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沖刺 積極暗示緩解壓力考生輕松上陣1

字號:

知識儲備、考試心態(tài)和應試技能共同構成影響考試的三大因素。就大多數考生而言,進入沖刺階段,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和多多少少的考試焦慮,在所難免。而心理壓力的超負荷和焦慮氛圍的干擾如果得不到有效調節(jié),必定會影響考試的發(fā)揮。想要輕裝上陣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考生要調整好心態(tài),做足心理備戰(zhàn)的功夫。
    隨著考期的逐步臨近,考生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有幾大癥狀較為明顯,已經影響到考生的迎考心態(tài)。
    癥狀第一種:“我不行”
    表現:自卑,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自負,覺得自己什么都會,只不過經常出些低級錯誤。
    分析:自卑,自負,都跟信心有關,一個是自信心缺乏,而另一個則是自信心過大。對此,考生要采取正確看待自己的方法,妄自菲薄和不自量力都是不可取的。
    建議:對于自卑的學生,應該認識到:高考只是對學生一般能力的考查,所以只要用心去做,合理地利用最后這段時間,都會有進步。自卑,往往是因為過于注重跟別人攀比造成的,只要心平氣和地接受現實,努力向上,那就值得肯定。
    對于自負的同學,要時刻提醒:看清自己,高考容不得一點疏忽,一分之差可能結果完全不同,所以踏下心來,把臨考前該做的事情做漂亮才是最要緊的。
    癥狀第二種:“管它呢”
    表現:“高考?愛咋著咋著吧”。
    分析:經過一年的復習,心理的疲憊使部分考生對復習和高考都產生厭倦情緒,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甚至對高考產生排斥心理。容易出現這種癥狀的考生往往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精神長時間集中在高考上,從而在心理上產生惰性。
    建議:存在這種情況,“傾訴”不失為一個走出倦怠的好法子。找朋友、同學或老師等信任的人聊聊天,可以說說自己的感覺,也可以談一些平時自己喜歡的話題,通過傾訴來轉移情緒。
    癥狀第三種:“太敏感”
    表現:過分關注考試排名,對自己的名次升降敏感過度,喜歡競爭,感覺有種向上的動力,但是有的時候感覺很吃力。
    分析:有研究表明,多數人在競爭過程中學習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大增加,結果比競爭意識差的人情況要好得多;然而,過于頻繁的競賽,會使學生產生怯場、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不僅失去激勵作用,反而有損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考生應該明白,競爭可以激發(fā)你的潛質,但太看重競爭,過分關注結果只會適得其反。特別是對學習成績比較差的考生,太強烈的競爭意識,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
    建議:考生應該在適當的競爭基礎上,看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另外,適當地放松緊張心態(tài)還可以不時地鼓勵自己,從而忽視外界的一些干擾,相信自己,不灰心,不放棄,建立獨立穩(wěn)定的心理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