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行政訴訟參加人
一、行政訴訟的原告
(一)行政訴訟原告及原告資格概念:指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利害關系人。法院是否受理取決于起訴人是否具有原告資格。
原告資格可以在下列情形下轉移:
①有權提起行政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行政訴訟;②有權提起行政訴訟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③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訴訟的,其近親屬可以依其口頭或者書面委托以該公民的名義提起訴訟。
(二)具體情形下原告資格的確定
(1)合伙企業(yè)或其他非法人組織的原告資格合伙企業(y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以核準登記的字號為原告,由執(zhí)行合伙企業(yè)事務的合伙人作訴訟代表人;其他合伙組織提起訴訟的,合伙人為共同原告。
(2)聯營、合資、合作各方的原告資格無論采取哪種組織形態(tài),認為聯營、合資、合作企業(yè)權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權益受具體行政行為侵害的,均可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3)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人的原告資格農村土地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權人對行政機關處分其使用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行為不服的,根據規(guī)定,可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4)非國有企業(yè)的原告資格,非國有企業(yè)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訴訟。
(5)股份制企業(yè)的原告資格。股份制企業(yè)的股東大會、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等認為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企業(yè)經營自主權的,可以企業(yè)名義提起訴訟。
二、行政訴訟被告
(一)行政訴訟被告及其確定行政主體能否成為被告,取決于以下兩個條件:
①被告必須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實施者。
②被告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二)行政訴訟被告的特殊性行政訴訟是由行政相對人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而引起的一種訴訟程序。其特殊性有:
(1)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反訴權;
(2)承擔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
(3)有權執(zhí)行或者改變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
(三)具體情形下被告資格的確定
(1)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當事人不服上級行政機關批準的具體行政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在對外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文書上署名的機關為被告;
(2)行政機關組建并賦予行政管理職能,但不具有獨立承擔法律責任能力的機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組建該機構的行政機關為被告。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或派出機構在沒有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授權的情況下,以自己名義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
(3)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為被告。
(4)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被告。
(5)由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為被告;由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為被告。
(6)行政機關被撤消的,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為被告。
一、行政訴訟的原告
(一)行政訴訟原告及原告資格概念:指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利害關系人。法院是否受理取決于起訴人是否具有原告資格。
原告資格可以在下列情形下轉移:
①有權提起行政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行政訴訟;②有權提起行政訴訟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③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訴訟的,其近親屬可以依其口頭或者書面委托以該公民的名義提起訴訟。
(二)具體情形下原告資格的確定
(1)合伙企業(yè)或其他非法人組織的原告資格合伙企業(y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以核準登記的字號為原告,由執(zhí)行合伙企業(yè)事務的合伙人作訴訟代表人;其他合伙組織提起訴訟的,合伙人為共同原告。
(2)聯營、合資、合作各方的原告資格無論采取哪種組織形態(tài),認為聯營、合資、合作企業(yè)權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權益受具體行政行為侵害的,均可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3)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人的原告資格農村土地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權人對行政機關處分其使用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行為不服的,根據規(guī)定,可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4)非國有企業(yè)的原告資格,非國有企業(yè)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訴訟。
(5)股份制企業(yè)的原告資格。股份制企業(yè)的股東大會、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等認為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企業(yè)經營自主權的,可以企業(yè)名義提起訴訟。
二、行政訴訟被告
(一)行政訴訟被告及其確定行政主體能否成為被告,取決于以下兩個條件:
①被告必須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實施者。
②被告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二)行政訴訟被告的特殊性行政訴訟是由行政相對人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而引起的一種訴訟程序。其特殊性有:
(1)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反訴權;
(2)承擔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
(3)有權執(zhí)行或者改變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
(三)具體情形下被告資格的確定
(1)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當事人不服上級行政機關批準的具體行政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在對外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文書上署名的機關為被告;
(2)行政機關組建并賦予行政管理職能,但不具有獨立承擔法律責任能力的機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組建該機構的行政機關為被告。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或派出機構在沒有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授權的情況下,以自己名義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
(3)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為被告。
(4)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被告。
(5)由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為被告;由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為被告。
(6)行政機關被撤消的,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為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