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飛馳在高速公路上》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飛馳在高速公路上》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滬寧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和交通方便快捷的作用。
    3、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多媒體顯示:滬寧高速公路圖。同學們,經(jīng)過上堂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講了“我”和爺爺乘車到上海去,飛馳在高速公路上的新發(fā)現(xiàn)和感受。)
    (從復習的問題看,把課文當作記敘文來教,是對的。這樣的課文,千萬不要把它當作說明文來教。)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過渡:作者發(fā)現(xiàn)了高速公路的哪幾個特點?請大家閱讀課文,用“——”畫出有關的句子。
    1、整體明確滬寧高速公路的三個特點。
    (1)自讀。
    (2)交流。學生答后,板書:寬平長
    (3)多媒體出示三句話,有感情地朗讀。
    (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閱讀思考,抓住三個自然段的總起句,這樣的設計是對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2、細讀,進一步理解三個特點。
    過渡:作者是怎么發(fā)現(xiàn)滬寧高速公路三個特點的?下面請同學們分小組進行學習、討論。
    1、自學,研讀。
    2、交流。
    (1)汽車一駛上高速公路,作者就發(fā)出一聲贊嘆:“這條路好寬??!”作者怎么會這樣贊嘆?他又是怎樣向我們介紹的呢?
    學生閱讀第3自然段。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多媒體分別顯示高速公路示意圖:雙向四車道的結構、分隔帶、超車道、行車道、緊急停車道和防護網(wǎng)。從而很好地理解高速公路的“寬”的特點。
    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
    (2)高速公路“寬”的特點,是給人一眼就能看出的。那么坐在汽車上能知道它很平呢?
    多媒體顯示(動畫片)課文上所描繪的情景。學生看后回答。要求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作者舉了哪兩個例子作了說明?
    哪幾位同學乘坐過高速公路的汽車。你們有什么感覺呢?
    (3)看到了高速公路的寬,感受了公路的平,作者又是怎么知道它很長的呢?
    多媒體出示:滬寧高速公路經(jīng)過的城市圖。
    討論“這條路全長274千米,真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呀”的意思?!罢渲椤焙汀包S金紐帶”分別指什么?
    介紹六個城市在我國舉足輕重的地位。
    指導朗讀。我們有這么重要的一條高速公路,心情會怎么樣?爺爺?shù)脑拺撛趺醋x?分角色朗讀對話。
    (引導學生細讀課文,討論作者是怎么發(fā)現(xiàn)滬寧高速公路的三個特點,又是怎么向人們介紹的。這一步的教學層次很清楚,而且把閱讀、觀察、表達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3、小結。
    小作者坐在車上,通過看、感受和聽,了解了滬寧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了解了它的作用。今后我們出門參觀、旅游時,不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要用心感受,這樣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下面讓我們跟隨作者再次感受一下高速公路帶給我們的全新感覺。
    4、播放錄像。
    (在這里播放全文的錄像,教學效果比較好。)
    三、講讀第三段
    1、輕聲自由朗讀,思考: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汽車跑得很快?用線畫出來。
    2、汽車跑得快了,給人們生活帶來什么方便呢?
    3、指導朗讀。
    高速公路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好處,創(chuàng)造了更高的社會經(jīng)濟價值,要讀出自豪感,幸福感。
    四、質疑拓展。
    閱讀了這篇課文,了解了高速公路的三個特點,你還想知道關于高速公路的其它知識嗎?
