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高三化學復習已進入沖刺階段。為此,筆者特根據(jù)多年送高考的經驗談談考前的備考方略,供考生們參考。
回歸課本、開卷有“疑”
化學課本是高考命題之根本??v觀歷屆高考試題,尤其是實驗題,絕大多數(shù)源于課本,正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據(jù)初步統(tǒng)計,中學化學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論大大小小共有220多處,它們構建了中學化學的基礎。因此,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的復習在整個化學復習中起著奠基、支撐的重要作用。如果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不過關,解題時就會感到障礙重重、錯誤百出。因此,建議考生在考前至少看2至3遍初三至高三的課本。切實把每一個概念及每一種理論弄清用活??磿鴷r要做到開卷有“疑”,課本看第一遍時,一般是提不出什么問題的,似乎都懂了,其實是沒看進去。當你仔細看第二遍時,就會提出不少問題??吹拇螖?shù)越多,看的越仔細,提出的問題就越多,同時,收獲也就越大。這就叫“大疑大進、小疑小進、無疑不進”。例如對催化劑的認識,教材的定義是:“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改變的物質”。一般學生都能背誦,但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層含義;假如我們對其仔細品味,枯燥的概念就會變得生動有趣。我們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改變”一詞為什么不能換成“加快”?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后,為什么不進入終產物?“化學性質都不改變”,物理性質也不改變嗎?經過多番思考,對催化劑的認識就會達到相當高的層次。
課本中的眾多知識點,都需要認真比較、反復琢磨。例如原子質量與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質量數(shù)、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又如同位素與同分異構體、同系物、同素異形體、同一物質等許多相似、相關、相對、相依的概念、性質、實驗等內容都極易混淆。這些都只有通過仔細看書,反復比較,察同辨異,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才能達到真正掌握之目的。
模擬實戰(zhàn)、強化訓練
我們反對題海戰(zhàn)術,但是不做適量的題是不行的?,F(xiàn)在的考試無非是一個做題的比賽,誰做得快、做得準,誰就會贏。欲提升思維能力、提高解題速度,必須掌握思維方法、解題規(guī)律和技巧,而要掌握這些東西,都離不開訓練。不是有“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熟能生巧”的古訓嗎?因此,高考前每周2套地做一做理科綜合模擬題,是很有作用的。這樣的練習既可查漏補缺,又可訓練速度,還可培養(yǎng)心境。其中簡答題的訓練要高度重視,今年修訂的化學考試大綱,增加了簡答題的題型,其實簡答題既是往年高考的必考題型,又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常見題型。這種題型可以考查實驗操作、社會實踐、文字表達、理論聯(lián)系實際等多種能力。
模擬題的選用,除了少數(shù)關注社會熱點和科學技術的原創(chuàng)新題外,歷屆高考題是好的模擬題,特別是近三年的高考題?!犊荚囌f明》所列舉的樣題絕大多數(shù)是歷年高考題,比一般的模擬題容易。2005年湖南理綜化學高考卷中到處閃現(xiàn)著以往高考題的蹤影,其中第8道選擇題與1995年的第24題,連數(shù)據(jù)和答案都沒改。對高考試題進行“陳”題翻新,將做過的試題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重組,推陳出新,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另外,平時訓練的難度可以稍大于高考,但在臨近高考時,后考一套往屆的高考題或與高考題難度相當?shù)哪M題摸摸底,對增強考生的信心很有幫助。
練后反思、及時糾錯
在模擬訓練后,要注意練后反思:哪一道題,我還可靈活應用哪種解題技巧,使方法更簡單,答案更完美(簡答題)。要盡可能做到一題多解,多題一解;舉一反三,舉三反一。分析近幾年的高考化學試題,重點其實就是可拉開距離的重要知識點。但是,不少考生“越基礎的東西越容易出差錯”。要走出這一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外,還要對考試中出現(xiàn)差錯的“事故易發(fā)地帶”有意識地加以強化訓練。每考試后,要對差錯做出詳盡的分析,找出錯誤的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還是非知識性的失誤。對出現(xiàn)的差錯要準備一個糾錯本來記載,并隔一段時間把錯題再做一遍,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舊病”易復發(fā),哪些“頑癥”未根除,哪些“新病”又出現(xiàn)。重要的是,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采取強化的糾錯方式加以解決,從而不斷消除化學知識中的疑點和盲點。
常見的糾錯方法有:
1. 摘抄法:將糾錯內容分類摘抄在糾錯本上,在其題下或旁邊加上注釋。
2. 剪貼法:將糾錯題目從試卷上裁剪下來,或將有錯之題復印,按照考試先后、考題類別分別貼在糾錯本上,并在題目下部或旁邊加上注釋。
3. 卷面法:有序整理試卷,或按考試先后、或按考題類別,分門別類,將錯題加以注釋。
4. 課本法:將糾錯點還原到課本上,在課本知識點相應處,用不同字符標記糾錯點,同時在其下部或旁邊附一小紙片,標出該點糾錯題目的出處,錯誤原由及簡易分析等內容。
