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與成果
(一)談判: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成為第143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
(二)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議定書》的組成
序言
第一部分:總則
第二部分:減讓表
第三部分:最后條款
議定書除了包括序言以及三部分內容外。議定書還包括有9個附件。這個附件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都是一些具體實施的細則。
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基本權利與義務
(一)基本權利:
1、 享受非歧視待遇
非歧視待遇主要從兩個方面體現(xiàn),一個是最惠國待遇和另一個是國民待遇。
2、享受發(fā)展中國家權利
除一般世貿組織成員所能享受的權利外,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還享受WTO發(fā)展中國家成員的特殊和差別待遇。
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ü 保障措施使用期為10年
ü 補貼的微量允許標準
ü 要求秘書處提供法律援助
ü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靈活采用
3、獲得市場開放和法規(guī)修改的過度期
4、可采用農業(yè)國內支持政策
中國可以通過第6條第4款所述的微量補貼免除。
5、對國內產業(yè)提供必要的支持
6、保留國家定價或政府指導價
歷年考題:多選題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意義是 ( )
A、加入世貿組織,世貿組織成員國將減少或取消對我國傳統(tǒng)品實行貿易歧視措施
B、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國在平等的條件下參與世界競爭
C、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國防止外國進口商品進入國內市場
D、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擴大我國商品的出口
應選:ABD
(二)基本義務
1、遵循非歧視原則
ü 對所有外國個人、企業(yè)和外商投資企業(yè)給予非歧視待遇
ü 取消與國民待遇原則不一致的所有現(xiàn)行法律
ü 取消與第三國的與《協(xié)議》不符的特殊貿易安排
2、遵守外匯管理與國際收支措施的規(guī)定
3、貿易政策統(tǒng)一實施
在整個關境內,統(tǒng)一實施法律、法規(guī)及其他措施。
4、遵循透明度規(guī)則
所有即將實施的法律、法規(guī)及其他措施都要在《國際商報》公布。
5、建立司法審查制度
6、接受特定產品過渡期性保障機制
7、接受過渡性審議機制
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具體承諾
(一)貨物貿易方面的具體承諾
1、外貿經營權
以前我國的外貿經營權實行的是外貿經營權的審批制度,自從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正式實施后,改為備案登記制(也叫登記核準制)。
例:單選題:
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承諾,3年后我國對外貿易經營權實行( )。(04年考題)
A、國家專營制 B、審批許可制
C、登記核準制 D、完全自由制
答案:C
2、海關估價、進口關稅和其他稅費
以成交價格作為海關估價的基礎。
進口稅和其他稅費:中國承諾逐步降低進口商品的關稅總水平。
到 2005 年 , 關稅總水平降至 10%, 其中工業(yè)品平均關稅下調到 9.3%;汽車及部件的關稅到 2006 年 7 月 1 日分別降至 25% 和 10%;部分化工品的關稅減讓到 2008 年結束;農產品關稅降至 15.5%。
例:單選題:
根據(jù)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作的承諾,我國將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海關估價協(xié)議》,以( )作為海關估價的基礎。(04年考題)
A、成交價格 B、最低限價
C、參考價格 D、到岸價格
答案:A
3、數(shù)量限制(配額、許可證)
我國承諾,只有中央政府可以發(fā)布關于非關稅措施的法規(guī)。地方各級主管機關無權制定非關稅措施。
例 判斷題:
根據(jù)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作的承諾,我國地方政府無權發(fā)布關于非關稅措施的法規(guī)。
答案:對
4、補貼
5、紡織品
(2005年試題)
在2005年到2008年,如我國某一類紡織品對世貿組織成員市場造成擾亂,該成員可臨時進行不超過一年的進口限制,這種限制是( D )。
A、反傾銷措施 B、反補貼措施
C、保障措施 D、過渡性保障措施
6、原產地規(guī)則
確定產品實質性改變的標準是:
(1)在關稅稅則中4位稅號的稅則歸類發(fā)生變化;
(2)或增值部分所占新產品總值的比例達到或超過30%;
