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試題及詳解四1

字號:

填空題
    1.一個完整的測評過程包括測量和評價兩方面。
    2.根據(jù)對測驗解釋時所采用的標準,可以把測驗分成兩類:標準參照測驗與常模參照測驗。
    3.形成性評定多采用標準參照測驗。而總結(jié)性評定既可以使用標準參照測驗,也可以采用常模參照測驗。
    4.根據(jù)測驗內(nèi)容的差別,可以把測驗分為:成就測驗、能力測驗和人格測驗。
    5.根據(jù)測驗的目的,可以把測驗分為:描述性測驗、診斷性測驗和預測性測驗。
    6.從接受測驗的對象來說,測驗可以分為: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
    7.根據(jù)時限的不同要求,可以分為:速度測驗和難度測驗。
    8.按照測驗材料的性質(zhì),測驗可分為:文字測驗和非文字測驗。
    9.測驗具有兩項基本功能:一是診斷,二是預測。
    10.信度和效度是衡量測驗好壞的重要的指標。
    11.測量理論對信度的界定有三種:真分數(shù)理論、領域抽樣理論和項目反應理論。
    12.信度的種類分為:重測信度、復本信度、分半信度和評分者信度。
    13.效度的種類分為:內(nèi)容效度、構(gòu)想效度和實證效度。
    14.一個標準化測驗的首要條件是具備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名詞解釋
    1.教育測評(assessment)是指運用適當?shù)臏y驗、儀器和技術(shù)搜集信息的過程,獲得的信息將用于描述和分析學生學習與行為狀況,并對學生的課程、教學方法和培養(yǎng)方案做出決策。
    2.效度指的是測量的正確性,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其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
    3.標準化測驗是指由專家或?qū)W者們所編制的,適用于大規(guī)模范圍內(nèi)評定個體心理特征或水平的測驗。
    4.學習方式是表示人們在了解和處理外部世界或事物時所喜好的知覺、記憶和思維的策略或方法,又叫認知方式。
    簡答題
    1.請描述測驗其及含義。
    測驗是測量一個行為樣本的系統(tǒng)程序,即通過觀察少數(shù)具有代表性的行為或現(xiàn)象,來量化描述人們的心理特征。這個定義包含三層意思:測驗測量的是人們的行為,確切地說,是在完成測驗時表現(xiàn)的行為;一個測驗不可能包含所要測量的行為領域的所有可能的題目,它包含的只是全部可能題目的一個樣本;測量的客觀性要求測驗在編制、施測、評分和解釋方面必須遵循一套系統(tǒng)的程序,以減少誤差。
    2.請簡述標準化測驗的特點。
    標準化測驗的特點大致為:測驗是由專門機構(gòu)或?qū)<覍W者按一定測驗理論和技術(shù),根據(jù)全國或某一地區(qū)所有學校的共同教育目標來編制的。所有受試人所做的試題、時限等施測條件相同,計分手段和分數(shù)的解釋也完全相同。測驗都有常模為依據(jù),是從全國或某地區(qū)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樣本團體來建立的。而且有效度、信度指標的資料可查。此外,測試的規(guī)模大,整個地區(qū)、國家甚至各個國家都可以統(tǒng)一使用。標準化測驗是一個系統(tǒng)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施測和評定過程,它包括了全過程的標準化。
    3.請簡述在發(fā)展標準化測驗時,一般應遵循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