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心理學考試測試題第十四章教學測量與評價5

字號:

參考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見大綱217頁。
    2.A[解析]見大綱217頁。
    3.C[解析]平時的印象影響到當前的評價。
    4.D[解析]見大綱218頁。
    5.A[解析]見大綱220頁。
    6.B[解析]效度是指測量的正確性,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其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
    7.C[解析]見大綱221頁。
    8.D[解析]見大綱218頁。
    9.D[解析]見大綱227頁。
    10.D[解析]見大綱218頁。
    11.D[解析]填空題猜測的可能性較低。
    12.C[解析]見大綱218頁。
    4.ABC[解析]見大綱225頁。
    5.CD[解析]非正式評價是針對個別學生的評價。
    6.BD[解析]見大綱219頁。
    7.CD[解析]標準化成就測驗具有計劃性、可比性是其優(yōu)點。
    8.ABCD[解析]以上選項均為教師自編測驗的客觀題。
    9.AB[解析]略。
    10.CD[解析]略。
    三、填空題
    1.兩維表、學習結果 2.客觀題、主觀題 3.問題選項、反應選項 4.描述并分析 5.行為與結果6.量化描述 7.非測驗性 8.題干 9.是非題 10.相對標準 11.有限制的問答題、開放式論文12.配置性評價 13.論文題 14.連續(xù)性 15.個別學生
    四、名詞解釋
    1.填空題:呈現(xiàn)給學生一句或一段不完整的話或者直接提問,要求學生做簡要回答。
    2.正式評價:學生在相同的情況下接受相同的評估,且采用的評價工具比較客觀。
    3.形成性評價:通常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一般是由學生完成一些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測驗,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或者憑教師的平常觀察記錄或與學生的面談。
    4.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指有系統(tǒng)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其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yǎng)方案作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