(3)當一進口產品在幾個國家(地區(qū))加工和制造時,原產地應為對該產品進行實質性改變的最后一個國家。
7、裝運前檢驗
8、技術性貿易壁壘
1)技術法規(guī)與標準
2)合格評定程序
3)合格評定機構的資格
9、衛(wèi)生與植物衛(wèi)生措施
10、進出口商品法定檢驗
11、反傾銷、反補貼措施
12、特殊經濟區(qū)
13、征收出口
14、與貿易稅有關的投資措施
15、政府采購
(二)服務貿易方面的具體承諾
1、商務服務
2、通訊服務
3、建筑和相關工程服務
4、分銷服務
5、教育服務
6、環(huán)境服務
7、金融服務
8、旅游和與旅游相關的服務
9、運輸服務
(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承諾
四、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的對外經貿發(fā)展
(一)入世后的變化
1、在貿易法律政策措施方面,進行了修改、廢止和新制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實施更加透明。
2、進口關稅總水平大幅度降低。
3、投資環(huán)境改善
4、服務貿易也逐步開放
5、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大。
(二)入世后外經貿發(fā)展的內容
1、有效、協(xié)調、持續(xù)發(fā)展對外貿易
實現(xiàn)兩個轉變:
(1)出口貿易增長方式轉變
是指出口貿易增長要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也就是說從數(shù)量增長向質量效益增長轉變。
實施“以質取勝”、“市場多元化”、“科技興貿”的戰(zhàn)略。
(2)外貿管理方式轉變
是指適應我國發(fā)展外向型經濟及市場經濟的要求,調整、改進有關外貿管理的內容和工作程序,以間接管理為主,以優(yōu)質服務為主。
轉變進口調控方式,要加強對戰(zhàn)略性資源和重要原材料進口的綜合協(xié)調。
建立與完善外貿預警體系,減少貿易風險及貿易摩擦。
1、 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促進產業(yè)升級和技術創(chuàng)新
2、 加快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
廣義的“走出去”戰(zhàn)略:(概念要掌握)
指的是使中國的產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動力、管理以及中國的企業(yè)本身走向國際市場,到國外去開展競爭與合作。
狹義的“走出去”戰(zhàn)略:(概念要掌握)
是指到國外投資辦廠,將各種生產要素輸出到國外,將生產能力向國外延伸和布局。
(一)談判: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成為第143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
(二)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議定書》的組成
序言
第一部分:總則
第二部分:減讓表
第三部分:最后條款
議定書除了包括序言以及三部分內容外。議定書還包括有9個附件。這個附件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都是一些具體實施的細則。
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基本權利與義務
(一)基本權利:
1、 享受非歧視待遇
非歧視待遇主要從兩個方面體現(xiàn),一個是最惠國待遇和另一個是國民待遇。
2、享受發(fā)展中國家權利
除一般世貿組織成員所能享受的權利外,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還享受WTO發(fā)展中國家成員的特殊和差別待遇。
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ü 保障措施使用期為10年
ü 補貼的微量允許標準
ü 要求秘書處提供法律援助
ü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靈活采用
3、獲得市場開放和法規(guī)修改的過度期
4、可采用農業(yè)國內支持政策
中國可以通過第6條第4款所述的微量補貼免除。
5、對國內產業(yè)提供必要的支持
6、保留國家定價或政府指導價
歷年考題:多選題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意義是 ( )
A、加入世貿組織,世貿組織成員國將減少或取消對我國傳統(tǒng)品實行貿易歧視措施
B、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國在平等的條件下參與世界競爭
C、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國防止外國進口商品進入國內市場
D、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擴大我國商品的出口
應選:ABD
(二)基本義務
1、遵循非歧視原則
ü 對所有外國個人、企業(yè)和外商投資企業(yè)給予非歧視待遇
ü 取消與國民待遇原則不一致的所有現(xiàn)行法律
ü 取消與第三國的與《協(xié)議》不符的特殊貿易安排
2、遵守外匯管理與國際收支措施的規(guī)定
3、貿易政策統(tǒng)一實施