回歸課本、開卷有“疑”
化學課本是高考命題之根本??v觀歷屆高考試題,尤其是實驗題,絕大多數(shù)源于課本,正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據(jù)初步統(tǒng)計,中學化學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論大大小小共有220多處,它們構建了中學化學的基礎。因此,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的復習在整個化學復習中起著奠基、支撐的重要作用。如果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不過關,解題時就會感到障礙重重、錯誤百出。因此,建議考生在考前至少看2至3遍初三至高三的課本。切實把每一個概念及每一種理論弄清用活??磿鴷r要做到開卷有“疑”,課本看第一遍時,一般是提不出什么問題的,似乎都懂了,其實是沒看進去。當你仔細看第二遍時,就會提出不少問題??吹拇螖?shù)越多,看的越仔細,提出的問題就越多,同時,收獲也就越大。這就叫“大疑大進、小疑小進、無疑不進”。例如對催化劑的認識,教材的定義是:“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改變的物質”。一般學生都能背誦,但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層含義;假如我們對其仔細品味,枯燥的概念就會變得生動有趣。我們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改變”一詞為什么不能換成“加快”?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后,為什么不進入終產物?“化學性質都不改變”,物理性質也不改變嗎?經過多番思考,對催化劑的認識就會達到相當高的層次。
課本中的眾多知識點,都需要認真比較、反復琢磨。例如原子質量與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質量數(shù)、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又如同位素與同分異構體、同系物、同素異形體、同一物質等許多相似、相關、相對、相依的概念、性質、實驗等內容都極易混淆。這些都只有通過仔細看書,反復比較,察同辨異,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才能達到真正掌握之目的。
模擬實戰(zhàn)、強化訓練
我們反對題海戰(zhàn)術,但是不做適量的題是不行的?,F(xiàn)在的考試無非是一個做題的比賽,誰做得快、做得準,誰就會贏。欲提升思維能力、提高解題速度,必須掌握思維方法、解題規(guī)律和技巧,而要掌握這些東西,都離不開訓練。不是有“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熟能生巧”的古訓嗎?因此,高考前每周2套地做一做理科綜合模擬題,是很有作用的。這樣的練習既可查漏補缺,又可訓練速度,還可培養(yǎng)心境。其中簡答題的訓練要高度重視,今年修訂的化學考試大綱,增加了簡答題的題型,其實簡答題既是往年高考的必考題型,又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常見題型。這種題型可以考查實驗操作、社會實踐、文字表達、理論聯(lián)系實際等多種能力。
模擬題的選用,除了少數(shù)關注社會熱點和科學技術的原創(chuàng)新題外,歷屆高考題是好的模擬題,特別是近三年的高考題?!犊荚囌f明》所列舉的樣題絕大多數(shù)是歷年高考題,比一般的模擬題容易。2005年湖南理綜化學高考卷中到處閃現(xiàn)著以往高考題的蹤影,其中第8道選擇題與1995年的第24題,連數(shù)據(jù)和答案都沒改。對高考試題進行“陳”題翻新,將做過的試題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重組,推陳出新,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另外,平時訓練的難度可以稍大于高考,但在臨近高考時,后考一套往屆的高考題或與高考題難度相當?shù)哪M題摸摸底,對增強考生的信心很有幫助。
練后反思、及時糾錯
在模擬訓練后,要注意練后反思:哪一道題,我還可靈活應用哪種解題技巧,使方法更簡單,答案更完美(簡答題)。要盡可能做到一題多解,多題一解;舉一反三,舉三反一。分析近幾年的高考化學試題,重點其實就是可拉開距離的重要知識點。但是,不少考生“越基礎的東西越容易出差錯”。要走出這一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外,還要對考試中出現(xiàn)差錯的“事故易發(fā)地帶”有意識地加以強化訓練。每考試后,要對差錯做出詳盡的分析,找出錯誤的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還是非知識性的失誤。對出現(xiàn)的差錯要準備一個糾錯本來記載,并隔一段時間把錯題再做一遍,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舊病”易復發(fā),哪些“頑癥”未根除,哪些“新病”又出現(xiàn)。重要的是,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采取強化的糾錯方式加以解決,從而不斷消除化學知識中的疑點和盲點。
常見的糾錯方法有:
1. 摘抄法:將糾錯內容分類摘抄在糾錯本上,在其題下或旁邊加上注釋。
2. 剪貼法:將糾錯題目從試卷上裁剪下來,或將有錯之題復印,按照考試先后、考題類別分別貼在糾錯本上,并在題目下部或旁邊加上注釋。
3. 卷面法:有序整理試卷,或按考試先后、或按考題類別,分門別類,將錯題加以注釋。
4. 課本法:將糾錯點還原到課本上,在課本知識點相應處,用不同字符標記糾錯點,同時在其下部或旁邊附一小紙片,標出該點糾錯題目的出處,錯誤原由及簡易分析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