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對象的確定有利于審判人員和當事人有目的的收集和提供證據(jù),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時的查明案件的事實,正確的解決民事糾紛。但是,在民事訴訟中不是所有案件的事實都能成為證明對象,能夠成為證明對象必須具備以下的特征:首先,能夠成為證明對象的事實必須是與審理的案件有關聯(lián)的事實,只有與案件有關聯(lián)的事實,對于當事人和人民法院來講才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事實,即對于認定案件事實能夠具有法律上的意義。如果某一事實與案件無關聯(lián)或?qū)φJ定事實無法律上的意義的話,就不能成為證明對象。其次,作為證明對象的事實必須是處于真?zhèn)尾幻鳡顟B(tài)。也就是說,該事實存在與否必須由證明主體進行證明,以消除真?zhèn)尾幻鬟@一狀態(tài),可見,證明對象與證明責任的 關系相當緊密。最后,證明對象的確定與實體法律規(guī)范中的要件事實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當事人要使自己的訴訟請求獲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必須就自己主張的事實與實體法規(guī)中抽象的要件事實相一致,才能獲得該法規(guī)的相應效果。于是在三段論式的證明過程中,只有蘊涵于實體法規(guī)范中的要件事實,才是當事人證明的主要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