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生物脫氮除磷工藝處理單元的設計
⑴缺氧——好氧生物脫氮工藝處理單元的設計
該脫氮工藝具有流程簡單、工程造價低的優(yōu)點,主要工藝特征是將脫氮池設置在去除碳過程的前部,使脫氮過程一方面能直接利用進水中的有機碳源而省去外加碳源,另一方面則通過曝氣池混合液的回流,使其中的硝酸鹽在脫氮池內反硝化,使氮得以去除,但是其脫氮率受混合液回流比的影響,混合液回流比越大,則脫氮率越高,但是當混合液回流比較大時,動力費用太大,不經(jīng)濟,所以一般脫氮率在80%以內。
設計要點:
設計時所采用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反應速度常數(shù)應取冬季水溫時的數(shù)值。
硝化工況:好氧池出口的溶解氧在1~2mg/L以上;適宜溫度為20~30℃,最低水溫不應低于13℃,低于13℃硝化速度明顯降低;TKN負荷<0.05kgKTN/(MLSS•d);pH值為8~8.4之間。
反硝化工況:溶解氧趨近于零;生化反應池進水溶解性的BOD濃度與硝態(tài)氮濃度之比應在4以上;pH值為6.5~8之間。
脫氮工藝的好氧段需氧量,應包括有機物降解的需氧量和硝化需氧量兩部分,并考慮扣除排放剩余污泥所的BOD5和氨氮的氧當量以及反硝化過程的產(chǎn)氧量。另外,反應池的容積計算方法與普通活性污泥法一樣,按BOD污泥負荷率計算,計算公式也相同,缺氧、好氧各段的容積比為:缺氧段:好氧段=1:3~4。
⑵厭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藝
厭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藝由前段厭氧池和后段好氧池串聯(lián)組成,工藝前段為厭氧池,城市污水和回流污泥進入該池,并借助水下推進式攪拌器的作用使其混合,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厭氧池可吸收去除一部分有機物,同時釋放出大量磷,然后混合液流入后段好氧池,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其中得到氧化分解,同時聚磷菌攝取污水中比在厭氧條件下所釋放的更多的磷,然后通過排放高磷剩余污泥而使污水中的磷得到去除。
設計要點:在厭氧池中必須嚴格控制厭氧條件,使其既無分子態(tài)氧,也無硝酸鹽等化合態(tài)氧,以保證聚磷菌吸收有機物并釋放磷,好氧池中,要保證DO不低于2mg/L,以供給充足的氧,保持好氧狀態(tài),維持微生物菌體對有機物的好氧生化分解,并有效地吸收污水中的磷;污水中氧化態(tài)氮的存在會消耗有機物而抑制聚磷菌對磷的釋放,繼而影響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對磷的吸收,其濃度應小于2mg/L,才不影響除磷的效果;泥齡短對除磷有利,一般為3.5~7天;水溫為5~30℃,pH值為6~8;污泥負荷率應大于0.1 kgBOD5/(kgMLSS•d)。
⑶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
該工藝是在厭氧-好氧除磷工藝中加一缺氧池,將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以達到硝化脫氮的目的。
設計要點:
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機物對脫氮除磷的影響:厭氧段進水溶解性磷與溶解性的BOD5之比應小于0.06,才會有較好的除磷效果,污水中COD/TKN大于8時,氮的總去除率可達80%,當比值小于7時,則不宜采用生物脫氮。
污泥齡:主要受硝化菌世代時間和除磷工藝兩方面的影響,一般為15~20d。
溶解氧:好氧段的DO應為2mg/L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利,對于厭氧段和缺氧段,則DO越低越好,但是由于回流和進水的影響,應保證厭氧段的DO小于0.2mg/L,缺氧段DO小于0.5mg/L。回流污泥提升設備應用潛污泵代替螺旋泵,以減少提升過程中的復氧,使厭氧段和缺氧段的DO最低,以利于脫氮除磷。
低濃度的城市污水,應取消初沉池,使原污水經(jīng)沉砂池后直接進入?yún)捬醵?,以便保持厭氧段中的碳氮比值比較高,有利于脫氮除磷。
硝化的總凱氏氮的污泥負荷率應小于0.05,反硝化進水溶解性的BOD5濃度與硝酸態(tài)氮濃度之比應大于4。
水溫在13~18℃時,污染物質去除率較穩(wěn)定,一般不宜超過30℃。
