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天津教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一)5

字號:

38、制約學習興趣的因素有哪些?(1)熟悉而新穎的刺激(2)學生事物有愉快的情緒體驗。興趣伴隨著積極的情感體驗,能使學生學習需要得到滿足。產生愉快、驚喜等積極情感體驗的活動易引起興趣(3)適合學生個性的活動。興趣受制于人的需要、能力、氣質和性格。個性特征是學生興趣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責任感和義務感。
    39、制定學習目的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1)舍遠求近。即要完成的某項學習任務就是眼前的事,而不是指向遙遠的未來的目標。(2)具體明確。具體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建立在可觀察到的行為結果上。(3)非難非易。具有適中的挑戰(zhàn)性。
    40、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哪些?客觀因素:刺激呈現的模式;問題的具體性;多余刺激的干擾;練習的多樣性。主觀因素:認知結構;定勢的作用;智慧發(fā)展的水平;動機強度。 設為首頁
    41、學習為什么會遷移?學習遷移之所以會發(fā)生,一般取決于兩個條件:(1)客觀條件,兩種學習之間存在共同成分(2)主觀條件,學習者必須具有概括出兩種學習之間共同成分的能力。
    42、影響品德形成的因素?很多,客觀因素有家庭、社會和學校因素:主觀因素有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道德認知水平。
    43、學生不良品德的原因有哪些?客觀原因:家庭的不良教育;學校教育工作上的缺點和錯誤;社會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主觀原因: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被強烈的個人欲望所驅使;意志薄弱,道德觀念不能戰(zhàn)勝不合理的需要;不良行為習慣的作用。
    44、中學生面臨的基本心理沖突有哪些?性發(fā)育迅速成熟和性心理相對幼稚、性知識缺乏的矛盾;情感激蕩要求釋放與外部表露趨向內隱的矛盾;自我意識迅速提高和社會成熟相對遲緩的矛盾。
    45、簡述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1)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2)正視度接受現實(3)有良好的人際關系(4)善于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5)熱愛生活、樂于工作(6)智力正常,心理、行為特征與年齡特點相符合
    46、學生心理健康有何重要意義(影響)?(1)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條件。(2)心理健康是強化智力活動,促進智力發(fā)展,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工作效率的保障(3)心理健康是優(yōu)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47、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和途徑有哪些?(1)指導學生自覺遵循心理規(guī)律,了解心理保健方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接納“現實我”。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主動與人交往。積極參加文體活動。(2)對少年期學生進行必要的性教育(3)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關系(47、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5)教學中講究的心理衛(wèi)生
    48、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1)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問題的預防(2)開展心理咨詢工作(3)診斷生評價(4)行為矯正5)學習指導(6)職業(yè)指導。
    四.論述題:
    1、試述辯證唯物主義關于心理實質的基本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人的心理是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1、心理是腦的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1)日常生活經驗的證明,人們認識到腦在心理活動中的重要地位,(2)臨床經驗和解剖生理學的發(fā)展促進了對腦機能的認識(3)反射概念的提出和條件反射學說的建立,進一步揭露和證實了人腦與人的心理活動之間的密切關系。
    2、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1)心理對客觀現實的依存性(2)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觀性、能動性(3)人的心理反映的社會制約性。2如何運用注意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1)充分利用無意注意的規(guī)律改進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防止干擾;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利用豐富、新穎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規(guī)律合理地組織好教學進程;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教育;正確組織課堂教學(3)要運用幾種注意相互轉化的規(guī)律提高教學效果。
    3、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注意?(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培養(yǎng)學習善于組織自己注意的能力(2)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而穩(wěn)定的興趣(3)教育學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4)要加強意志鍛煉,提高自己排除干擾的能力(5)要養(yǎng)成嚴肅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6)針對學生注意的個別差異,采取不同的培養(yǎng)措施。
    4、什么是觀察?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是一種有意識、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措施有:(1)觀察前必須向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2)在觀察過程中,要認真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技能和方法(3)觀察后要求學生做記錄或報告(4)啟發(fā)學生觀察的主動性(5)在觀察過程中,要盡可能讓學生多種感覺器官參加(6)在觀察過程中,要有言語活動參加。
    5、聯系實際談談如何避免遺忘:(1)組織有效的復習:及時與經常復習相結合:正確分配復習時間:復習時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擾:復習方式多樣化(2)適當的超額學習(3)注意腦的健康和用腦衛(wèi)生。
    6、根據中小學生記憶特點,如何提高記憶效果:(1)啟發(fā)學生學習的自學性(2)調動學生智力活動的積極性(3)引導學生把看、聽、說、練結合起來(4)把概念講深講透(5)重視課堂練習的作用。
    7、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1)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教育學生合理地滿足和調節(jié)需要(3)豐富多樣的情境教育(4)提高學生的情商水平。
    8、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2)注重培養(yǎng)健康的情感(3)培養(yǎng)和增強責任心,強化堅持性和自制性(4)組織實踐活動,使學生取得意志鍛煉的直接經驗(5)充分發(fā)揮集體和榜樣的教育作用(6)通過適當的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7)啟發(fā)學生加強意志的自我鍛煉(8)針對意志的個別差異,采取不同的培養(yǎng)措施
    9、聯系實際分析學生興趣的個別差異表現:(1)興趣的傾向性(2)廣闊性(3)穩(wěn)定性(4)效能性
    10、舉例分析能力個別差異的表現:能力的發(fā)展水平的差異;能力發(fā)展早晚差異;能力類型方面的差異;能力在性別方面的差異
    11、聯系實際談談能力的培養(yǎng):早期教育是能力早期發(fā)展的決定條件;加強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是培養(yǎng)能力的基礎;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基本途徑;興趣愛好和勤奮是內部動力;教師應堅持正確的觀點
    12、 結合教育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1)通過學習目的教育,啟發(fā)學生學習的自覺性(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求知欲(3)加強課堂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形象性和具體性(4)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強化學習動機(5)合理地組織競賽(6)正確評價,恰當地運用表揚和批評(7)加強歸因指導。
    13、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概念的掌握?(1)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提供范例豐富表象(2)比較概括,抓住關鍵特征(3)變式練習,提供反饋信息(4)正確表征概念,給予系統(tǒng)歸類(5)模糊概念教學
    14、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發(fā)展?(1)注重專業(yè)知識的積累(2)形成問題解決一般過程的意識(3)注重發(fā)現和識別問題(4)盡可能利用外在形成表征問題(5)克服影響問題解決的消極因素的影響
    15、如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保護兒童的好奇心;解除兒童對錯誤的恐懼心;鼓勵幻想;鼓勵和創(chuàng)造性的人接觸;鼓勵個人的首創(chuàng);避免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創(chuàng)造潛力的人。
    16、如何促進學習的遷移?(1)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2)理解基本原理,促進原理和法則的遷移(3)總結學習經驗,運用學習方法(4)培養(yǎng)可逆聯想的習慣(5)牢固掌握基本知識,促進新舊知識相結合。
    17、結合實際分析學生不良品德的轉變過程:(1)消除疑懼心理,融洽師生關系(2)提高道德認識,講究教育方法(3)保護自尊心,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4)鍛煉與誘因作斗爭的意志力,鞏固新的行為習慣(5)注重個別差異,運用教育機智。
    18、聯系實際分析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1)學習負擔過重(2)家庭關系緊張(3)自我評價不客觀(4)性生理與性心理發(fā)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