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用來進行比較的基礎時期的發(fā)展水平稱為().
A.報告期水平
B.期初水平
C.基期水平
D.期末水平
標準答案:c
解 析:
43、 采用組距分組時.需要遵循()的原則.
A.“下組限不在內”
B.“不重不漏”
C.“組別能夠窮盡”
D.“上組限在內”
標準答案:b
解 析:
44、 某地區(qū)在制定發(fā)展計劃時.提出國內生產總值2000—2006年的平均增長速度為10%.2000年該地區(qū)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0億.則按計劃到2006年該地區(qū)的國內生產總值為()
A.53.15億
B.33億
C.48.3億
D.33.3億
標準答案:a
解 析:30*(1+10%)6 = 30*1.7716 = 53.15
45、 關于拉氏綜合指數和帕氏綜合指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氏數量指數用得較多.而質量指數用得較少
B.帕氏數量指數用得較多.而質量指數用得較少
C.拉氏數量和質量指數用得都比較多.而帕氏指數用得較少
D.帕氏數量和質量指數用得都比較多.而拉氏指數用得較少
標準答案:a
解 析:在實際應用中,拉氏數量指數用得較多,而帕氏質量指數用得較多。
46、 計算平均發(fā)展速度通常用()
A.算術平均法
B.幾何平均法
C.眾數
D.中位數
標準答案:b
解 析:
47、 為某一特定目的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是().
A.抽樣調查
B.重點調查
C.典型調查
D.普查
標準答案:d
解 析:
48、 區(qū)分數據的類型是很重要的.因為對不同類型的數據.我們將采用不同的統(tǒng)計方法來處理和分析.對分類數據.我們通常計算出各組的().計算其眾數.
A.中位數
B.平均數
C.離散系數
D.頻數或頻率
標準答案:d
解 析:
49、 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中.企業(yè)的會計核算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的是().
A.可比性原則
B.及時性原則
C.一貫性原則
D.明晰性原則
標準答案:c
解 析:
50、 下列不屬于資產負債表要素的是().
A.資產
B.負債
C.所有者權益
D.收入
標準答案:d
解 析:
51、 下列不屬于資產負債表要素的是().
A.資產
B.負債
C.所有者權益
D.收入
標準答案:d
解 析:
A.報告期水平
B.期初水平
C.基期水平
D.期末水平
標準答案:c
解 析:
43、 采用組距分組時.需要遵循()的原則.
A.“下組限不在內”
B.“不重不漏”
C.“組別能夠窮盡”
D.“上組限在內”
標準答案:b
解 析:
44、 某地區(qū)在制定發(fā)展計劃時.提出國內生產總值2000—2006年的平均增長速度為10%.2000年該地區(qū)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0億.則按計劃到2006年該地區(qū)的國內生產總值為()
A.53.15億
B.33億
C.48.3億
D.33.3億
標準答案:a
解 析:30*(1+10%)6 = 30*1.7716 = 53.15
45、 關于拉氏綜合指數和帕氏綜合指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氏數量指數用得較多.而質量指數用得較少
B.帕氏數量指數用得較多.而質量指數用得較少
C.拉氏數量和質量指數用得都比較多.而帕氏指數用得較少
D.帕氏數量和質量指數用得都比較多.而拉氏指數用得較少
標準答案:a
解 析:在實際應用中,拉氏數量指數用得較多,而帕氏質量指數用得較多。
46、 計算平均發(fā)展速度通常用()
A.算術平均法
B.幾何平均法
C.眾數
D.中位數
標準答案:b
解 析:
47、 為某一特定目的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是().
A.抽樣調查
B.重點調查
C.典型調查
D.普查
標準答案:d
解 析:
48、 區(qū)分數據的類型是很重要的.因為對不同類型的數據.我們將采用不同的統(tǒng)計方法來處理和分析.對分類數據.我們通常計算出各組的().計算其眾數.
A.中位數
B.平均數
C.離散系數
D.頻數或頻率
標準答案:d
解 析:
49、 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中.企業(yè)的會計核算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的是().
A.可比性原則
B.及時性原則
C.一貫性原則
D.明晰性原則
標準答案:c
解 析:
50、 下列不屬于資產負債表要素的是().
A.資產
B.負債
C.所有者權益
D.收入
標準答案:d
解 析:
51、 下列不屬于資產負債表要素的是().
A.資產
B.負債
C.所有者權益
D.收入
標準答案:d
解 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