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全攻略

字號:

英語:抓好基本功,以不變應萬變
    南海實驗中學教師 盧靜儀
    今年初三英語的考試題型與去年相比較,取消了英語口語加入總分一項,只作考察分,另將這10分分別加到作文和完型填空中,因此作文分值為15分,完型填空分值為15分,每空1.5分。也就是說在作文與閱讀這兩方面對學生提高了要求。另外,在備考詞匯當中也增加了相當一部分詞匯,所考的詞匯量有了較大擴充。有了如此的改動,根據(jù)這一中考要求,在復習中應在這兩方面加大力度,其它基礎知識方面還是與往年一樣,打好詞匯及語法基礎,再提升聽力、閱讀及寫作能力,因此初三英語的復習為三條腿走路:詞匯復習、語法復習、能力提高。
    一、 詞匯復習。根據(jù)考綱的要求,對所要考察的詞匯(包括新增詞匯)進行全面的復習,包括詞的用法及詞組的搭配以及單詞在句子當中的使用。所謂詞不離句,掌握其在句子中的用法才是真正學會詞的用法。
    二、 語法復習。語法是語言的框架,只有掌握了句法,句子的時態(tài)、語態(tài)、句子結(jié)構(gòu),才能夠進一步提高語言使用的正確性,才能適應現(xiàn)階段考試的要求。
    三、 能力提高。通過進行系統(tǒng)的、有計劃的聽力訓練、閱讀訓練、寫作訓練,進一步提高這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達到英語學習的終目的。
    通過以上三方面的基礎與能力的訓練,在后階段再進行綜合題型的訓練,題不在于做得多,只要求做得有效,那么在中考中就會信心百倍,取得好成績。
    政治:注意培養(yǎng)審題能力
    石門實驗學校初三政治備課組
    一、知識是基礎,能力是關鍵。如果知識掌握的不牢,沒有形成點、線、面的結(jié)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無從談起。缺乏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更談不上靈活應用。
    二、走出思想上的“誤區(qū)”,放棄靠“抄”答卷的念頭,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靠“過程”培養(yǎng)能力。許多同學認為“開卷考試無非是考試時翻翻書而已”。于是,平時就將有些題目和答案密密麻麻地抄到課本的空白處,考試時抄書或移植書中同類題答案即可,甚至題題都翻書。長期下去,導致基礎不扎實,審題不清,答題不規(guī)范,解題能力差等問題。忽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平時考試題目難度不大,且養(yǎng)成了長期的抄書思維,導致一到考試時就東扯西拉,漫無邊際。碰到開放性綜合試題,就無法下手,驚慌失措。能力是在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知識的鞏固和升華。與閉卷相比,開卷只不過是把重點由過去對知識的記憶轉(zhuǎn)向理解,轉(zhuǎn)向在新情境中知識的遷移、整合和運用。只有扎扎實實地學習、思考、實踐,形成牢固的知識基礎和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有望考出好成績來。
    三、培養(yǎng)審題能力。審題能力是影響考試成績的重要因素。審題能力差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一、不善于通過試題提供的材料,去分析試題的要求和意圖,信息獲取能力不足,抓不住題目要求的關鍵詞,答題時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二、抓不住試題考查的重點,把握不住試題的思路,很多題目所給的材料和提問的語句,本身隱含了答案的方向和要求。三、弄不清答題的知識依據(jù)和設問指向,出現(xiàn)答題失誤。審題能力要從三個方面去培養(yǎng):(1)獲取試題提供的信息,理解試題要求及考查范圍。(2)提取信息的有效內(nèi)容和價值并對其進行分析和整合。(3)組織和應用相關的書本知識,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