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汽車站上演“招生大戰(zhàn)”,招生簡章、電話甚至上門游說輪番轟炸
時下,當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本科招生完畢,并進入報到階段,民辦學校和自考院校開始了白熱化的生源競爭。
提前下手:
還沒高考(論壇),就有人要可能落榜生的資料
從七月初到現(xiàn)在,應屆畢業(yè)生陳爽已經接到了近二十所民辦高校的來電錄取和通知書郵寄?!澳牡胤降亩加?,大連、北京、杭州、西安、沈陽、天津、煙臺、秦皇島……”
文科班的陳爽高考分數(shù)345分,注定與計劃內招生無緣。正在家煩悶時,紛至沓來的各種錄取通知書讓她興奮了好一陣子,但隨著“被錄取”的院校越來越多,她才明白,落榜生已經成為民辦高校的“肥肉”。
“有一所本地的學校不時給我打來電話,先跟我講該校名望和美麗校園,后來又做我媽的工作,后一招是找在校生來家里宣講他們的各種優(yōu)勢?!?BR> 陳爽很納悶,為什么自己的手機號碼成為民辦高校的招生資源?當記者咨詢一位北三市的高中應屆班主任時,謎底被揭開?!斑€沒高考,已經有人來打招呼,他們只要可能會落榜的生源和聯(lián)系方式。估分過后,來要名單的人一批跟著一批。有的當即給幾百元的‘信息費’,有的學生入學后會許以20%以上的學費提成?!?BR> 這位班主任分析,計劃內的大學連年擴招,落榜生減少,給民辦高校帶來了日漸緊張的生源壓力。
誘人許諾:
入學即簽就業(yè)協(xié)議,全員包分配
激烈搶奪之下,民辦高校們可謂用盡了渾身解數(shù)。在北京讀一所民辦大學的大三學生李穎,從去年開始,每逢寒暑假,都會帶著招生任務回家。“老師專門給我們培訓,每成功推薦一位新生,都有一份辛苦費。老師還說,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我們在為學校招生的同時,也是為自己未來畢業(yè)文憑含金量預熱?!崩罘f坦言,招生時有一些關鍵詞很吸引落榜生和家長的眼球,比如:勉強上一所普通大學,還不如選擇更加實用的職業(yè)教育;靈活學習方式、優(yōu)質的資源、就業(yè)保證等等。
當一些重點高校的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時,很多民辦學校許以就業(yè),成為招生突圍的關鍵所在。昨天上午,大連火車站外某學校的工作人員一直大喊:“入學即簽訂就業(yè)協(xié)議,全員包分配?!庇浾吣玫降牧菡猩喺律希瑹o一不寫著———包就業(yè),解除求職之憂。
采訪過程中,一位工作人員小聲抱怨:“兩批人馬換班,已經連續(xù)100多個小時駐守火車站,嗓子都喊啞了,成績卻平平。學校打來電話說,離計劃招生人數(shù)還差一半呢,看來還得熬上半個月?!彼笫峙e牌,右手隨機塞出招生簡章,臉被曬成紫茄子色。
【鏡頭】
上周五中午,從丹東鳳城駛來的長途客車剛一停在北港橋汽車站,門口呼啦圍上四位手持不同接待牌的民辦學校工作人員,喊聲不斷,都企圖用高音壓過身邊的競爭者———“××學校,校車在門口,等一會,還有六個空座位,再等兩趟車咱們就走……”
上周日上午,大連火車站出站口,各類民辦學校接站員超過了二十位,還有人現(xiàn)場辦公,逮學生模樣裝扮的就塞招生簡章,奮力游說大家去參觀校園……
【記者提醒】
別聽看合同
采訪中,一位教育界資深人士提醒家長和學生,在決定就讀民辦高校前,首先要向相關教育部門了解學校是否具備辦學資格,或上網(wǎng)查詢學校的相關情況,不可只聽信學校一方的說詞。其次,要實地考察了解學校的硬件和軟件設施,不要輕信招生人員和看重招生簡章。就讀時,好與校方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相關合同,內容應包括校方的、學生退學條件及違約責任等。
