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中施行課改:與大學接軌實行學分制

字號:

自省教育廳出臺《關于<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guī)范辦學行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公布后,我省各地教育系統(tǒng)紛紛積極應對。14日,我市舉辦教材改革培訓研討會,應邀而來的專家、教育部高中課程改革小組成員、山西省教科院副院長、教授賀斌與我市教育部門和各縣(市、區(qū))教研室負責人、各高完中校長共同討論新課標教育改革和教學發(fā)展的相關問題。
    按照教育部的規(guī)定,高中課程設置了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實踐活動8個學習領域,要求學生每一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獲得一定學分,學生必須在3年高中獲得144個學分方可畢業(yè)。雖然《意見》沒有規(guī)定學分的具體設置,但要求各地根據課程設置方案制定學生學分管理辦法,真實反映學生課程修習狀況,賀斌建議,應該首要安排語文、數學、外語等必修課的每周課時,然后根據學生建議和想法,固定每周其他選修課課時安排,大程度體現(xiàn)課改要求的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
    據專家介紹,新課改更多地注意了學習的實用性,高中課程設置按照領域→學科→模塊的方式,而學生獲得的學分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部分,涵蓋了教育部規(guī)定的8個學習領域,其中在選修課中必須至少獲得6分以上的學分。專家說,這樣的課改方案,突出的方面在于一是防止了學生偏科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二是給予學生大自主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課程,既避免文理分家的困擾,也大程度促進學生的素質發(fā)展。
    新的課改方案將在2010年秋季高中一年級開始實行,在2013年正式運用于高考(論壇)。屆時,所有的高中學生會因為學分制的實現(xiàn),達到高中與大學學習的平穩(wěn)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