    學生質疑,課堂交流或課后探究。
    (課文介紹了滬寧高速公路的三個特點,就文章而言是夠好的了。也許同學們對它的了解還不止這些,或者同學們對它的了解還不滿足。因此,安排這樣的交流或探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收集、整理有關高速公路的知識。
    板書:
    29飛馳在高速公路上
    寬、雙向四車道
    一點也不覺得顛簸
    平、很少晃動
    一滴水也沒濺出來
    長、274千米
    
篇二

    要點:知道高速公路的特點,體會高速公路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一看大屏幕,大家心里有數(shù)了,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9、飛馳在高速公路,來,跟黃老師一起來寫一遍課題,書寫課題。
    板書:飛馳在高速公路上
    2、齊讀課題,老師:聽起來感覺只是正確而已,談不上什么感情,不要緊,等一會,讓我們細細品味課文后,一定會讀好的。
    3、引入課文,今天是雙休日,我和爺爺起得很早,來到車站,不一會,大客車來了,爺爺說:“孩子,我們上車吧!”我那時的高興勁就甭提了。(點擊課件:車子出發(fā)),我們的大客車從南京中山門出發(fā),穿過——引讀(南京中山門外的隧道),駛上了——(滬寧高速公路)。
    4、汽車飛馳在高速公路上,你和小作者一起去感受,你覺得滬寧高速公路怎么樣呢?
    5、學生回答,老師邊板書:很寬
    很平
    很長
    6、這條高速公路是很寬、很平還很長,那么小朋友們想感受它的哪個方面呢(學生舉手表決,隨學生表決情況而定)
    二、精讀課文第3自然段。
    1、小朋友們都想感受高速公路的寬,那么請你找出相應的自然段呢,看誰快。簡單交流。
    2、讀一讀,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條公路很寬?
    3、學生交流時板書:分隔帶超車道行車道
    防護網(wǎng)緊急停
    4、滬寧高速公路上設施是一流的,可你們認得這些設施,(點結課件:高速公路。)要想正確地認識這些設施還真有點難度的。不瞞你們,我黃老師讀了三遍后去標各部分時,還表錯了呢。你們可得邊讀邊想??!讀懂后,同桌先討論一下,然后在書上的圖上做上記號??梢苑謩e寫上第一個字。(指一下板書)
    5、同桌共同完成,師巡視指導。
    6、那么你們到底誰對誰錯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的演示吧。(教師在課件上演示分隔帶、超車道等,同時詢問學生對錯情況)再理解一下“雙向四車道”
    7、滬寧高速公路好寬哪!讓我們來讀出它的寬。教師引讀這條路好寬哪!……
    三、精讀第4自然段。
    1、滬寧高速公路還特別平,師出示第四自然段。
    2、你從哪里感覺到的,自由讀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及詞語來。
    3、生交流,師點擊課件,
    閃動“不覺得顛簸”:請學生模仿顛簸的樣子,說說顛簸的感覺。
    “很少看到它晃動”:如果路顛簸的話,這個絨布小熊貓一定會(像跳舞一樣)。
    “一滴水也沒有濺出來”:如果路顛簸,杯子會怎樣呢?(打翻)
    4、是啊,舉了例子,往往會給人更深的印象,你還能舉出表現(xiàn)高速公路上“平”的例子嗎?(乘客美美的睡覺、小孩子唱歌又跳舞、不暈車、沒人嘔吐)
    5、誰能用讀來體會一下這條路的平坦、不顛簸嗎?
    板書:不顛簸
    指讀,評讀,齊讀
    四、精讀第5自然段
    1、過渡:這條又寬又平的滬寧高速公路長274千米,我們徐市到常熟才36千米,它相當于我們去7次常熟的路程。(點結課件:伸向天邊的高速公路)你們說這條路怎樣?(長?。?BR>    2、出示句子:
    它像一條長長的飄帶一直伸向天邊。
    這么長、這么美的高速公路,把它讀得美美的。感情朗讀第一句。
    3、好美的高速公路啊,于是,爺爺和我開始了對話,請大家讀讀我和爺爺?shù)膶υ?。找出不太理解的句子?BR>    4、學生交流,教師出示句子。
    這條路全長274千米,真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呀!
