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問題解決
一、名詞解釋
1、問題:是某種事態(tài)在人頭腦中的反映,這種事態(tài)令人困惑或者令人不滿意,但對這種事態(tài),又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法去改變,該事態(tài)挑戰(zhàn)我們的智能。
2、論題:是一種觀念性的事態(tài)在人頭腦中的反映,這種觀念性事態(tài)挑戰(zhàn)我們的智能,引起不同人群之間的爭辯。
3、問題意識:是對問題的一種敏感,產生這種敏感的動因是人對周邊世界的好奇心。
4、觀察:是一種有目的地進行感知和描述地活動。
5、問題定位:就是初步確定問題屬于什么類型,是界定明確的問題,還是未界定明確的問題?是境況問題還是價值問題?想要有效地解決問題,境況問題和價值問題地區(qū)分是很重要的,因為問題地類型不同,解決的思路會是不同的。
二、選擇題
1、創(chuàng)新的過程伴隨著問題的提出過程、討論過程、解決過程。創(chuàng)新思維總是面對著問題,總是試圖解決問題。
2、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案往往是一個創(chuàng)新思維的過程。
3、問題可以分為界定明確的問題、未界定明確問題。
三、簡答題
1、問題形成的相關因素有哪些?
(1)問題是一個認知客體,人是問題的認知主體(2)問題是對事態(tài)的一種不滿(3)人在問題面前常常需要有所作為
2、論題形成的相關因素有哪些?
(1)論題是一個認知客體(2)論題反映的往往是觀念(3)論題主要是認知主體間的認同或者不認同的問題
3、論題與問題的關系怎樣?
區(qū)別:(1)概念的著重點不同(2)處理方式不同
關系:(1)所有的論題本質上都屬于問題(2)問題和論題互相滲透(3)
4、問題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1)界定明確的問題:屬于知識性、記憶性的問題
(2)未界定明確的問題:沒有明確的問題域、也沒有明確的答案的問題
5、如何理解境況問題與價值問題?
(1)境況問題是客觀事實相關的條件綜合,境況是現成的已有的客觀條件
境況問題有些是有關物質世界的事實問題,解決這類問題多用實驗的方式,所以這類問題往往有正確答案
特征:它是在客觀事實基礎上產生的問題;解決這類問題,需要用事實來驗證,或者是需要用新的境況來替代舊的境況
(2)價值觀念是一種主觀信念,這種信念表現為認知主體的認知偏好
價值問題是觀念問題:
特征:這些問題包含著認知主體的主觀意志,或是主觀信念;它不僅僅是用客觀事實來驗證,更多的是依賴人的觀念認同;它大都和人類的行為相關,因此價值問題也是有關人類行為的問題。
6、怎樣在實踐中培養(yǎng)問題意識?
(1)觀察力的培養(yǎng):養(yǎng)成依靠觀察接受信息的良好習慣;用觀察力測試的方法提醒自己;注意保持觀察的靈活性
(2)良好心態(tài)的培養(yǎng):質疑和改良的認知態(tài)度;對暗示和機遇的心理敏感;樂于尋求因果聯系的求知欲望
7、問題解決的基本步驟有哪些?
(1)準備階段(2)調查階段(3)觀念階段(4)評價階段
8、準備階段怎樣面對問題,給問題定位?
(1)創(chuàng)新首先是面對問題,認識到問題的挑戰(zhàn)
(2)給問題初步定位,就是確定問題屬于什么類型,是界定明確的問題,還是未界定明確的問題?是境況問題還是價值問題?想要有效地解決問題,境況問題和價值問題地區(qū)分是很重要的,因為問題地類型不同,解決的思路會是不同的。
9、調查階段怎樣保持解決問題的活力?
(1)明確調查研究的重要性(2)使用間接調查的手段(3)對信息的獲取保持警覺
(4)直接調查:建立起自己的問題解決思路(5)在調查研究中保持創(chuàng)新活力
10、如何產生解決問題的新觀念?
(1)設想盡可能多的解決問題的觀念(2)充分激發(fā)主體的想象力(3)特別關注問題解決對象的邊緣部分
11、注意評價的要點是什么?
(1)評價是對觀念和主意進行選擇的需要(2)評價是為決策提供依據的需要(3)評價可以完善問題解決的主意和方案
12、觀念評價的要點是什么?