時下,當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本科招生完畢,并進入報到階段,民辦學校和自考院校開始了白熱化的生源競爭。
提前下手:
還沒高考(論壇),就有人要可能落榜生的資料
從七月初到現(xiàn)在,應屆畢業(yè)生陳爽已經接到了近二十所民辦高校的來電錄取和通知書郵寄?!澳牡胤降亩加?,大連、北京、杭州、西安、沈陽、天津、煙臺、秦皇島……”
文科班的陳爽高考分數(shù)345分,注定與計劃內招生無緣。正在家煩悶時,紛至沓來的各種錄取通知書讓她興奮了好一陣子,但隨著“被錄取”的院校越來越多,她才明白,落榜生已經成為民辦高校的“肥肉”。
“有一所本地的學校不時給我打來電話,先跟我講該校名望和美麗校園,后來又做我媽的工作,后一招是找在校生來家里宣講他們的各種優(yōu)勢?!?BR> 陳爽很納悶,為什么自己的手機號碼成為民辦高校的招生資源?當記者咨詢一位北三市的高中應屆班主任時,謎底被揭開?!斑€沒高考,已經有人來打招呼,他們只要可能會落榜的生源和聯(lián)系方式。估分過后,來要名單的人一批跟著一批。有的當即給幾百元的‘信息費’,有的學生入學后會許以20%以上的學費提成?!?BR> 這位班主任分析,計劃內的大學連年擴招,落榜生減少,給民辦高校帶來了日漸緊張的生源壓力。
誘人許諾:
入學即簽就業(yè)協(xié)議,全員包分配
激烈搶奪之下,民辦高校們可謂用盡了渾身解數(shù)。在北京讀一所民辦大學的大三學生李穎,從去年開始,每逢寒暑假,都會帶著招生任務回家。“老師專門給我們培訓,每成功推薦一位新生,都有一份辛苦費。老師還說,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我們在為學校招生的同時,也是為自己未來畢業(yè)文憑含金量預熱?!崩罘f坦言,招生時有一些關鍵詞很吸引落榜生和家長的眼球,比如:勉強上一所普通大學,還不如選擇更加實用的職業(yè)教育;靈活學習方式、優(yōu)質的資源、就業(yè)保證等等。
當一些重點高校的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時,很多民辦學校許以就業(yè),成為招生突圍的關鍵所在。昨天上午,大連火車站外某學校的工作人員一直大喊:“入學即簽訂就業(yè)協(xié)議,全員包分配?!庇浾吣玫降牧菡猩喺律希瑹o一不寫著———包就業(yè),解除求職之憂。
采訪過程中,一位工作人員小聲抱怨:“兩批人馬換班,已經連續(xù)100多個小時駐守火車站,嗓子都喊啞了,成績卻平平。學校打來電話說,離計劃招生人數(shù)還差一半呢,看來還得熬上半個月?!彼笫峙e牌,右手隨機塞出招生簡章,臉被曬成紫茄子色。
【鏡頭】
上周五中午,從丹東鳳城駛來的長途客車剛一停在北港橋汽車站,門口呼啦圍上四位手持不同接待牌的民辦學校工作人員,喊聲不斷,都企圖用高音壓過身邊的競爭者———“××學校,校車在門口,等一會,還有六個空座位,再等兩趟車咱們就走……”
上周日上午,大連火車站出站口,各類民辦學校接站員超過了二十位,還有人現(xiàn)場辦公,逮學生模樣裝扮的就塞招生簡章,奮力游說大家去參觀校園……
【記者提醒】
別聽看合同
采訪中,一位教育界資深人士提醒家長和學生,在決定就讀民辦高校前,首先要向相關教育部門了解學校是否具備辦學資格,或上網(wǎng)查詢學校的相關情況,不可只聽信學校一方的說詞。其次,要實地考察了解學校的硬件和軟件設施,不要輕信招生人員和看重招生簡章。就讀時,好與校方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相關合同,內容應包括校方的、學生退學條件及違約責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