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tǒng)計數據的概念和類型
利用統(tǒng)計方法進行計算、分析,首先要有統(tǒng)計數據。搜集、整理統(tǒng)計數據是統(tǒng)計工作的基礎。統(tǒng)計數據是對客觀現(xiàn)象進行計量的結果。
根據對事物計量的精確程度和結果來看,可將統(tǒng)計數據分為分類的數據、順序的數據和數值型數據。
分類的數據是對事物進行分類的結果,該類數據表現(xiàn)為類別。有些現(xiàn)象的計量不僅可以將事物分為不同的類別,還可以確定這些類別的優(yōu)劣或順序,如可將產品分為一等品、二等品等。有些事物可以使用自然或度量衡單位進行計量,其結果表現(xiàn)為具體的數值,即數值型數據。
(二)統(tǒng)計數據的來源
從統(tǒng)計數據本身的來源看,最初都是來自于直接的調查或試驗。但從使用者的角度看,統(tǒng)計數據的來源主要有2個渠道:一是直接的調查或試驗,這是統(tǒng)計數據的直接來源,可稱之為第一手或直接的統(tǒng)計數據,簡稱一手數據或直接數據;二是別人調查或試驗的數據,這是統(tǒng)計數據的間接來源,可稱之為第二手或間接的統(tǒng)計數據,簡稱二手數據或間接數據。
統(tǒng)計數據的直接來源渠道主要有2個:一是專門調查,二是科學試驗。
對于大多數使用者來說,如果能通過直接的調查或試驗獲得所需的一手數據是的,但許多情況下親自去做調查往往不大可能,這時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得別人調查或試驗的二手數據。
題目:統(tǒng)計總體必須是(?。?。
A.性質不同的眾多個體所組成的集合體
B.性質相同的眾多個體所組成的集合體
C.至少有一個主要性質相同的眾多個體所組成的集合體D.至少有一個主要性質不同的眾多個體所組成的集合體
答案:(C)
題目:下列關于統(tǒng)計中的基本概念正確的是( )。
A.總體中所含個體的數量稱為總體單位
B差異性是總體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
C.只有當總體數量無,我們才進行抽樣調查
D.標志是反映總體特征或屬性的名稱
答案:(B)
(三)統(tǒng)計調查方案
不同調查的調查方案雖然在內容和形式上會有一些差別,但都應包括調查目的、調查對象、調查單位、調查項目和調查表等內容。
1.調查目的
調查目的是指調查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是設計調查方案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它所回答的是為什么要調查,調查要解決什么問題,調查具有何種意義等
2.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
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所解決的是向誰調查、由誰來具體提供所需的數據的問題。
在實際調查中,調查單位可以是調查對象的全部個體,也可以是部分個體。如果采取全面調查方式,如普查,調查對象中的每一個體都是調查單位,兩者是一致的;如果采取非全面調查方式,如抽樣調查,則調查單位只是調查對象中的一部分個體,兩者就不一致。
3.調查項目和調查表
在一次調查中選擇什么調查項目,選擇多少調查項目,是由調查目的和調查單位的特點決定的,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1)選擇調查目的所必需的項目。(2)選擇能夠確切取得的項目。
(3)項目與項目之間應相互銜接、相互聯(lián)系,便于比較分析;也要注意與以前調查項目的聯(lián)系,以便進行縱向或橫向對比,研究現(xiàn)象的發(fā)展變化。(4)調查項目應有確切的含義和統(tǒng)一解釋,不能模糊不清,否則會影響調查人員和被調查者的理解,使統(tǒng)計數據不準確,影響調查工作的質量。
在多數統(tǒng)計調查中,調查項目通常以表格的形式來表現(xiàn),該表格稱為調查表。調查表是用于登記調查數據的一種表格,一般由表頭、表體和表腳三部分組成。
