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洋苦果、呂宋豆、呂宋果
【來源】馬錢科苦果Strychnos ignatii Bergins,以種子入藥。
【生境分布】菲律賓、越南、泰國。
【化學(xué)成份】含番木大鱉堿等生物堿。
【性味】苦,溫。有大毒。
【功能主治】解毒殺蟲。主治中風(fēng)昏倒,腹痛泄痢,小兒蛔蟲。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3厘。
【注意】大毒。使用時特別注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來源】馬錢科苦果Strychnos ignatii Bergins,以種子入藥。
【生境分布】菲律賓、越南、泰國。
【化學(xué)成份】含番木大鱉堿等生物堿。
【性味】苦,溫。有大毒。
【功能主治】解毒殺蟲。主治中風(fēng)昏倒,腹痛泄痢,小兒蛔蟲。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3厘。
【注意】大毒。使用時特別注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