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咨詢工程師《宏觀經濟》考點解析(三)

字號:

第三節(jié) 經濟增長
    一、經濟增長及增長源泉
    (一)經濟增長是數量和質量的統(tǒng)一
    1.經濟增長數量變化的度量指標
    反映經濟增長的數量變化程度,通常是用經濟增長率表示。我國從1985年起正式采用國內生產總值指標計算增長速度。
    (1)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它等于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
    (2)經濟增長率。經濟增長率是指報告期經濟總量與基期經濟總量相比的增加量,同基期經濟總量的比率。
    (3)定比增長速度和環(huán)比增長速度。經濟增長速度可分為定比增長速度和環(huán)比增長速度。定比增長速度是報告期經濟總量與固定期經濟總量相比的增加量,同固定期經濟總量之比表示的經濟增長率。
    環(huán)比增長速度是指報告期的經濟總量與上一時期經濟總量相比的增加量,同上一時期經濟總量之比表示的經濟增長率。
    計算經濟增長速度,應采用可比價格,以便剔除價格變動的影響。
    2.經濟增長的質量指標
    經濟增長的質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要素生產率,以及經濟增長的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集中反映宏觀經濟效益。反映經濟增長質量的指標主要有:
    (1)社會勞動生產率。
    (2)社會生產物質消耗率。
    (3)資金利稅率。
    (4)國內生產總值綜合能耗。
    (5)社會投資效益。
    (6)流動資金占用率。
    (7)固定資金產出率。
    (8)全要素生產率(TFP)
    例題5:經濟增長的質量是指(?。?BR>    A.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要素生產率以及經濟增長的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集中反映宏觀經濟效益
    B.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經濟活動總體行為產生的綜合經濟效益
    C.是反映國民經濟全局,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經濟效益
    D.是近期經濟效益和長遠經濟相結合的經濟效益,是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相統(tǒng)一的經濟效益
    答案:A.
    例題6:反映經濟增長質量的指標主要有( )
    A.社會勞動生產率
    B.社會生產物質消耗率
    C.資金利稅率
    D.國內生產總值綜合能耗
    E.社會負效益
    答案:A、B、C、D.
    3.增長數量與質量的統(tǒng)一
    經濟增長速度高并不一定意味著經濟增長質量就高;宏觀經濟效益是指一定時間內,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經濟活動的總體行為產生的綜合經濟效益,是反映國民經濟全局、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經濟效益,是近期經濟效益和長遠經濟效益相結合的經濟效益,是與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相統(tǒng)一的經濟效益。
    因此,我們所追求的增長是數量與質量的統(tǒng)一,其標志是:
    (1)穩(wěn)定的經濟增長;
    (2)與人口、資源、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經濟增長;
    (3)建立在要素生產率改善與提高基礎上的經濟增長。
    例題7:增長是數量與質量的統(tǒng)一,關于其標志的面的敘述是( )
    A.穩(wěn)定的經濟增長
    B.與人口、資源、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經濟增長
    C.建立在要素生產率改善與提高基礎上的經濟增長
    D.穩(wěn)定的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經濟增長,建立在要素生產率改善與提高基礎上的經濟增長
    答案:D.
    4.經濟增長與經濟發(fā)展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fā)展是兩個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的概念。經濟增長主要是反映經濟總量的變化及與此相關的要素生產率情況。而經濟發(fā)展則具有更廣泛的含義,除包括經濟增長的內容外,還包括經濟結構的轉換、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提高以及經濟對社會進步、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影響等。經濟發(fā)展是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共同變動的結果,有時以經濟總量增長為主,有時以經濟結構的變動為主。把可持續(xù)性作為經濟增長質量的重要標志,實際上已具有了經濟發(fā)展的內涵。經濟增長是經濟發(fā)展的基礎,經濟發(fā)展是經濟增長的結果。但有時經濟增長并不等同于經濟發(fā)展,如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而導致經濟結構的扭曲或出現貧富懸殊、資源破壞、環(huán)境惡化等結果,就會出現有增長而無發(fā)展的情況。
    (二)經濟增長的源泉
    經濟增長是生產要素積累和資源利用的改進或要素生產率增加的結果。各種增長源泉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可以用生產函數來計算。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可以使經濟總量擴張;在生產要素數量一定的條件下,提高要素生產率既可以促進經濟總量增長,又可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1.土地(或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本是基本的生產要素
    (1)土地是經濟增長的基礎條件。
    (2)勞動力是經濟增長最基本的要素。
    (3)資本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2.提高要素生產率是最根本的持續(xù)增長源泉
    提高要素生產率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主要內容,在土地(或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本要素數量既定的條件下,是增加經濟總量的主要途徑。
    (1)提高投入產出效率。
    (2)生產要素的效率是影響經濟增長質量的關鍵。
    (3)提高生產要素的組合質量。
    (4)提高生產要素再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