(1)弄出主意的細節(jié)(2)找出主意中的缺陷和困難(3)完善問題解決的主意
一、名詞解釋
1、問題:是某種事態(tài)在人頭腦中的反映,這種事態(tài)令人困惑或者令人不滿意,但對這種事態(tài),又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法去改變,該事態(tài)挑戰(zhàn)我們的智能。
2、論題:是一種觀念性的事態(tài)在人頭腦中的反映,這種觀念性事態(tài)挑戰(zhàn)我們的智能,引起不同人群之間的爭辯。
3、問題意識:是對問題的一種敏感,產生這種敏感的動因是人對周邊世界的好奇心。
4、觀察:是一種有目的地進行感知和描述地活動。
5、問題定位:就是初步確定問題屬于什么類型,是界定明確的問題,還是未界定明確的問題?是境況問題還是價值問題?想要有效地解決問題,境況問題和價值問題地區(qū)分是很重要的,因為問題地類型不同,解決的思路會是不同的。
二、選擇題
1、創(chuàng)新的過程伴隨著問題的提出過程、討論過程、解決過程。創(chuàng)新思維總是面對著問題,總是試圖解決問題。
2、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案往往是一個創(chuàng)新思維的過程。
3、問題可以分為界定明確的問題、未界定明確問題。
三、簡答題
1、問題形成的相關因素有哪些?
(1)問題是一個認知客體,人是問題的認知主體(2)問題是對事態(tài)的一種不滿(3)人在問題面前常常需要有所作為
2、論題形成的相關因素有哪些?
(1)論題是一個認知客體(2)論題反映的往往是觀念(3)論題主要是認知主體間的認同或者不認同的問題
3、論題與問題的關系怎樣?
區(qū)別:(1)概念的著重點不同(2)處理方式不同
關系:(1)所有的論題本質上都屬于問題(2)問題和論題互相滲透(3)
4、問題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1)界定明確的問題:屬于知識性、記憶性的問題
(2)未界定明確的問題:沒有明確的問題域、也沒有明確的答案的問題
5、如何理解境況問題與價值問題?
(1)境況問題是客觀事實相關的條件綜合,境況是現成的已有的客觀條件
境況問題有些是有關物質世界的事實問題,解決這類問題多用實驗的方式,所以這類問題往往有正確答案
特征:它是在客觀事實基礎上產生的問題;解決這類問題,需要用事實來驗證,或者是需要用新的境況來替代舊的境況
(2)價值觀念是一種主觀信念,這種信念表現為認知主體的認知偏好
價值問題是觀念問題:
特征:這些問題包含著認知主體的主觀意志,或是主觀信念;它不僅僅是用客觀事實來驗證,更多的是依賴人的觀念認同;它大都和人類的行為相關,因此價值問題也是有關人類行為的問題。
6、怎樣在實踐中培養(yǎng)問題意識?
(1)觀察力的培養(yǎng):養(yǎng)成依靠觀察接受信息的良好習慣;用觀察力測試的方法提醒自己;注意保持觀察的靈活性
(2)良好心態(tài)的培養(yǎng):質疑和改良的認知態(tài)度;對暗示和機遇的心理敏感;樂于尋求因果聯系的求知欲望
7、問題解決的基本步驟有哪些?
(1)準備階段(2)調查階段(3)觀念階段(4)評價階段
8、準備階段怎樣面對問題,給問題定位?
(1)創(chuàng)新首先是面對問題,認識到問題的挑戰(zhàn)
(2)給問題初步定位,就是確定問題屬于什么類型,是界定明確的問題,還是未界定明確的問題?是境況問題還是價值問題?想要有效地解決問題,境況問題和價值問題地區(qū)分是很重要的,因為問題地類型不同,解決的思路會是不同的。
9、調查階段怎樣保持解決問題的活力?
(1)明確調查研究的重要性(2)使用間接調查的手段(3)對信息的獲取保持警覺
(4)直接調查:建立起自己的問題解決思路(5)在調查研究中保持創(chuàng)新活力
10、如何產生解決問題的新觀念?
(1)設想盡可能多的解決問題的觀念(2)充分激發(fā)主體的想象力(3)特別關注問題解決對象的邊緣部分
11、注意評價的要點是什么?
(1)評價是對觀念和主意進行選擇的需要(2)評價是為決策提供依據的需要(3)評價可以完善問題解決的主意和方案
12、觀念評價的要點是什么?
(1)弄出主意的細節(jié)(2)找出主意中的缺陷和困難(3)完善問題解決的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