石、二亭、五十三參、去巖塔等的虎丘十八景。
滄浪亭:位于蘇州市城南人民路三元坊,滄浪亭為宋代園林建筑藝術(shù)的代表,以清幽古樸見長,園內(nèi)布局則以山為主,滄浪之水不是藏于園林之中,而是借助于園外葑溪之水,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huán)。滄浪亭是蘇州四大古典名園之一,也是蘇州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名園。
同里:位于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距離蘇州18公里,古鎮(zhèn)周環(huán)同里、九里、葉澤、南星、龐山五湖,被15條小河分為7個小圩,河上架有49座石橋,其中自宋至清所建的有29座,真正體現(xiàn)了“小橋流水人家”。清麗古樸的同里有三多:明清建筑多,水鄉(xiāng)小橋多,名人志士多。
周莊:位于昆山的西南處,處于澄湖、白湖、淀山湖和南湖之中,鎮(zhèn)內(nèi)小河縱橫交錯,呈井字狀,臨河形成街市,錯落有致的民宅背水面街,有近百余幢古宅,半數(shù)以上是明清之際的建筑,60余座磚雕門樓,窄直的河道上橫臥著24座石橋,其中元至清古橋10余座。
無錫旅游景點介紹
太湖風景區(qū):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周近400公里,湖中有大小島嶼48個,連同沿湖半島山峰,共有72峰。無錫太湖風景區(qū),其勝處在黿頭渚,黿頭渚是觀賞太湖風光的地方。黿頭渚公園是一個以天然山水為主,人工修飾為輔的園林。無錫太湖名勝還有三山公園、梅園、錫惠公園、天下第二泉、 寄暢園等。
梅園:位于無錫西郊滸山南坡,距市區(qū)7公里。因園內(nèi)植梅數(shù)千株,取名“梅園”。園內(nèi)有天心臺,香雪海、清芬軒、念劬塔、招鶴亭、小羅浮、豁然洞等勝景。其中以念劬塔為,念劬塔為紅墻綠頂,六角形三層磚塔,高18米。來源:www.examda.com
南京旅游景點介紹
鐘山:位于南京東北部,就是鐘山,是南京的風景區(qū),東西約7公里,南北約3公里,面積約20多平方公里。以鐘山和玄武湖為中心,包括中山陵、明孝陵、孫權(quán)幕、靈谷寺等景點。中山陵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座落在南京市東郊鐘山東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整個園林面積達3000多公頃。明孝陵位于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
玄武湖:玄武湖位于南京市東北城墻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占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nèi)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
瞻園:最初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王府西花園,后來又為清朝藩臺衙門的花園。太平天國時為東王楊秀清的王府。園子的規(guī)模不大,但布局典雅、曲折幽深,稱得上是江南園林中的玲瓏佳品,其主要特色是三座各具風姿的假山。
夫子廟:即是孔廟,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墻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
白鷺洲:原是明代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的東花園,是一個以橋為特色的園林,園內(nèi)宛如襟帶的小橋有15座之多,其中有典雅玲瓏的獨孔橋、三孔橋、七孔橋,還有四角重檐的亭橋等。
中華門城堡:南京城墻上的一座城門,也是我國的一座城堡。其甕城由三道甕城和四道城門組成,南北長128米,東西寬118.5米,總面積達15168平方米,城墻高21.45米。
莫愁湖:位于南京市水西門外1.5公里處,莫愁湖占地54公頃,其中水面占三分之二,足夠駕舟邀游一番。湖中心還有小島一座,常有水鳥棲息,乘船可達。
清涼山:位于南京市廣州路西端,山高100多米,方圓約4公里,現(xiàn)已建成清涼山公園。主要古跡有清涼寺、崇正書院、掃葉樓、駐馬坡、翠薇園等。
雨花臺:位于南京市中華門城堡南約800米,是一座松柏環(huán)抱的秀麗山崗,高約100米、長約3.5公里,頂部呈平臺狀,由3個山崗組成。雨花臺的“特產(chǎn)”雨花石可稱為一絕。
燕子磯:是長江沿岸三大名磯之一,位于南京郊外的直瀆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臨空,遠望 若燕子展翅欲飛而得名。直瀆山高40余米,南連江岸,另三面均被 江水圍繞,地勢十分險要,燕子磯是觀賞江景的去處。 揚州旅游景點介紹
瘦西湖:位于揚州西北郊,原來是一段自然河道,經(jīng)逐步發(fā)展而成的園林,面積僅50多公頃,全長4.3公里,游覽面積30多公頃,有長堤、徐園、小金山、 吹臺、月觀、五亭橋、鳧莊、白塔等名勝。瘦西湖的妙處和獨到之處在于蜿蜒曲折,湖面時寬時窄,兩岸林木扶疏,園 林建筑古樸多姿,行船其間,景色不斷變換,引人入勝。
個園:位于揚州市的東北部,建于清代,是一座面積約30畝的以竹石為主體的園林,因竹葉的形狀似“個”字,故得個園之名,為江南四大名園之一。
蘇州旅游景點介紹
拙政園:位于蘇州市城內(nèi)東北街,為蘇州的名園,它不僅是蘇州四大古典名園 (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之一,而且還是全國四大古典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之一,實為蘇州園林之冠。該園始建于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園名“拙政”系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拙政園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各式亭軒樓閣臨水而筑,形成樸素開朗、平淡天真的自然風格。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主要景點有蘭雪堂、綴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館等。
留園:位于蘇州市城西閶門外留園路,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為太仆寺卿徐泰時的私家花園,時稱東園。留園是以中國的古代建筑藝術(shù)與山水花木融為一體的代表作,全園曲廊長達700多米,隨形而變,順勢而曲;留園全園分四部分,中部以山水為主,東部以建筑見長,北部系田園景色,西部是山林風光。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里外的楓橋鎮(zhèn),始建于六朝時梁朝,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朝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而使寒山寺聞名中外,寒山寺最的是那口鐘。
獅子林:位于蘇州市城東北園林路,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因園中有根多石峰都似獅子形,故名“獅子林”。獅子林以假山著稱,全園結(jié)構(gòu)緊湊,東南多山,西北多水,長廊四面貫通,上下曲折,若隱若現(xiàn),在蘇州園林中獨具一格。獅子林全園廊壁上嵌有“聽雨樓帖”等書條石67塊,展示了宋代蘇、黃、米、蔡等名家書法藝術(shù)。
虎丘:位于蘇州城西北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的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真娘墓、千人石、二亭、五十三參、去巖塔等的虎丘十八景。
滄浪亭:位于蘇州市城南人民路三元坊,滄浪亭為宋代園林建筑藝術(shù)的代表,以清幽古樸見長,園內(nèi)布局則以山為主,滄浪之水不是藏于園林之中,而是借助于園外葑溪之水,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huán)。滄浪亭是蘇州四大古典名園之一,也是蘇州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名園。
同里:位于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距離蘇州18公里,古鎮(zhèn)周環(huán)同里、九里、葉澤、南星、龐山五湖,被15條小河分為7個小圩,河上架有49座石橋,其中自宋至清所建的有29座,真正體現(xiàn)了“小橋流水人家”。清麗古樸的同里有三多:明清建筑多,水鄉(xiāng)小橋多,名人志士多。
周莊:位于昆山的西南處,處于澄湖、白湖、淀山湖和南湖之中,鎮(zhèn)內(nèi)小河縱橫交錯,呈井字狀,臨河形成街市,錯落有致的民宅背水面街,有近百余幢古宅,半數(shù)以上是明清之際的建筑,60余座磚雕門樓,窄直的河道上橫臥著24座石橋,其中元至清古橋10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