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ourquoi是法文里“為什么“的意思。我是在幾米的漫畫里看到的。它被幾米音譯為“布瓜“。由于受到幾米的影響,我終于決定把我的“布瓜“向大家傾訴出來。
一。
為什么老師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對的?
記得那天,同學(xué)們排著隊打疫苗。我們都站得好好的,可是那位老師走過來,帶著自己的學(xué)生,硬生生地往排里面擠,把我們的排打亂,把我們擠到后面去。既然得逞就算了,變本加厲地挑我們的毛病,說我們對她不尊敬。我不明白,面對這件事情,什么樣的態(tài)度叫做尊敬?
二。
為什么面對老師的錯誤我們只能保持沉默?
記得那次,英語老師為我們講考卷上的一道題。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格式清楚地表明,那是一小段對話,所以人稱應(yīng)該有變化。可老師沒有聲明那是考卷上的錯誤,而是講那是什么什么句式,第一句話與第二句話人稱應(yīng)該相同,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講。當我提出我的疑問的時候,老師面帶慍色,像火山就要爆一樣,強烈地指出我們不對,我們的理解能力不好。我不明白,難道被公認為冰雪聰明的我,真的連什么是整句話,什么是對話都分不出來?
后記:
我有很多的“布瓜“想與大家分享,但為什么當我提筆寫的時候,只能想起這幾件事情呢?
Pourquoi是法文里“為什么“的意思。我是在幾米的漫畫里看到的。它被幾米音譯為“布瓜“。由于受到幾米的影響,我終于決定把我的“布瓜“向大家傾訴出來。
一。
為什么老師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對的?
記得那天,同學(xué)們排著隊打疫苗。我們都站得好好的,可是那位老師走過來,帶著自己的學(xué)生,硬生生地往排里面擠,把我們的排打亂,把我們擠到后面去。既然得逞就算了,變本加厲地挑我們的毛病,說我們對她不尊敬。我不明白,面對這件事情,什么樣的態(tài)度叫做尊敬?
二。
為什么面對老師的錯誤我們只能保持沉默?
記得那次,英語老師為我們講考卷上的一道題。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格式清楚地表明,那是一小段對話,所以人稱應(yīng)該有變化。可老師沒有聲明那是考卷上的錯誤,而是講那是什么什么句式,第一句話與第二句話人稱應(yīng)該相同,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講。當我提出我的疑問的時候,老師面帶慍色,像火山就要爆一樣,強烈地指出我們不對,我們的理解能力不好。我不明白,難道被公認為冰雪聰明的我,真的連什么是整句話,什么是對話都分不出來?
后記:
我有很多的“布瓜“想與大家分享,但為什么當我提筆寫的時候,只能想起這幾件事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