    5、珍珠指什么?為什么把這六座城市稱為珍珠?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找一找答案。
    6、教師出示課件介紹城市特點。
    7、點結地圖上的六個城市,噢,珍珠就是上海,珍珠就是鎮(zhèn)江,珍珠就是常州,珍珠就是無錫,珍珠就是蘇州,珍珠就是南京。
    8、理解“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點結課件:滬寧高速公路貫串六個城市,除上海外,都在我們江蘇境內,改革開放以來,蘇錫常等蘇南地區(qū)發(fā)達的經(jīng)濟帶動了整個江蘇經(jīng)濟的騰飛,上海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門戶,這些城市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滬寧高速公路就把這樣六個非常重要的城市聯(lián)系起來了,所以說它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
    板書:黃金紐帶
    指導朗讀:我們有這么重要的一條高速公路,爺爺說這幾句話的心情會怎樣?怎樣讀好我和爺爺?shù)膶υ捘?,請同學先準備一下。
    9、分角色朗讀,體會這條路的長。
    10、小結構段方式:學到這兒,你們感覺高速公路怎樣(寬、平、長,美)路是美的,我覺得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更美,就課文的3、4、5節(jié),你覺得它美在哪,結構美,先總后分。
    這條路好寬哪!
    這條路好平啊!
    這條路好長??!
    多美的句子啊!一個“好”、一個“啊”、一個“!”都充滿了小作者對高速公路贊美的語氣。齊讀句子。
    11、改板書:好寬
    好平
    好長
    三、四、五自然段介紹了滬寧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它們結構相同,都是采用了中心句組段的方法,每一段第一句就是這一段的中心句,后面幾句或是一般敘述,或是舉例,或是列舉數(shù)字、打比方,這種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12、有感情地朗讀三、四、五自然段。(看時間)
    五、精讀第6自然段。
    1、師引:這條滬寧高速公路真是好寬、好平、好長、好美??!我們三(2)班的同學們跟著這位小作者美美地欣賞著高速公路,汽車正在高速公路上風馳電掣般地行駛著,不知不覺目的地上海就到了。這時,爺爺興奮地告訴我們:“……”(省略號中的話學生接讀)
    2、自己去讀讀爺爺?shù)脑?,還有問題趕緊提出來,馬上要下課了啊。出示“爺爺興奮地對我說:“這條路把南京和上海拉近了。原來坐汽車需要十個小時,現(xiàn)在只要三個多小時就到了,真是太方便了。”
    274÷40≈10小時274÷90≈3小時
    理解“拉近了”實際的距離還是那樣,只是所用的時間少了,感覺好象距離拉近了。
    “十小時”“三小時”看上面算式。
    3、小結:為什么會這樣,關鍵是速度快,就是“高速”、在這樣高速毒的路上行駛,用“飛馳”才能表達速度之快啊。
    六、小結中進行說話練習。
    1、坐在大客車里,飛馳在高速公路上,對高速公路好好地欣賞了一番,似乎還沒有欣賞個夠,爺爺說:“孩子,上海到了,該下車了?!睆能嚿舷聛?,我想把高速公路上的感受告訴爸爸媽媽,給(手機),把你感受到告訴爸爸媽媽吧。
    2、學生模擬把電話,把感受說出來,(寬、平、長及作用)
    3、同桌模仿,把感受說出來,(寬、平、長及作用)
    4、延伸,現(xiàn)在,我們附近的沿江高速公路,蘇嘉杭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這些高速公路的設施比滬寧高速公路還要高一個檔次,到那時,高速公路會帶動我們這些沿途的村鎮(zhèn)的發(fā)展,那時,我們徐市就是這些黃金紐帶上的珍珠了?,F(xiàn)在,我們必須(好好學習。)
    5、讓我們來齊讀全文。
    
篇三

    教學目的:
    1、品味語言文字,感受滬寧高速公路“寬、長”的特點和方便快捷的紐帶作用。
    2、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以中心句組段的結構形式,能說出作者是怎樣把滬寧高速公路的特點寫具體的。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的結構方式,怎樣把高速公路的特點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理解滬寧高速公路的“黃金紐帶”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腦、投影大屏幕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電腦顯示:高速公路背景圖)師指圖問:同學們,經(jīng)過上堂課的學習,大家認識這是什么地方?
