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專家楊懷珠:知分填報志愿技巧和注意事項2

字號:

第一,定位自身,找準位置。
    我們假設某考生高考成績已經超過一本線或者二本線,該生的成績高于一本線或者二本線的分值,也就是說該生成績高出一本線或二本線的增量部分,才是決定其能否進入一本或者二本院校的關鍵因素,我們將其稱為考生高考成績的一本或者二本線增量。比如今年某省理科一本線為547分,某理科考生高考成績?yōu)?97分,考生的一本線增量為50分,這是決定他能否進入一本線某一個高校的重要因素。
    第二,定位院校,篩選目標院校。
    這里以一本線為參照系講院校的定位問題,也可以以二本線為參照系。對于第一批參加錄取的院校,其錄取線高于一本線的增量部分,我們將其稱為院校錄取線增量,這是考生當年能進入某院校的最低門檻。只有考生高考總分的一本線增量高于該院校的錄取線增量高于某院校的錄取線增量,該考生才有資格進入該院校。所以,同一批次內,高校錄取的重要條件是考生高考總分線增量一定要大于院校的錄取線增量。
    由于各院校的錄取線每年都在變化,我們可以連續(xù)計算該校3到5年的錄取線增量,以近幾年中錄取線增量的值為標準,凡是這個值低于考生總分數(shù)增量5—10分以下的院校都可以列為目標院校。用此種方式選出10所院校作為備選院校。
    第三,用以上方式選出的院校中,依據(jù)考生本人的興趣愛好、未來的職業(yè)傾向、家庭經濟狀況,結合國家和院校相關政策,選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目標院校。但我們還要注意,前面選出目標院校必須遵從院校錄取線,即院校錄取最低分篩選的。我們還要時刻牢記還有院校錄取分,考生若要挑選比較熱門的專業(yè),其高考總分線增量必須遠高于院校錄取線增量,甚至接近分線增量才有可能被該校錄取。
    主持人:所以填報志愿的過程當中還是有很多方法和大家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的?,F(xiàn)在大家最主要面對的都是一些知分填報志愿的省份,這些省份的同學正在積極地進行志愿的填報。對于按投檔方式和志愿表的結構區(qū)分,是否給大家講一講大致可以歸納為哪幾種情況,大家在填報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楊懷珠:根據(jù)目前知分填報志愿的省市中,它的投檔方式和志愿表結構區(qū)分,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兩種:
    第一,按照投檔方式來歸類,有如下兩種形式。
    1,部分平行志愿投檔方式,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小平行投檔方式。
    各批次第一志愿按志愿優(yōu)先方式,通常我們所說的順序志愿,按這種方式來投檔。而且其后的第二、第三等后續(xù)參考志愿是按照平行志愿這種方式投檔。這種方式兼顧了不同分數(shù)段考生的利益,例如北京、山西、山東、湖北等等這些省份采用這種方式投檔。
    2,完全平行志愿投檔方式,這種投檔方式有時也把它叫做“大平行投檔方式”。
    各批次第一、第二全部志愿都是按照平行志愿,即分數(shù)優(yōu)先的方式投檔,此種方式表面上是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如果某已投檔考生如果被院校退檔,則徹底失去了后續(xù)志愿的投檔機會。同時對于考生分布密度比較大的中分段區(qū)間內的考生,由于相同總分報考同一院校的考生人數(shù)增多,會給投檔帶來新的矛盾。
    第二,按本科各批次的劃分或者按照志愿表結構來歸類,又可以歸納為如下兩種情況:
    1,本科共分四個批次,即提前批,提前批招生量比較小,在這里不討論。第一批(重點本科院校),第二批(一般本科院校),第三批(民辦院校)。民辦院校我們這里也不說,因為它對考生的收費比較高,考生報考一般不是按照常規(guī)的歸類來報的。
    2,本科仍然劃分為四個批次,但在第一和第二批次內再細分為兩個小的批次,分別是A類和B類或者A段和B段。其中A類和B類實行同一條錄取線,有的省內A類和B類又劃分為高低不同的兩條錄取線。比如湖北就是分成A段和B段,A段和B段錄取線又分別劃出高低不同兩條線。這是大體歸納這幾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