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第14課《烏鴉喝水》教案

字號:

烏鴉喝水》一課內容通俗易懂,很適合閱讀。教學中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以下是整理的(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第14課《烏鴉喝水》教案),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辦、法兩個字。
    2、初讀課文,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讀準課文的字音,讀通句子。
    教具:烏鴉的圖片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講故事導入
    1、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只可愛的小鳥,(出示烏鴉的圖片)你們誰認識它?(生答:烏鴉)
    師:對,這只可愛的小鳥的名字就叫烏鴉。
    2、師:大家在看看老師黑板上的這兩個字,有人認識嗎?(大屏幕出示烏鴉)會讀的同學把這兩個字讀給大家聽。能不能把這兩個字教給其他同學認識。(會讀同學領著全體同學讀)
    3、識記生字:我們大家都認識了這兩個字,能不能想辦法記住他們。記字(指名說)
    (熟字加偏旁:大屏幕出示:鳥――烏牙+鳥=鴉)
    4、誰能很有禮貌的跟烏鴉朋友打個招呼?
    5、今天老師就給大家?guī)砹艘粋€關于這只可愛的小烏鴉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烏鴉喝水》,(板書:烏鴉喝水)現在老師就請我的電腦朋友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播放動畫)
    6、你覺得故事怎么樣?你還想聽嗎?可是故事已經將完了。不過沒關系老師告訴你們這個小故事就是語文書上的第十九課的內容。只要你把這篇課文讀懂了,學好了,你也能向我的電腦朋友一樣,把這個故事將給大家聽。
    二、初讀課文,識字
    1、自讀課文,學生讀課文老師提要求:
    (1)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問問你的同桌或小組同學。
    (2)讀通句子,感覺不連貫的地方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
    2、指名讀。
    師:你們讀的可真認真,誰愿意到前邊來當一回小老師給大家讀一讀。(生)這么多同學愿意讀??!老師想多給同學們幾次機會,你們覺得怎么讀比較合理呢?(分自然段讀)
    (生讀)適當的評價
    3、識字
    師:細心的同學你發(fā)現屏幕上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字的顏色不一樣,不同顏色的字是生字)
    學生讀字(把這些字讀給你的小組同學聽一聽)
    讀詞(大屏幕出示這些字所在的詞:烏鴉喝水口渴瓶子辦法漸漸)
    小組合作:一起想辦法記住這些字。
    匯報:
    (1)去掉音節(jié)讀課文
    (2)換語境讀課文。
    4、寫字
    (1)出示生字,學生觀察。提出問題:它們都是什么結構的字,怎樣才能把他們寫好,應該怎樣寫,每一筆占什么位置。
    (2)書空
    (3)師范寫,學生邊寫邊說筆畫名稱
    (4)學生練寫
    三、再讀課文
    師:沒有了生字朋友做障礙,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把課文讀的更好的。
    1、現在老師想讓你們再課文讀一讀。在讀課文之前老師想問一問大家,我們這讀課文除了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之外還應該怎么讀呢?(生答:讀出感情)(自由讀)
    2、覺自己讀的怎么樣了?是按你們自己說的要求那樣做了嗎?
    3、小組分自然段比賽讀一讀。
    4、學生評一評,哪組讀的好,好在哪?
    5、再讀課文,按照讀好的小組那樣讀
    四、總結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喝”“渴”等11個生字,會寫“烏”“處”等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認讀能力、朗讀能力、書寫能力。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通過讀一讀、說一說、做一做等形式,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3、通過朗讀課文,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時,要開動腦筋,積極想辦法解決。
    二、教學重點
    采用多種方法識字、能正確書寫難寫的字。
    三、教學難點
    區(qū)別字形相近的字,準確掌握會認和會寫的字。
    四、課堂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示圖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有一位故事中的朋友來到了我們中間。
    2、(出示課件)它是誰?它在做什么?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講講這幅圖的內容。
    3、揭示課題,學習“喝”字。
    出示:喝水。引導觀察:“喝”是什么偏旁?思考:“喝”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每個字的讀音,特別要注意預習時所畫的生詞的讀音。
    2、學生自由練讀課文,嘗試運用請教、拼讀等方法把課文讀通順,并標清本文的自然段。
    (三)交流讀文,引導識詞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學習生詞:口渴、到處
    ①口渴:教師講述發(fā)音特點,學生練讀,指讀。講述口渴時的感受,記住“渴”字的字形。
    ②到處:指讀并理解該詞,指導朗讀:烏鴉為什么要找那么的地方?你能把烏鴉著急喝水的樣子讀出來嗎?
    2、指讀第二自然段,學習“瓶子”一詞,思考:烏鴉用來喝水的瓶子是什么樣的?
    3、指讀第3自然段,學習:旁邊、辦法
    ①旁邊:采用看圖和聯系實際的方法理解詞意。
    ②辦法:練習用“辦法”說一句話。
    4、指讀第4自然段,學習:銜來、放進、慢慢、升高
    ①銜來:指讀帶有“銜來”一詞的句子,看圖理解“銜來”。
    ②放進:區(qū)別“進”“近”
    ③通過猜詞游戲學習“慢慢、升高”,了解“慢”的反義詞是“快”?!吧钡姆戳x詞是“降”
    5、齊讀全部生詞。
    (四)掌握方法,自主記字。
    1、出示生字,自由認讀。
    2、學習方法,交流記字。
    ①思考:在這一課中有兩個字長得很像?它們是誰?這兩個字哪像?哪不像?你用什么好辦法,一下子就能把它記住。
    ②老師簡介比一比的識字方法。
    ③短信記字:
    外對處說:你干嘛把腳伸那么長?
    力對辦說:幾天不見你怎么拄雙拐了?
    行對銜說:?
    去對法說:?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剩下的字記一記
    4、開火車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5、換語言環(huán)境,鞏固識字。
    早上,紅紅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升起,鳥媽媽從遠處銜來食物飛回大樹上,小鳥覺得有些口渴,就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喝水。”鳥媽媽看見大樹旁邊有一條小河,高興地叫起來:“有辦法啦!”它馬上飛過去,在瓶里放上水,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五)抓住難點,指導寫字。
    1、學生自由認讀要求寫的字。
    2、觀察要寫的字找出難寫的字。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并練習書寫。
    (六)回顧全文,滲透思想教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烏鴉喝水》這個故事嗎?為什么?
    2、教師總結:多聰明的烏鴉呀,它讓我們懂得了: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就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