    2、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左側飛入)29飛馳在高速公路上(齊讀課題)
    (二)、課題入手,體會作用
    1、(將題目中的“飛馳”顯示紅色并閃爍)師問:課題為什么用“飛馳”,而不用“行駛”?從哪里看出汽車飛馳在高速公路上呢?
    (將“飛馳”與“行駛”進行比較,旨在讓學生知道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之快,進而了解高速公路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2、你從“這條路把南京和上海拉近了。”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這一問題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了解高速公路不但給人們帶來了方便,還有很高的社會價值)
    3、指導朗讀。要讀出自豪的語氣。
    (三)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1、快速閱讀三、四、五自然段,用“——”畫出表示這條路特點的句子。
    (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滬寧高速公路的特點,以便激發(fā)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2、交流,電腦顯示:
    這條路好寬哪!
    這條路好平??!
    這條路好長??!
    3、誰能用三個字概括這條高速公路的特點?
    板書:寬平長
    (四)精讀課文,感受特點
    1、自學三、四、五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語句看出這條路寬、平、長?用曲線畫出來。
    (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在讀讀、畫畫中提高自學能力。)
    2、四人小組交流。
    3、學習第三自然段,感受“寬”的特點
    (1)交流:你從哪些語句看出這條路很寬?
    (2)電腦顯示:整個公路為雙向四車道。路中央是分隔帶,分隔帶的兩邊都有超車道和行車道。行車道的旁邊還有幾米寬的路面,那是行駛中的車輛緊急停車的地方。路兩旁設有防護網(wǎng),行人是不準進入高速公路的。
    (3)上述紅字顯示的地方分別在哪兒?誰愿意到圖上來指給大家看。
    (形象直觀,避免了繁瑣的分析)
    (4)電腦顯示:這條路很寬。
    這條路好寬哪!
    讀一讀,比較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為什么?該怎樣讀?
    (通過句子比較,讓學生體會到感嘆句有增強語氣的作用。)
    (5)小結:這一自然段用一般敘述的方法把這條路“寬”的特點寫具體了。
    (6)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4、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平”的特點。
    (1)電腦顯示動畫片
    (彩色的動畫片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直觀地感受滬寧高速公路的“平”)
    (2)從哪里看出這條路很平?交流后電腦顯示下列句子:
    汽車在路上行駛,一點也不覺得顛簸。司機座位的右上方掛著一個絨布小熊貓,一路上很少看到它晃動。司機座位的旁邊放著一杯開水,過了很長時間,一滴水也沒有濺出來。
    (3)小結:這一自然段采用舉例的方法把這條路“平”的特點寫具體了。
    (4)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
    5、學習第五自然段,感受“長”的特點。
    (1)交流:你從哪些語句看出這條路很長?
    (2)電腦顯示:
    ①它像一條長長的飄帶一直伸向天邊。
    A、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各抒己見,提高表達能力。)
    B、電腦顯示:高速公路背景圖,感受“長”。
    C、指導朗讀。
    ②這條路全長274千米,真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呀!
    A、電腦顯示“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圖,動感演示這條路經(jīng)過的幾座城市,讓學生說說這里的“珍珠”和“黃金紐帶”分別指什么?