在市場調查中,調查項目和調查表通常表現(xiàn)為一張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的設計是市場調查方案設計的核心內容。問卷設計的內容一般包括調查中所提問題的設計、問題答案的設計、提問順序的設計以及問卷版面格式的設計等。設計調查問卷應注意以下幾
點:(1)對重大或敏感性強的問題應采用多項選擇,不宜采用是非提問;(2)所提的問題應便于被調查者回答;(3)備選答案應互不相容;(4)調查項目應防止?jié)B入調查者的思想導向;(5)問題不宜太長、太難和過于復雜。
題目:(?。┦侵刚{查過程中所要調查的具體個體。
A.調查目的
B.調查項目
C.調查對象
D.調查單位
答案:(D)
4.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調查時間是指調查數據所屬的時間。數據所屬的時間應明確
(四)統(tǒng)計調查方式
常用的統(tǒng)計調查方式有普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
和統(tǒng)計報表。
1.普查。普查即普遍調查,又稱全面調查,是對調查對象中的每一個體進行調查。
2.抽樣調查。抽樣調查全稱隨機抽樣調查,是隨機地從調查對象中抽取一部分個體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并根據樣本調查結果推斷總體數量特征的一種非全面調查。
3.重點調查。重點調查是從調查對象中只選擇少數重點個體進行調查。
4.典計報表。全面統(tǒng)計報表要求調查對象中的每一個調查單位都要填報,非全面統(tǒng)計報表只要求調查對象中的一部分調查單位填報。按實施范圍不同,可分為國家、部門、地方統(tǒng)計報表。按報送周期長短不同,可分為日報、旬報、月報、季報、半年報、年報等。
(五)搜集數據的方法
無論是采取何種調查方式進行調查,在獲得統(tǒng)計數據時都有一些具體的方法,歸納起來,可分為詢問調查和觀察實驗兩大類。
1.詢問調查
(1)訪問調查。
(2)郵寄調查。
(3)電話調查。
(4)電腦輔助調查。
(5)座談會。
(6)個別深度訪問。
2.觀察與實驗
觀察與實驗是調查者通過直接的觀察或實驗獲得所需數據的一種調查方法。
(1)觀察法。
(2)實驗法。
利用統(tǒng)計方法進行計算、分析,首先要有統(tǒng)計數據。搜集、整理統(tǒng)計數據是統(tǒng)計工作的基礎。統(tǒng)計數據是對客觀現(xiàn)象進行計量的結果。
根據對事物計量的精確程度和結果來看,可將統(tǒng)計數據分為分類的數據、順序的數據和數值型數據。
分類的數據是對事物進行分類的結果,該類數據表現(xiàn)為類別。有些現(xiàn)象的計量不僅可以將事物分為不同的類別,還可以確定這些類別的優(yōu)劣或順序,如可將產品分為一等品、二等品等。有些事物可以使用自然或度量衡單位進行計量,其結果表現(xiàn)為具體的數值,即數值型數據。
(二)統(tǒng)計數據的來源
從統(tǒng)計數據本身的來源看,最初都是來自于直接的調查或試驗。但從使用者的角度看,統(tǒng)計數據的來源主要有2個渠道:一是直接的調查或試驗,這是統(tǒng)計數據的直接來源,可稱之為第一手或直接的統(tǒng)計數據,簡稱一手數據或直接數據;二是別人調查或試驗的數據,這是統(tǒng)計數據的間接來源,可稱之為第二手或間接的統(tǒng)計數據,簡稱二手數據或間接數據。
統(tǒng)計數據的直接來源渠道主要有2個:一是專門調查,二是科學試驗。
對于大多數使用者來說,如果能通過直接的調查或試驗獲得所需的一手數據是的,但許多情況下親自去做調查往往不大可能,這時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得別人調查或試驗的二手數據。
題目:統(tǒng)計總體必須是(?。?。
A.性質不同的眾多個體所組成的集合體
B.性質相同的眾多個體所組成的集合體
C.至少有一個主要性質相同的眾多個體所組成的集合體D.至少有一個主要性質不同的眾多個體所組成的集合體
答案:(C)
題目:下列關于統(tǒng)計中的基本概念正確的是( )。
A.總體中所含個體的數量稱為總體單位
B差異性是總體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
C.只有當總體數量無,我們才進行抽樣調查
D.標志是反映總體特征或屬性的名稱
答案:(B)
(三)統(tǒng)計調查方案
