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某自營出口的生產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17%,退稅率15%。2002年11月和12月的生產經(jīng)營情況如下:
(1)11月份:外購原材料、燃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支付價款850萬元、增值稅額144.5萬元,材料、燃料已驗收入庫;外購動力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支付價款150萬元、增值稅額25.5萬元,其中20%用于企業(yè)基建工程;以外購原材料80萬元委托某公司加工貨物,支付加工費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價款30萬元、增值稅額5.1萬元,支付加工貨物的運輸費用10萬元并取得運輸公司開具的普通發(fā)票。內銷貨物取得不含稅銷售額300萬元,支付銷售貨物運輸費用18萬元并取得運輸公司開具的普通發(fā)票;出口銷售貨物取得銷售額500萬元。
(2)12月份:免稅進口料件一批,支付國外買價300萬元、運抵我國海關前的運輸費用、保管費和裝卸費用50萬元,該料件進口關稅稅率20%,料件已驗收人庫;出口貨物銷售取得銷售額600萬元;內銷貨物600件,開具普通發(fā)票,取得含稅銷售額140.4萬元;將與內銷貨物相同的自產貨物200件用于本企業(yè)基建工程,貨物已移送。
要求:
(1)采用“免、抵、退”法計算企業(yè)2002年11月份應納(或應退)的增值稅并進行帳務處理。
(2)采用“免、抵、退”法計算企業(yè)2002年12月份應納(或應退)的增值稅并進行帳務處理。
【答案】:11月份(1)增值稅進項稅額=144.5+25.5×(1-20%)+5.1+(10+18)×7%=171.96(萬元)
(2)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500×(17%-15%)=10(萬元)
(3)當期應納稅額=300×17%-(171.96-10)=-110.96(萬元)(4)免抵退稅額=500×15%=75(萬元)
(5)當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75(萬元)
(6)當期免抵稅額=75-75=0(萬元)
(7)留待下期抵扣稅額=110.96-75=35.96(萬元)
【帳務處理】:
(1)外購原輔材料、燃料等,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科目 85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445000
貸:銀行存款 9945000
(2)外購動力,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 12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04000
在建工程 351000
貸:銀行存款 1755000
(3)收回委托加工材料,分錄為:
借:原材料 1193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8000
貸:委托加工物資 1100000
銀行存款 151000
(4)產品外銷時,分錄為:
借:應收賬款 500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5000000
(5)內銷產品,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351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3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0000
(6)銷售貨物運費分錄為:
借:營業(yè)費用 1674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2600
貸:銀行存款 180000
(7)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500×(17%-15%)=10(萬元)
借:主營業(yè)售成本 10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00000
(8)計算應納稅額或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增值稅進項稅額=144.5+25.5×(1-20%)+5.1+(10+18)×7%=171.96當期應納稅額=300×17%-(171.96-10)=-110.96(萬元)
由于應納稅額小于零,說明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110.96萬元。
(1)11月份:外購原材料、燃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支付價款850萬元、增值稅額144.5萬元,材料、燃料已驗收入庫;外購動力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支付價款150萬元、增值稅額25.5萬元,其中20%用于企業(yè)基建工程;以外購原材料80萬元委托某公司加工貨物,支付加工費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價款30萬元、增值稅額5.1萬元,支付加工貨物的運輸費用10萬元并取得運輸公司開具的普通發(fā)票。內銷貨物取得不含稅銷售額300萬元,支付銷售貨物運輸費用18萬元并取得運輸公司開具的普通發(fā)票;出口銷售貨物取得銷售額500萬元。
(2)12月份:免稅進口料件一批,支付國外買價300萬元、運抵我國海關前的運輸費用、保管費和裝卸費用50萬元,該料件進口關稅稅率20%,料件已驗收人庫;出口貨物銷售取得銷售額600萬元;內銷貨物600件,開具普通發(fā)票,取得含稅銷售額140.4萬元;將與內銷貨物相同的自產貨物200件用于本企業(yè)基建工程,貨物已移送。
要求:
(1)采用“免、抵、退”法計算企業(yè)2002年11月份應納(或應退)的增值稅并進行帳務處理。
(2)采用“免、抵、退”法計算企業(yè)2002年12月份應納(或應退)的增值稅并進行帳務處理。
【答案】:11月份(1)增值稅進項稅額=144.5+25.5×(1-20%)+5.1+(10+18)×7%=171.96(萬元)
(2)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500×(17%-15%)=10(萬元)
(3)當期應納稅額=300×17%-(171.96-10)=-110.96(萬元)(4)免抵退稅額=500×15%=75(萬元)
(5)當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75(萬元)
(6)當期免抵稅額=75-75=0(萬元)
(7)留待下期抵扣稅額=110.96-75=35.96(萬元)
【帳務處理】:
(1)外購原輔材料、燃料等,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科目 85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445000
貸:銀行存款 9945000
(2)外購動力,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 12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04000
在建工程 351000
貸:銀行存款 1755000
(3)收回委托加工材料,分錄為:
借:原材料 1193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8000
貸:委托加工物資 1100000
銀行存款 151000
(4)產品外銷時,分錄為:
借:應收賬款 500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5000000
(5)內銷產品,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351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3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0000
(6)銷售貨物運費分錄為:
借:營業(yè)費用 1674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2600
貸:銀行存款 180000
(7)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500×(17%-15%)=10(萬元)
借:主營業(yè)售成本 10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00000
(8)計算應納稅額或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增值稅進項稅額=144.5+25.5×(1-20%)+5.1+(10+18)×7%=171.96當期應納稅額=300×17%-(171.96-10)=-110.96(萬元)
由于應納稅額小于零,說明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110.9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