在整個關境內,統(tǒng)一實施法律、法規(guī)及其他措施。
4、遵循透明度規(guī)則
所有即將實施的法律、法規(guī)及其他措施都要在《國際商報》公布。
5、建立司法審查制度
6、接受特定產品過渡期性保障機制
7、接受過渡性審議機制
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具體承諾
(一)貨物貿易方面的具體承諾
1、外貿經營權
以前我國的外貿經營權實行的是外貿經營權的審批制度,自從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正式實施后,改為備案登記制(也叫登記核準制)。
例:單選題:
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承諾,3年后我國對外貿易經營權實行( )。(04年考題)
A、國家專營制 B、審批許可制
C、登記核準制 D、完全自由制
答案:C
2、海關估價、進口關稅和其他稅費
以成交價格作為海關估價的基礎。
進口稅和其他稅費:中國承諾逐步降低進口商品的關稅總水平。
到 2005 年 , 關稅總水平降至 10%, 其中工業(yè)品平均關稅下調到 9.3%;汽車及部件的關稅到 2006 年 7 月 1 日分別降至 25% 和 10%;部分化工品的關稅減讓到 2008 年結束;農產品關稅降至 15.5%。
例:單選題:
根據(jù)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作的承諾,我國將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海關估價協(xié)議》,以( )作為海關估價的基礎。(04年考題)
A、成交價格 B、最低限價
C、參考價格 D、到岸價格
答案:A
3、數(shù)量限制(配額、許可證)
我國承諾,只有中央政府可以發(fā)布關于非關稅措施的法規(guī)。地方各級主管機關無權制定非關稅措施。
例 判斷題:
根據(jù)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作的承諾,我國地方政府無權發(fā)布關于非關稅措施的法規(guī)。
答案:對
4、補貼
5、紡織品
(2005年試題)
在2005年到2008年,如我國某一類紡織品對世貿組織成員市場造成擾亂,該成員可臨時進行不超過一年的進口限制,這種限制是( D )。
A、反傾銷措施 B、反補貼措施
C、保障措施 D、過渡性保障措施
6、原產地規(guī)則
確定產品實質性改變的標準是:
(1)在關稅稅則中4位稅號的稅則歸類發(fā)生變化;
(2)或增值部分所占新產品總值的比例達到或超過30%;
(3)當一進口產品在幾個國家(地區(qū))加工和制造時,原產地應為對該產品進行實質性改變的最后一個國家。
7、裝運前檢驗
8、技術性貿易壁壘
1)技術法規(guī)與標準
2)合格評定程序
3)合格評定機構的資格
9、衛(wèi)生與植物衛(wèi)生措施
10、進出口商品法定檢驗
11、反傾銷、反補貼措施
12、特殊經濟區(qū)
13、征收出口
14、與貿易稅有關的投資措施
15、政府采購
(二)服務貿易方面的具體承諾
1、商務服務
2、通訊服務
3、建筑和相關工程服務
4、分銷服務
5、教育服務
6、環(huán)境服務
7、金融服務
8、旅游和與旅游相關的服務
9、運輸服務
(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承諾
四、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的對外經貿發(fā)展
(一)入世后的變化
1、在貿易法律政策措施方面,進行了修改、廢止和新制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實施更加透明。
2、進口關稅總水平大幅度降低。
3、投資環(huán)境改善
4、服務貿易也逐步開放
5、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大。
(二)入世后外經貿發(fā)展的內容
1、有效、協(xié)調、持續(xù)發(fā)展對外貿易
實現(xiàn)兩個轉變:
(1)出口貿易增長方式轉變
是指出口貿易增長要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也就是說從數(shù)量增長向質量效益增長轉變。
實施“以質取勝”、“市場多元化”、“科技興貿”的戰(zhàn)略。
(2)外貿管理方式轉變
是指適應我國發(fā)展外向型經濟及市場經濟的要求,調整、改進有關外貿管理的內容和工作程序,以間接管理為主,以優(yōu)質服務為主。
轉變進口調控方式,要加強對戰(zhàn)略性資源和重要原材料進口的綜合協(xié)調。
建立與完善外貿預警體系,減少貿易風險及貿易摩擦。
1、 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促進產業(yè)升級和技術創(chuàng)新
2、 加快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
廣義的“走出去”戰(zhàn)略:(概念要掌握)
指的是使中國的產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動力、管理以及中國的企業(yè)本身走向國際市場,到國外去開展競爭與合作。
狹義的“走出去”戰(zhàn)略:(概念要掌握)
是指到國外投資辦廠,將各種生產要素輸出到國外,將生產能力向國外延伸和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