    B、介紹六市在我國舉足輕重的地位,幫助學生理解。
    滬寧高速公路貫串六個城市,除上海外,都在我們江蘇境內,改革開放以來,蘇錫常等蘇南地區(qū)發(fā)達的經(jīng)濟帶動了整個江蘇經(jīng)濟的騰飛,上海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門戶,這些城市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滬寧高速公路就把這樣六個非常重要的城市聯(lián)系起來了,所以說它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
    C、指導朗讀:我們有這么重要的一條高速公路,爺爺說這句話的心情會怎樣?怎樣讀好爺爺?shù)脑挘?BR>    (通過電腦演示,讓學生先從感性上明白這里的“珍珠”和“黃金紐帶”分別指什么,進而通過老師講解,使學生從理性上弄懂了滬寧高速公路為什么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后通過朗讀讓學生加深對高速公路重要作用的理解,從而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滬寧高速公路的黃金紐帶作用,突破了教學難點。)
    (3)分角色朗讀第五自然段。
    (4)小結:這一自然段是采用了列數(shù)字、打比方的方法
    把滬寧高速公路“長”的特點寫具體的。
    6、有感情地朗讀三、四、五自然段。
    7、介紹中心句組段方法。
    三、四、五自然段介紹了滬寧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它們結構相同,都是采用了中心句組段的方法,每一段第一句就是這一段的中心句,后面幾句或是一般敘述,或是舉例,或是列舉數(shù)字、打比方,具體生動地表現(xiàn)這一中心。
    (介紹組段方法旨在指導學生用這一方法進行寫作練習。)
    (五)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1、電腦顯示實踐活動要求:
    仿造課文三、四、五自然段寫法,寫一段話。
    我們的校園真美?。?BR>    2、學生寫作,交流。
    (實踐活動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寫作水平。)
    板書設計:
    22、飛馳在高速公路上
    寬
    平
    長
    設計意圖: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朗讀為主線,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在讀中求解,在讀中求悟。
    一、課題入手,激發(fā)興趣,體會作用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帶有情感體驗的認識需要,它是在過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愉快的體驗,并樂于進一步接受新知識的意識傾向。因此,課始,我在展示高速公路背景圖,齊讀課題后,指著閃爍的紅字問學生:課題為什么用“飛馳?”,而不用“行駛”?從哪里看出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呢?這樣,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生通過閱讀,便可知曉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之快,進而了解高速公路給人們帶來的方便,以及其不可估量的社會經(jīng)濟價值。
    二、教會方法,引導探究,領悟語言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課文的三至五自然段是重點段,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快速閱讀這一部分,畫出表示這條路特點的句子,旨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接著,我讓學生再讀課文,找出哪些句子具體寫出了這條路的特點,然后四人小組進行討論交流。這樣,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在讀讀、畫畫、議議中提高自學能力,理解課文內容。
    三、借助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課件融聲、形、色、圖于一體,達到聲光同步,視聽結合,為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快的情境,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獲得多重刺激,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自主學習的興趣,協(xié)助教師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學三至五自然段時,我設計了以下多媒體課件:雙向四車道的結構示意圖,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動畫,伸向天邊的高速公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圖,從而使學生對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有較直觀的感受,以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課文內容。
    四、實踐作業(yè),學以致用,鞏固提高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遷移是已經(jīng)學到的東西在新情境中的運用,即借助于以有知識去獲得新的知識。在小學階段,寫作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如果運用遷移規(guī)律就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這一技巧,讓學生體會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那種切深感受,從而大大激發(fā)其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
    課文三至五自然段介紹了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它們結構相同,都是采用中心句組段的方法,每段的第一句話就是該段的中心句,后面幾句或是一般敘述,或是舉例,或是列舉數(shù)字、打比方,具體生動地表現(xiàn)這一中心。為了讓學生能掌握這種方法,我在教完一個自然段后就對這段話的寫法進行小結,三段全部教完后再揭示三個自然段的共同點,并通過朗讀讓學生充分感受這種寫法的好處,后讓學生結合平時的觀察,學習這種寫法,以“我們的校園真美??!”為中心句寫一段話。寫完后讓學生當場交流、點評、修改。這樣,使學生學到的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得到運用,從而轉化成技能。