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首例肝移植手術前后的護理體會

字號:

我院于2003年4月成功的實施了1例成人異體肝移植術,筆者有幸參與了該例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男,65歲。于2003年因肝癌收住入院。患者因半年前一次飲酒后感上腹脹痛不適,伴乏力,小便發(fā)黃。于外院就診,B超、CT均示肝占位,細胞學穿刺檢查,病理診斷為肝癌。于外院行5次放射介入治療,復查示病情進展,治療無效。20余天前出現(xiàn)全身黃染而入院。入院時慢性病容,全身黃染,實驗室檢查:總膽紅素12.5mmol/L,直接膽紅素77.5mmol/L‘γ-谷酰轉肽酶1171u/L,堿性磷酸酶193u/L,血小板72×109/L.經(jīng)保肝對癥、支持治療,經(jīng)外院會診,有肝移植手術指征,無絕對手術禁忌證。遂于2003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成人異體肝移植術,術后患者轉入ICU,5月13日轉入普通病房,于2003年7月16日痊愈出院。
    2.術前準備
    2.1病房準備準備單間病房,用消毒液擦拭地面、墻壁及室內用物,紫外線燈消毒房間。
    2.2患者準備術前完善各項實驗室及器械檢查,指導患者進食優(yōu)質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低脂飲食,以改善營養(yǎng)不良狀況,并避免增加肝臟負擔?;颊咂つw準備,雙側腋窩、腹股溝及全胸全腹備皮。
    2.3心理準備患者從確診到手術前已經(jīng)歷了半年多的時間,雖經(jīng)治療,但病情仍在進展,故表現(xiàn)較為焦慮,希望能盡快治療痊愈,可是對手術及手術后的效果,特別是對術后預期壽命問題顧慮較多,家屬也希望盡快手術,以減輕患者痛苦。根據(jù)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問題制定了相應的護理措施:首先要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多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動態(tài),并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解釋手術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并介紹其他手術成功的病例,從而使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其次對家屬要爭取配合,實事求是地介紹病情,使家屬對手術既抱有希望和信心,又對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后果有思想準備。
    3.術后護理
    3.1病情監(jiān)測
    3.1.1循環(huán)呼吸系統(tǒng)監(jiān)測術后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肺動脈壓、中心靜脈壓和每小時尿量,嚴格記錄出入量每12h1次,每24h總結1次。術后患者使用呼吸機維持呼吸,手術次日摘除呼吸機,改用掛耳式雙腔鼻導管吸氧,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為99%~100%,同時監(jiān)測血氣分析。觀測咳嗽咳痰情況,每日霧化吸入3次,霧化液中加入沐舒坦,以稀釋痰液,利于患者排痰,同時鼓勵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并協(xié)助拍背排痰,患者能自行將痰液排出。患者曾有高血壓病史,經(jīng)自行服用降壓藥,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本次手術后因服用免疫抑制劑可使血壓升高,升至180/122mmHg,遵醫(yī)囑使用愛絡、亞寧定、利血平降壓,待患者進食后,改為口服降壓藥后血壓逐漸降至正常。
    3.1.2管道的觀察與護理術后患者所帶管道較多,如右頸內靜脈置管,右鎖骨下靜脈置管,腹腔引流管4根(包括肝上、肝下、脾窩、盆腔),T形管2根,胃管,尿管,右橈動脈置管,接患者時要妥善放置各種管道,并用膠布貼在管道上寫明加以區(qū)分,謹防脫落打折。每日更換引流袋,量多時隨時更換,并詳細計算量分另記錄,最后總結。定時擠壓引流量,防止引流管堵塞。
    3.2保護性隔離措施醫(yī)護人員進病房,要穿隔離衣,戴好口罩、帽子,換鞋,戴鞋套?;颊呤褂玫谋环⒁卵?、腹帶都經(jīng)高壓滅菌消毒,病室內的墻壁、地面、用物,每日消毒液擦拭。病室保持恒溫,約在25℃,病室每日紫外線消毒2~3次,每次30min.患者每日溫水擦浴1次,口腔護理3次,每次為稀碘伏碳酸氫鈉液,呋喃西林液交替使用,進食后每次進食結束都予碳酸氫鈉液漱口。除工作人員外,減少探訪人員,轉入病房后固定陪護人員,減少探視。
    3.3并發(fā)癥的觀察和護理
    3.3.1褥瘡肝移植患者因手術時間長,術后臥床時間長,怕翻身過劇引起肝臟移位,及避免右側臥位以壓迫肝臟,以及使用腹帶而因腹帶接縫處不平整壓迫背部皮膚。雖已使用氣墊床及平臥、左側臥位交替,但背部和臀裂處仍出現(xiàn)3個小褥瘡,發(fā)現(xiàn)情況后,增加患者翻身次數(shù),由每次3~4h翻身1次改為每1~2h翻身1次,每班用稀碘酊(0.4%碘酊)或碘伏擦拭創(chuàng)面1~2次,并用氧氣吹創(chuàng)面,每次5min左右,之后涂上珍珠粉,創(chuàng)面逐漸愈合結痂。
    3.3.2出血此患者術前血小板偏低,術后引流液較多,色鮮紅,遵醫(yī)囑使用止血藥物,輸注全血,紅細胞懸液、血小板等,并注意保持引流通暢,定量擠壓引流管,及時更換引流袋及浸濕的敷料,并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中心靜脈壓的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向醫(yī)生匯報,及時處理,經(jīng)各項處理措施后,患者引流液逐漸減少,性質由血性逐漸混血性。
    3.3.3高熱的護理2003年5月3日,患者術后1個月,體溫突然升高,達38.3℃,予腹水作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示洛鄧葡萄球菌生長,改用敏感的抗生素后體溫逐漸下降。至5月11日體溫上升達39.2℃,又予腹腔引流液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提示牛鏈球菌生長(+),根據(jù)結果再次改用敏感抗生素后,體溫逐漸下降至正常。發(fā)熱期間囑患者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同時調節(jié)室溫,注意保暖,體溫超過38℃予以酒精擦浴、溫水擦浴或大動脈冷敷,體溫超過38.5℃遵醫(yī)囑使用復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降溫后及時測量體溫,發(fā)熱時及時測量體溫,發(fā)熱時每2~4h測量體溫1次,注意觀察面色、呼吸、血壓和出汗量,并為其擦干汗液,及時更換汗?jié)竦囊卵澓捅环乐故軟?,并囑患者多飲水并漱口,防止體液丟失過多。
    3.4術后心理護理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中,此患者原來性格比較開朗,但因術后體質虛弱,臥床時間較長,加上身上管道較多,活動不自如,事事需要別人幫忙,再加上家屬不能探視,表現(xiàn)的較焦慮。鑒于此,護士經(jīng)常開導患者,使患者對自己現(xiàn)在的病情有個大致的了解,使其知道消極的情緒影響治療效果,現(xiàn)在減少探視是為了預防感染;對家屬,患者病情穩(wěn)定時允許每日探視1次,當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時,幫助患者家屬解除悲觀情緒,以免影響患者,經(jīng)過精心護理,患者的情緒逐漸穩(wěn)定,積極配合治療。
    4.小結
    本例患者是我院經(jīng)治的第一例肝移植患者,我院是在只有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很少的情況下逐漸摸索出來的,肝移植的患者術后特別要注意的是抗排斥反應和抗感染。服用免疫抑制劑要定時定量,準確掌握服藥前后禁食時間,經(jīng)過此例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經(jīng)歷,為我院今后的護理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