⑴缺氧——好氧生物脫氮工藝處理單元的設計
該脫氮工藝具有流程簡單、工程造價低的優(yōu)點,主要工藝特征是將脫氮池設置在去除碳過程的前部,使脫氮過程一方面能直接利用進水中的有機碳源而省去外加碳源,另一方面則通過曝氣池混合液的回流,使其中的硝酸鹽在脫氮池內反硝化,使氮得以去除,但是其脫氮率受混合液回流比的影響,混合液回流比越大,則脫氮率越高,但是當混合液回流比較大時,動力費用太大,不經(jīng)濟,所以一般脫氮率在80%以內。
設計要點:
設計時所采用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反應速度常數(shù)應取冬季水溫時的數(shù)值。
硝化工況:好氧池出口的溶解氧在1~2mg/L以上;適宜溫度為20~30℃,最低水溫不應低于13℃,低于13℃硝化速度明顯降低;TKN負荷<0.05kgKTN/(MLSS•d);pH值為8~8.4之間。
反硝化工況:溶解氧趨近于零;生化反應池進水溶解性的BOD濃度與硝態(tài)氮濃度之比應在4以上;pH值為6.5~8之間。
脫氮工藝的好氧段需氧量,應包括有機物降解的需氧量和硝化需氧量兩部分,并考慮扣除排放剩余污泥所的BOD5和氨氮的氧當量以及反硝化過程的產(chǎn)氧量。另外,反應池的容積計算方法與普通活性污泥法一樣,按BOD污泥負荷率計算,計算公式也相同,缺氧、好氧各段的容積比為:缺氧段:好氧段=1:3~4。
⑵厭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藝
厭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藝由前段厭氧池和后段好氧池串聯(lián)組成,工藝前段為厭氧池,城市污水和回流污泥進入該池,并借助水下推進式攪拌器的作用使其混合,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厭氧池可吸收去除一部分有機物,同時釋放出大量磷,然后混合液流入后段好氧池,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其中得到氧化分解,同時聚磷菌攝取污水中比在厭氧條件下所釋放的更多的磷,然后通過排放高磷剩余污泥而使污水中的磷得到去除。
設計要點:在厭氧池中必須嚴格控制厭氧條件,使其既無分子態(tài)氧,也無硝酸鹽等化合態(tài)氧,以保證聚磷菌吸收有機物并釋放磷,好氧池中,要保證DO不低于2mg/L,以供給充足的氧,保持好氧狀態(tài),維持微生物菌體對有機物的好氧生化分解,并有效地吸收污水中的磷;污水中氧化態(tài)氮的存在會消耗有機物而抑制聚磷菌對磷的釋放,繼而影響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對磷的吸收,其濃度應小于2mg/L,才不影響除磷的效果;泥齡短對除磷有利,一般為3.5~7天;水溫為5~30℃,pH值為6~8;污泥負荷率應大于0.1 kgBOD5/(kgMLSS•d)。
⑶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
該工藝是在厭氧-好氧除磷工藝中加一缺氧池,將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以達到硝化脫氮的目的。
設計要點:
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機物對脫氮除磷的影響:厭氧段進水溶解性磷與溶解性的BOD5之比應小于0.06,才會有較好的除磷效果,污水中COD/TKN大于8時,氮的總去除率可達80%,當比值小于7時,則不宜采用生物脫氮。
污泥齡:主要受硝化菌世代時間和除磷工藝兩方面的影響,一般為15~20d。
溶解氧:好氧段的DO應為2mg/L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利,對于厭氧段和缺氧段,則DO越低越好,但是由于回流和進水的影響,應保證厭氧段的DO小于0.2mg/L,缺氧段DO小于0.5mg/L。回流污泥提升設備應用潛污泵代替螺旋泵,以減少提升過程中的復氧,使厭氧段和缺氧段的DO最低,以利于脫氮除磷。
低濃度的城市污水,應取消初沉池,使原污水經(jīng)沉砂池后直接進入?yún)捬醵?,以便保持厭氧段中的碳氮比值比較高,有利于脫氮除磷。
硝化的總凱氏氮的污泥負荷率應小于0.05,反硝化進水溶解性的BOD5濃度與硝酸態(tài)氮濃度之比應大于4。
水溫在13~18℃時,污染物質去除率較穩(wěn)定,一般不宜超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