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標準化模擬試題二6

字號:

材料6: 中國是個13億人口的國家,人多地少一直是困擾各級政府的難題,且耕地又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但是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仍有近7 000萬平方米的土地變?yōu)閴灥?,死人和活人爭地矛盾十分突出。有些地方的暴發(fā)戶、個別地方政府為了獲取近期的高額回報、少數腐敗的地方官員挖空心思占用大量耕地建豪華墓地,形成死人與活人爭地的鬧劇。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區(qū)毫沁營鎮(zhèn)哈拉沁村一處山坡上看到: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個凸起的墳堆,不少人在土墳前一邊燒紙,一邊口中念念有詞?!斑@里本該是火化區(qū),可是附近村民卻肆意土葬?!焙艉秃铺貧浽峁芾聿块T有關人員向記者反映說,呼和浩特城中村地帶90%以上的死亡人口拒絕火化,很大一部分墳墓亂建在耕地處或者林區(qū)內。
    蘭州一些公墓背地里也存在土葬現象,在榆中縣和平鎮(zhèn)附近一公墓,竟然還有面積達三四十平方米、價值近百萬元的超豪華墓地,一些豪華墓地表面是骨灰墓,下面卻是停放棺槨的“地宮”。另外,當地部分村民竟私下將自己的承包地作為墓地變相出賣,個別村委會對此不但不禁止,還進行公開收費。瀏陽市城西社區(qū)在大修的“活人墓”。在這處占地約600平方米的山頭上,墳墓一座緊挨著一座。因為墳墓的主人還在世,在這26座水泥墳墓中有16座至今“無人居住”。村民出售墓地給外地人建墳墓,成了當地的一種“創(chuàng)收”方式,所有收取的費用,都發(fā)給居民。在成都市長松寺公墓,幾座耗資幾十萬元的同樣色調的豪華墓地已建成或在建。當地幾位受訪農民說:“公墓方面經常請人到各家各戶做工作,動員我們把土地按3萬元一畝賣給他們。
    很多人都答應了,公墓方已經派人丈量了土地……”
    廣東省開平市赤坎鎮(zhèn)五堡村一譚姓村民花費上百萬元建造的占地面積達2畝多的豪華墓地。內有牌坊、涼亭、休息區(qū)和人工河等建筑,顯得“氣勢非凡”……
    沈陽市東陵區(qū)前進鄉(xiāng)大志村村支書花30萬耕地上修18畝豪華墳墓……
    有關專家指出,傳統(tǒng)觀念講究“入土為安”、“入木為貴”,不僅造成人力、物力、土地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毀了青山綠水,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然而,真正改革人們頭腦中傳統(tǒng)的殯葬觀念絕非朝夕之功,還需要多渠道逐步引導。
    目前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死亡率將逐漸提高,公墓不斷地擴大的現狀,“綠色殯葬”日益被社會關注。綠色殯葬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經提出,作為殯葬改革的全新口號,與人們長期以來“入土為安”的想法有所不同的是,綠色殯葬更提倡回歸自然、節(jié)約土地的理念。綠色殯葬的形式不斷豐富,包括海葬、江葬、草坪葬、植樹葬、花壇葬、塔葬、亭葬、樓葬、田野葬、山林葬等,不拘一格。復旦大學城市生態(tài)規(guī)劃與設計研究中心主任王祥榮教授說,墓葬用地是城市土地規(guī)劃的一部分,提倡小型墓、生態(tài)型殯葬方式將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國殯葬協(xié)會的專家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大力提倡“厚養(yǎng)薄葬”的良風民俗。事實上,殯葬方式的選擇只是“綠色殯葬”的一部分,“真正的綠色應該植根于人們的觀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