不同調查的調查方案雖然在內容和形式上會有一些差別,但都應包括調查目的、調查對象、調查單位、調查項目和調查表等內容。
1.調查目的
調查目的是指調查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是設計調查方案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它所回答的是為什么要調查,調查要解決什么問題,調查具有何種意義等
2.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
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所解決的是向誰調查、由誰來具體提供所需的數據的問題。
在實際調查中,調查單位可以是調查對象的全部個體,也可以是部分個體。如果采取全面調查方式,如普查,調查對象中的每一個體都是調查單位,兩者是一致的;如果采取非全面調查方式,如抽樣調查,則調查單位只是調查對象中的一部分個體,兩者就不一致。
3.調查項目和調查表
在一次調查中選擇什么調查項目,選擇多少調查項目,是由調查目的和調查單位的特點決定的,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1)選擇調查目的所必需的項目。(2)選擇能夠確切取得的項目。
(3)項目與項目之間應相互銜接、相互聯(lián)系,便于比較分析;也要注意與以前調查項目的聯(lián)系,以便進行縱向或橫向對比,研究現(xiàn)象的發(fā)展變化。(4)調查項目應有確切的含義和統(tǒng)一解釋,不能模糊不清,否則會影響調查人員和被調查者的理解,使統(tǒng)計數據不準確,影響調查工作的質量。
在多數統(tǒng)計調查中,調查項目通常以表格的形式來表現(xiàn),該表格稱為調查表。調查表是用于登記調查數據的一種表格,一般由表頭、表體和表腳三部分組成。
在市場調查中,調查項目和調查表通常表現(xiàn)為一張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的設計是市場調查方案設計的核心內容。問卷設計的內容一般包括調查中所提問題的設計、問題答案的設計、提問順序的設計以及問卷版面格式的設計等。設計調查問卷應注意以下幾
點:(1)對重大或敏感性強的問題應采用多項選擇,不宜采用是非提問;(2)所提的問題應便于被調查者回答;(3)備選答案應互不相容;(4)調查項目應防止?jié)B入調查者的思想導向;(5)問題不宜太長、太難和過于復雜。
題目:(?。┦侵刚{查過程中所要調查的具體個體。
A.調查目的
B.調查項目
C.調查對象
D.調查單位
答案:(D)
4.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調查時間是指調查數據所屬的時間。數據所屬的時間應明確
(四)統(tǒng)計調查方式
常用的統(tǒng)計調查方式有普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
和統(tǒng)計報表。
1.普查。普查即普遍調查,又稱全面調查,是對調查對象中的每一個體進行調查。
2.抽樣調查。抽樣調查全稱隨機抽樣調查,是隨機地從調查對象中抽取一部分個體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并根據樣本調查結果推斷總體數量特征的一種非全面調查。
3.重點調查。重點調查是從調查對象中只選擇少數重點個體進行調查。
4.典計報表。全面統(tǒng)計報表要求調查對象中的每一個調查單位都要填報,非全面統(tǒng)計報表只要求調查對象中的一部分調查單位填報。按實施范圍不同,可分為國家、部門、地方統(tǒng)計報表。按報送周期長短不同,可分為日報、旬報、月報、季報、半年報、年報等。
(五)搜集數據的方法
無論是采取何種調查方式進行調查,在獲得統(tǒng)計數據時都有一些具體的方法,歸納起來,可分為詢問調查和觀察實驗兩大類。
1.詢問調查
(1)訪問調查。
(2)郵寄調查。
(3)電話調查。
(4)電腦輔助調查。
(5)座談會。
(6)個別深度訪問。
2.觀察與實驗
觀察與實驗是調查者通過直接的觀察或實驗獲得所需數據的一種調查方法。
(1)觀察法。
(2)實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